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繼軍
(作者單位:旺蒼廣播電視臺)
論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
夏繼軍
(作者單位:旺蒼廣播電視臺)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傳統新聞編輯的信息掌控權,對新聞編輯的工作模式也有相應的改變,給傳統新聞編輯從業者的專業意識和職業責任感也帶來一定的挑戰,因此有必要創新和改進傳統的職業媒介素養理論。為此,本文分析了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者面臨的現實挑戰,并闡述了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應具備的媒介素養。
新媒體;新聞編輯;媒介素養
所謂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即要求新聞編輯工作者在編輯新聞的過程中,能夠透徹理解媒介信息的產生和發布將受到來自社會各領域的強力影響,并在這一過程中始終保持對于媒介信息價值的審查和辨別能力,促使媒介信息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并形成一定的新聞傳播影響力。
1.1 新聞編輯專業技能的深化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依托于強大的網絡環境和先進的科技設備,對社會各大領域產生較大影響。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逐漸被多元化的影、音、圖、文立體化形式所取代,促使傳統新聞編輯不斷適應這種立體化、多元化的發展,這就對新聞編輯工作者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如此,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傳播量呈幾何級數增長,對新聞編輯工作者的信息洞察力和信息處理能力也提出了相當大的考驗,各種噱頭炒作、虛假報道,大大增加了新聞編輯工作者信息處理的難度;受眾更多的選擇、激烈的媒介競爭環境,也大大增加了新聞編輯的工作壓力,因而,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是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必須要做的。
1.2 新聞信息運作模式的變化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帶來了新聞信息的爆炸式傳播,整個新聞信息運作模式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新聞編輯從新聞信息的掌控者變身為參與者,其整體的工作要求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必須具備更加敏銳和精準的新聞眼光,能對新聞價值作出準確判斷,快速辨別出新聞信息的本質、并預期其影響力和價值意義,不被各種摻雜其中的混亂信息所蒙蔽和影響。因而,新聞信息運作模式的變化,也成為了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要適應的一個重大挑戰。
2.1 良好的新聞編輯能力
要想培養良好的新聞編輯能力,新聞編輯工作者首先要具備對新聞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要善于運用大數據思維和大數據工具,幫助整合新聞信息,從而篩選出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內容。其次,要不斷強化自身的網絡素養,提升合理運用網絡的能力。在具備基礎的新聞采編新聞稿的撰寫能力之外,還要增強對網絡傳播的了解,善于通過網絡社區收集新聞素材,新聞報道的發布以及網絡采訪等,要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網絡發展趨勢。最后,要不斷加強自身對于基本信息處理能力的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熟練掌握影、音、文、圖的處理能力,提高新聞編輯的綜合性和吸引力,為成為新媒體時代的合格的新聞編輯奠定基礎。
2.2 敏銳的新聞洞察能力
具備準確判斷新聞信息價值的能力,是新聞編輯的基本素養,也是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媒介素養的基礎組成之一。在新的媒體環境和信息環境中,新聞編輯要具備這樣一種能力,即在接觸新聞信息的同時,明確辨別信息的真實性,并能夠結合現實環境,預期其未來走向和報道價值。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龐大的信息量和多元的傳播渠道,大大削弱了新聞編輯的辨別能力,為此,新聞編輯更要秉持求真務實的觀念,以自身專業素養為依托,保持對新聞信息的敏銳洞察,從而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和導向性。
2.3 高度的傳播責任意識
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將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受眾,新聞傳播的互動性也更強。結合新聞編輯工作的性質,受眾更傾向于接受新聞編輯的意見引導,也就是說,新聞編輯工作者的“新聞引導”角色更加明顯。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聞編輯容易受利益驅使,做出有悖于新聞工作本質和有違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做法,為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因此,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編輯要更加注重對社會責任意識和自身職業屬性的認識,遵守職業道德,遵守政治紀律,培養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提高信息傳播能力,發揮新聞工作者對社會良好風氣的積極作用,帶動受眾一起營造良好的新聞傳播氛圍,維護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環境。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加強新聞編輯的職業媒介素養,對于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工作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新聞編輯工作者要始終堅守專業精神和職業意識,不斷強化自己的新聞編輯掌控能力,保持敏銳的新聞價值洞察力,自覺承擔起新聞傳播的社會責任和職業擔當,有效推動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發展,構建新媒體時代良性運轉、實效發展的新型媒介素養體系,為新媒體時代的全面到來奠定 堅實的基礎。
[1]張瑜燁.事實真相、新聞尊嚴和道德共識的媒介素養框架——基于“陳永洲”事件的觀察與分析[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
[2]周進.試論全媒體時代政府官員的媒介素養[J].藝術百家,2014(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