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曉
(作者單位:南京視覺藝術職業學院傳媒系)
影視劇的“改編熱”研究
張夢曉
(作者單位:南京視覺藝術職業學院傳媒系)
現如今,影視劇改編已經成為影視行業的主流,越來越多的影視劇改編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影視劇改編雖然能夠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盲目改編不僅阻礙影視劇發展,而且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本文針對這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以期推動影視劇的進步與發展。
影視??;改編熱;研究
影視劇的改編一般是指將文學作品以電影、電視劇的形式表現出來。早在很久以前,影視和文學之間就建立了一種相對來說比較默契的關系,通過影視劇改編將原本呈現在紙質書籍上的故事利用另外一種方式呈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能夠讓人們直接從感官上欣賞這些作品。影視劇的改編有利也有弊,雖然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學作品的發展,但是,盲目的影視劇改編,嚴重阻礙了影視行業的發展,這點也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
1.1 促進文學轉播
眾所周知,成功的改編作品能促進文學作品自身的發展,而且,影視作品也可以充分表達出文學作品的深刻內涵以及人物的個性和特征??梢哉f,影視劇的改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學、文化的傳播。影視劇改編的原著作品能夠充分反映出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藝術本質。與之相比,影視作品受到的約束性較為廣泛,其不僅要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觀眾的歡心,而且還要能夠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對藝術的追求也越來越個性化,很多文學作品通過影視呈現在受眾面前,因而,影視劇的題材越來越廣泛。影視劇改編已經逐漸成為引領影視行業的主要潮流。影視劇的改編不僅能夠引起大眾的審美和情感共鳴,而且能夠有效促進文學作品的傳播?,F如今,影視行業的迅猛發展,導致人們越來越遠離文學書籍、文學作品,但是將文學作品改編為影視劇,可以讓大眾以另外一種形式接觸這些文學作品。與此同時,影視劇的改編潮流也正在逐漸影響著作家的創作方向,影視改編可以說是隨著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是能夠有效推動和促進文學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
1.2 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
現如今,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以及對個性化生活的向往,導致人們的審美形態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當前網絡大數據的影響下,純文字時代已經越來越遠,現在的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主流,影視行業也是如此。影視劇的改編,要對作品的內容、思想以及作品自身的審美情趣加以引導,如果改編的作品沒有很好的價值導向,就不會引起觀眾的審美需求以及強烈的共鳴??梢哉f,影視劇是一種人類情感的語言方式,其不僅具備傳統文化的特征,而且能夠有效體現出當前這個時代的時代特點。影視劇有其自身的情感表現方式,能夠準確地描繪出當時的背景,鏡頭感十分強烈,能夠通過特寫鏡頭表現出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1]。影視劇改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人們的審美情趣,其能夠帶給觀眾在小說中無法體驗到的趣味。在時代影響下,人們的審美需求也在發生變化,影視劇是一個比較大眾化的傳播系統,影視劇改編能夠充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以及精神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文學作品與影視劇的共同發展。
影視劇的改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創造出多方面的藝術形式,讓作品能夠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出來。但是,盲目的影視劇改編缺少對原著的創新,傳遞的是“急功近利”的思想背景。這種盲目的影視劇改編不僅對作品本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且也阻礙了影視劇的發展。
2.1 作品反復被翻拍
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是因為經典自身是不可超越的,而作為經典作品,在人們心中留下的印象和位置也是不可動搖的,很難被超越和代替。在當前這個原創質量和水平都比較低下的時代,很多編劇、導演為了能夠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將一些經典作品反復改編和拍攝,拍出了一部部讓觀眾唾棄的影視劇。比如《西游記》,是四大名著之一,具有很悠久的歷史,被大家稱為經典之作,現在越來越多的導演多次翻拍《西游記》,在電影、電視劇上都出現很多不同的版本,其對原本內容的大幅度改編,導致很多年輕人對原著產生了誤解,甚至在一些改編的影視作品中能夠看見唐僧與“妖精”之間的感情戲,這樣的改編已經脫離了原著,給現代人們認識《西游記》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長期以往的盲目改編,將直接影響影視劇的長期發展,對原著的胡亂改編,極易使人們誤解原著內容,對文學不尊重現象也越來越嚴重,這對文學作品以及影視行業的發展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2.2 影視劇作品過于商業化
雖然小說與影視作品相結合可以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其在很大程度上也產生了一定的阻礙影響,將小說以及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劇,必然會丟失一些原著中的東西。但是,現在一些作家為了迎合大眾的審美需求,刻意將影視劇改編引向一種商業化狀態[2]。一些影視作品經過改編之后“面目全非”,讓觀眾感嘆演員演技不夠的同時,對原著作品也產生了一定的誤解,觀眾不滿意不說,而且對原著也產生了極大的消極影響。
3.1 激勵創作,健全編劇體制
現如今,影視行業的快速發展,導致很多影視劇改編涌入電視熒屏,觀眾對影視劇改編存在一定的需求。但是,制品方為了提高收視率,一味迎合觀眾,對影視作品進行盲目改編,不僅導致大眾的審美疲勞,而且對影視劇自身的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阻礙影響。影視作品的創作力不足與我國的編劇體制存在很大的關聯。在編劇體制下,編劇的地位很難得到有效保證,導致編劇的收入和地位都不如導演和演員,所以,當劇本產生后也沒有相對應的話語權。當前,在文學著作影視劇“改編熱”的市場影響下,廣電總局要對此進行重新的審查、審視工作,進一步改善我國現有的編劇體制,不斷完善編劇機制,鼓勵原創作者大膽地進行創作,不再單純為了收視率而進行創造。因此,培養健全的編劇體制,是引領影視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3.2 制片方端正態度,引導正確的價值觀念
影視行業有一個特殊的特點,那就是電視劇的收視率在播放之前是無法預知的,其效果、對觀眾的影響力也無從得知。所以,制片方在拍攝電視劇時,只能依據電視劇自身的創作影響力來做判斷。但是,過分追求收視率以及播放效果,直接導致制片方價值觀念的喪失。所以,面對這一現象,制片方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在確保影視劇具有一定觀賞性的同時,更要保證影視劇的質量和品位,用正確的價值觀念來引導大眾[3]。制片方要以健康的價值觀念影響觀眾,比起收視率,要更注重影視劇給人們傳遞的思想和內容,正確的價值觀念能夠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將引導正確價值觀念作為影視劇行業的首要目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一些制片方、電視臺的經濟效益,但是,為了有效遏制影視劇“改編熱”的趨勢,制片方以及電視臺要擔負起相對應的傳承文明的責任,將傳統文化、積極向上的思想通過影視劇傳播、推廣出來,而不再是單純為了經濟利益來拍攝影視劇。
當前,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對生活的追求以及對文學作品的追求不再是單一的,具有局限性的,而是要看作品自身的深度影響力以及作品的內容和思想。改編作品固然重要,但是與原著的中心思想不符,人們也很難接受這樣的影視作品。所以,在影視劇改編過程中,不僅要與原著的中心思想保持一致,而且,更要適用于當前的社會發展背景,在有效推動文學作品發展的同時,還要給影視行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使其健康發展。
[1]白小易.電視劇制作企業生存困境之思[J].視聽界,2010(4).
[2]葉元.電影文學淺談[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9).
[3]汪流.中國的電影改編[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0(11).
本論文為江蘇省教育廳2014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指導項目《社會熱點的影視化表現研究》(項目編號:2014SJD292)成果
張夢曉(1985-),女,漢族,山東濱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電影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