邢博彧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廣播電視學院)
從電影《辦公室的故事》看現代愛情
邢博彧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廣播電視學院)
電影《辦公室的故事》上演了一出中年男女之間的愛情喜劇。工作勤懇、謹小慎微的統計員諾瓦謝利采夫,在老同學的慫恿下,為獲得處長的位置,向36歲仍過著單身生活、固執刻板的女局長卡盧金娜大獻殷勤。在一連串啼笑皆非的誤會中,兩個性格迥異的中年男女,漸漸萌生了微妙的情愫。本文通過諾瓦謝里采夫和盧卡金娜愛情故事偶熱中的必然,來簡析現代愛情。
辦公室故事;愛情;生活
《辦公室的故事》發生在前蘇聯一個統計局里,講述了一個唯唯諾諾、苦苦掙扎于基層工作的小男人和一個高高在上的大女人之間充滿戲劇性的故事。在整個影片的表述過程中,諾瓦謝里采夫和盧卡金娜之間的愛情存在著偶然性和必然性,同時,這樣的愛情故事又具有著一定的現實性。
影片伊始就表現了一個在蕓蕓眾生中苦苦掙扎的中年人形象,有家要養,要供兒女上學讀書,而在工作中,又沒有足夠的魄力去勝任更高的職務。影片中有一個鏡頭,是一位女性拿著本子向所有人征集份子錢,男主人公在生活十分拮據的情況下拿出了這份禮金,同事疑惑地問他是否交了這錢時,他十分肯定又頗氣憤地說“交了”,這表現了他是一個十分好面子,要尊嚴的男人。導演以這樣一個角色影射出社會中許許多多小人物的形象。
梁贊諾夫的影片多以小人物為主,他的影片雖是虛構演繹,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可以找到太多這樣的故事。
盧卡金娜是一個十分成功的女強人,在劇中,從服飾到說話,都充分反映了這一點。婦女解放之后,雖然說男女平等,但是,社會上的一些人還是帶著有色眼睛去對待女性,對于一個女局長而言,她并不如表面上那么風光,她面臨著很多輿論上的壓力,不得不把自己保護起來。而且,對于有過一段失敗的戀愛經歷的女人來說,她的內心必然是脆弱的,當然,她的這種脆弱一方面并不想讓別人知曉;另一方面,作為局長的威嚴也不允許她把這種脆弱表現出來。但其實,盧卡金娜是一個非常感性的女人,她并不如表面上那么冷血和干巴巴。在辦公室的露臺上,看上去像63歲的盧卡金娜,一遍抽泣一邊說:“家!家!家!家里有什么?有臺電視機,我連狗都不敢養,白天沒人帶它出去溜達……我的情況就是這樣。當然也有許多熟人和朋友,人家也有家,有孩子,有家務事,所以我簡直怕自己,怕自己……變成一個老太婆了。我才36歲,是呀,是呀,我比你年輕。我看上去多大?”諾瓦謝里采夫顯然吃了一驚,慌忙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像35歲……35!”從這樣一個小小的鏡頭中可以看出,盧卡金娜深藏在冰冷外表下的小女人的想法。從片中男二將情書給別人看的時候,也能看出她是一個感性的女人。
愛情是永恒不變的話題,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現在簡單明了的示愛。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女人選擇什么樣的人生伴侶,這是很多人的人生課題。女孩子總是想找到像現在電視劇里所演繹的男主角一樣,帥氣多金又體貼溫柔,然而現實總是“骨感”的。像影片中的男一和男二一樣,男二是一個帥氣有錢,出手大方,在工作單位有一定地位的“成功人士”,但是,就是這樣的人肆無忌憚地傷害了他曾經的戀人,即現在的同事,而男一那樣一個懦弱無能的人,卻可以悉心呵護女人。
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不婚,希望靠自己的能力過得有模有樣,這樣的女人被叫作“敗犬女”。這種說法來自于臺灣的一部電視劇。有人羅列“敗犬女”的特征,事業有成,性格強勢,與古代以夫為天的女人不同,現代的女性大多都有自己的事業,有可靠的經濟來源,在事業里游刃有余。但大多數的女人仍是向往婚姻的,筆者相信,那些堅持不婚主義的女人只是沒有找到可心的男人一起走進婚姻殿堂。
《辦公室的故事》里的兩個角色諾瓦謝里采夫和盧卡金娜,他們是現實生活中千千萬萬人的縮影,生活是實際的,無外乎是圍繞著身邊的柴米油鹽過日子,只是每個人的“柴米油鹽”有大有小罷了。像徐志摩,在他的一生中,有三個女人給了他生活、浪漫和愛情,他的一生都在追求那種完美的、浪漫的、童話般的愛情。但那種脫離生活實際的愛情到最后只是一種負累,一個才華橫溢的男子,最后竟為了妻子的一塊高級帕子低聲下氣地托人買,甚至為了維持這樣的婚姻奔波于南北的路途中,最終竟在路上丟了性命,一代才子草草了結了他短暫的一生。其實,生活還是要回歸實際的。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間有過風風雨雨的愛情故事,在婚姻的殿堂前,林徽因卻選擇了梁思成,二人婚后的生活令人艷羨。又如最近特別火的電視劇《歡樂頌》里的安迪一樣,再強大的女人也需要溫柔似水的呵護。一個人在坦露自己的本心后,總會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一切隨心而已。只有回歸實際的生活,才能有真正的幸福。梁贊諾夫的《辦公室的故事》所演繹的愛情,看似是偶然,其是也是必然的。
[1]李稚田.影視語言教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歐陽宏聲.電視文化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3]姜敏,黃鐘軍.電影作品賞析[M].石家莊:方圓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