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順美
(作者單位:云南省怒江州瀘水縣文體廣電局)
有關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的創新技術解析
楊順美
(作者單位:云南省怒江州瀘水縣文體廣電局)
本文主要介紹廣播電視無線技術的主要優勢及特點,詳細分析了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控系統設計技術及發射新技術,闡述了當前普及的數字技術。發射技術的創新,推動著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使我國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信息傳播水平不斷提升。
廣播電視;技術;創新;無線發射
在當前社會發展中,廣播電視信號時常以短波和中波的形式傳播,這些波段容易穿透調幅信號。進入21世紀之后,大型波段信號層出不窮,最常見的是米波調頻信號,該信號抗干擾能力強,信號傳播不受限制,信號接收效果佳。數字音頻廣播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它采用最新的數字處理方式進行音頻廣播,這些改變和變化,使我國電視媒體行業發展更加迅速和成熟。未來無線電視發展成為我國電視發展的主要方向,發射技術逐漸由數字化取代。
2.1 無線發射系統的功能
無線發射監控系統不僅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及工作的效率,減少廣播電視臺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還為廣播電視的安全運行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保障。無線發射監控系統確保了廣播電視節目的安全播出。
2.2 無線發射監控系統的建設結構
當前需要建立起一個系統發射中心,對整個網絡進行監控,該系統最好由專門的設備進行控制。平日里有專門的人對其進行監管和維護。設備的監測和維修工作至關重要,這是設備發揮重大作用的保障。在監控系統水平提升的基礎上,對電視信號傳播及微波臺和中波發射臺進行監控,逐漸向智能化控制目標前進,從而實現有效監控。筆者相信未來數字智能化發展水平更高,信息化普及率也會更高,這是我國整個廣播電視行業技術發展的基礎。
3.1 空時無線電技術
該技術出現和發展為我國廣播電視無線技術更加成熟奠定了基礎,逐漸將我國無線電技術引入一個新的發展平臺,從最初的時間、幅度再到頻譜,最后出現了第四維資源,就是人們熟悉的空間資源。該發射技術是在收發的基礎上,對無線信號進行時域和空域界限劃分,會實現自動化處理。該技術最早被應用于軍事中,主要是為聲納及雷達發送所需,能滿足空間定位和濾波收集需求。當前,新一代移動技術已經被融入空時無線電技術中,在下一代B3G4G中得到廣泛使用。
3.2 感知無線電技術
廣播電視的感知無線電技術是一種新興的非常靈活無線電技術。感知無線電技術可以通過一些其他的技術來尋找,并且用它來連接到任何一個閑置的無線電頻率,從而給用戶提供一個最優服務。這一個功能在緊急情況下顯得尤其重要。廣播電視的感知無線電技術可以大幅度提高對頻譜資源的利用率。感知無線電技術也有可能徹底改變無線電資源匱乏的現狀,會對廣播電視行業的根本性變革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4.1 智能化
智能化成為當前發射機發展重要標志之一,在技術落后的時期,人們一直期待電視發射機能夠自動控制開關機,自身可以享受更多的數字化服務,但是由于當時技術發展水平低下,這些想法只能成為一種愿望。隨著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當前已經逐漸實現自動化監控,而且還可以進行更廣范圍的選擇,可以采取更多的措施。此外,將遙測技術及遙控技術結合在一起,就可以在監控機上進行遠程控制和發射。
4.2 網絡化
廣播電視發射機智能化為實現網絡化的管理創造了條件,在確保安全播出的前提條件下,將電視發射機用廣域網或局域網來實現網絡化維護和管理,為將來組建單頻網實現網絡化管理作好充足的準備,提高發射機的維護和管理水平。
4.3 技術保障
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是一種全新的技術,在未來發展中,將占據主導地位。這是一種技術含量高、技術完備的系統。想要該系統成為當前社會電視廣播傳播的主導技術,高效率地發揮作用,就需要高水平的專業人才。從以往發展經驗上看,人才培養至關重要,因此,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并引進優秀的人才,才能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及技術水平,才能為技術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促進數字電視廣播的發展。
[1]李立,馬俊.一款應用于多模式無線發射機的65 nm可配置低功耗濾波器 固體電子學[J].研究與進展,2012(4).
[2]惠志達,袁宇丹.一種適用于可配置(GSM/TD-SCDMA/WCDMA)發射機中的數模轉換器和濾波器模塊[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
[3]魏文江.TS-01C型PDM1kW全固態中波廣播發射機調制推動器的調整方法[J].西部廣播電視,2013(1)
楊順美(1976-),女,漢族,云南瀘水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廣播電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