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銀青
(作者單位:鄭州電視臺)
提高電視臺新聞編輯策劃核心競爭力的途徑探析
吳銀青
(作者單位:鄭州電視臺)
當今時代,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新興媒體的快速崛起,媒體的生態和大眾傳播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受眾選擇性更廣,多樣化類型的欄目逐漸傳播普及開來。一個嶄新的數字化媒體時代到來了,這種新媒體時代對新聞編輯的綜合業務能力與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新要求不僅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媒體競爭的需要和新聞編輯自身發展的需要。
電視臺;新聞編輯;策劃;核心競爭力
以網絡核心應用技術、數字化傳播技術、衛星技術等為主的創新型媒介形式的普及應用全面推動了“全媒體”技術的發展,宣告了“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原先相互獨立的媒介個體逐漸轉向多元化、綜合化、統一化渠道模式發展,對傳統意義上的媒介帶來了較大的挑戰。媒介終端在關聯性、替代性技術的支持下,傳播功能愈加強大,滲透領域也更為廣泛。
“全媒體”技術的普及帶動了不同方式電視節目媒介機構的發展,由傳統模式的電視節目新聞編輯首播變成用戶的自由點播,受眾方式也逐漸由線下轉為線上,人們獲取各種網絡信息資源的門檻逐漸降低,解放了傳統單一化的傳播模式,信息技術全面普及程度更強。尤其是新興媒體,如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的普及,傳播語境更加多樣化,普通受眾群體的媒介消費需求點逐漸趨向分眾化發展,網絡新聞信息資源與人們的互動傳播性變得更強。
電視臺新聞編輯傳統基本業務能力受限,發現新聞價值、應時互動報道被認為是傳統意義上的新聞編輯基本業務能力。簡言之,就是新聞編輯對新聞線索的發現力與表達力。它們不僅是媒體核心思想價值理念、核心市場競爭力、媒體自身影響力的集中體現,并且還是新聞編輯基本功力、文化素養的真實寫照。特有的新聞發現力與卓越的新聞表達力是一名優秀新聞編輯必備素養與技能之一,也是新聞編輯實現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必由之路。新聞發現力指的是新聞編輯在基于新聞事實前提下挖掘出潛在的更有價值的新聞線索與現實意義,以精確高效地傳播新聞事實。新聞表達力則關乎新聞編輯對于新聞事件的最終提煉情況,直接決定著新聞編輯的業務能力高低,對于全面擴大所在媒體區域影響力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新聞編輯的新聞發現力和新聞表達力應包含挖掘、篩選甄別新聞元素與基于現實報道升華新聞價值等能力。
3.1 提升信息附加值,變信息傳授者為信息加工者
新媒體傳播技術的發展,使普通民眾更有權力與資格去隨時發掘新聞事件,甚至遠比新聞編輯便捷及時。然而,非專業新聞報道通常只能傳播“表面顯著性”事實,易使新聞缺乏真實還原性。有鑒于此,新聞編輯可由原先以信息發布權為主的模式轉變為以信息解釋權為主,對簡單的新聞事件進行深度剖析解讀與信息的再加工,以解讀、分析事件背后真正原因、背景為主導向,發揮傳統媒體的權威性與輿論導向作用。
3.2 打造新聞編輯品牌,提升欄目創新互動力
品牌競爭是市場經濟中商品競爭的最高階段,塑造一個完美的品牌能夠在特定時期內摧毀競爭對手,避免出現同質化現象,而電視臺新聞編輯通過塑造品牌新聞編輯形象則可以賦予觀眾一種神話色彩氛圍,對新聞編輯產生一種油然而生的愉悅性的信任感,這對于電視臺及新聞編輯形象都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吳小莉、閭丘露薇、陳魯豫等后來的“名嘴”都是鳳凰衛視早期成功的新聞品牌化轉型的成功案例。
3.3 培養專業素質,塑造專家型新聞編輯
頻率頻道專業化、細化發展是全媒體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中央電視臺細化的財經、綜藝、中文國際、體育、電影、軍事農業、記錄、科教、國際新聞、歌曲、戲曲及少兒等專業頻道,電視頻道內容專業化的競爭性發展帶動了專業新聞編輯需求量的增加。于是,應塑造專家型新聞編輯。觀眾需要的是信息背后隱藏的深度知識以及答案肯定、態度堅決的剖析,而非模棱兩可的敷衍性報道。由此可知,“專家型”“品牌型”節目新聞編輯能夠在全媒體競爭中取得更強競爭力與認可度,對于媒體與新聞編輯自身發展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黃貴軍,魏雯.播音員和新聞編輯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新聞論壇,2013(1).
[2]海沫.電視節目新聞編輯制片化的冷思考[J].現代視聽,2015(11).
[3]段蕾.論電視節目新聞編輯如何進行形象建設[J].西部廣播電視,2015(20).
[4]姜雙.論電視節目新聞編輯的臺風建設[J].西部廣播電視,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