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韌
(作者單位: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
大數據背景下媒體傳播的轉型研究
王 韌
(作者單位: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信息開始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個性化用戶對信息的產生和傳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大量的數字信息的出現,媒體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大數據為媒體提供了更加豐富的信息,但對媒體來說,如何將大量的數據進行處理并傳播出去,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大數據;媒體傳播;轉型研究
當今科技迅速發展,手機、電腦和互聯網等時代的產物逐漸步入人們的眼球。隨著移動網絡和移動寬帶的迅速提升,人們可以在任何一個角落接收到傳播的信息。此外,傳統的信息傳輸介質,如廣播收音機、電視機、廣播電臺、報紙和雜志等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向社會傳播著各種信息。很多時候,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人們會眼花繚亂,不知道如何從這些繁多的信息中挑選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所以在這樣大數據的時代,傳媒業面臨著很多機遇與挑戰。本文就傳媒行業如何在大數據時代下進行轉型和發展進行討論,并提出具體的建議。
當前,對大數據的定義并沒有明確的解釋,但是可以通過字面意思將其理解為,相比于傳統的數據庫,大數據擁有的信息量更大,并不是一般數據庫所能存儲的,但大數據里面所存儲的信息種類卻比較多。由此可以看出,相比于普通的數據庫,當今大數據的主要特點是信息內容的龐大與豐富。在信息科學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日常生活中到處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大數據也開始融入到各行各業當中,逐漸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數據擁有自身的特點,其需要的存儲空間大,包含內容豐富,信息變化速度快,信息的流動性強。很多用戶通過互聯網進行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實現數據的交換。用戶也可以通過網絡獲得自己想要的數據信息。互聯網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去了,互聯網為人們提供各種數據信息,如餐飲、服飾、出行和購物等,因此互聯網受到各行各業的歡迎。此外,各種社交軟件、社交網絡及云計算等信息交流平臺為大數據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1 信息源多元化帶來的改變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發生了很大變化。信息來源也多種多樣。過去,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是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一些相對傳統的信息傳播介質。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微信、微博、新聞網站和交流網站逐步取代了傳統的信息交流工具。這種信息傳播方式上的變化給各大媒體帶來了一個不小的沖擊,新聞媒體界面臨著巨大壓力。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信息的實時流通提供了基本條件。人們只需要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等一些聯網設備就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新聞媒體界應該多多了解一下群眾所關心的實事和新聞,根據群眾的興趣愛好來改變自己的創作內容,努力吸引群眾的注意力,而不是盲目地去報道一些新聞。
2.2 用戶群體對媒體提出的新要求
當社會中的傳播媒體產生后,那些興趣愛好,生活目標相同的個體就會通過媒體進行交流溝通,然后聚集到一起,最后形成屬于自己的個性化市場。因為群眾之間不同的興趣愛好,所以社會中就會存在不同的個性化市場。這種分化的現象也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傳統媒體能否滿足不同群眾的興趣愛好,決定這些媒體是否能在廣大群眾站穩腳跟。媒體應該豐富自己的信息,并對其進行分類,然后針對不同的群眾將其進行傳播,在獲得利益的同時,也可以滿足群眾的需求。加強媒體與用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知道群眾需要什么,以此來對自己的信息進行篩選,在充分利用社會上各種信息的基礎上來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
3.1 利用大數據采集有效信息
作為一個新聞媒體,應該善于從大量的數據信息中找到更多的新聞線索。在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任何一件小事,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成為一個新聞線索。媒體應該通過云計算將大量的數據信息進行計算,處理,整合,然后得到有價值的信息。或采用交叉分析的辦法將一些看似毫無聯系數據進行整合,然后挖掘出有意義的數據信息,以此來吸引群眾的注意。
3.2 運用大數據達到創新目的
在當今大數據層面下,對所需人群的調查方式發生了改變。大數據迅速發展,存儲數據大量增加的問題也待解決。媒體需要根據受眾不同所需來進行分類,以達到產品不同內容的實現,以便準確了解大眾所需在大數據的應用領域,根據用戶的反饋,了解真正所需,根據反饋對產品進行調整,生產符合大眾口味的產品,從而提高滿意程度。愛奇藝公司根據百度搜索引擎上的信息得出100類每天搜尋超過16萬次的家常菜,對菜品的搜索率甚至超過了電影和電視劇的搜素。因此,愛奇藝便推出100集欄目,家常菜做法視頻教學。通過對市場需求的分類整理,發現IPAD帶來的流量所占比重為20%。這預示著《美食美課》已經被部分群眾接受。云計算的優點在于它可以顯示出所收集數據的相關性和邏輯性,對數據進行整合劃分,再發現新的內容,根據這樣的特點來創新節目板塊。
4.1 建立數據信息交流平臺
如果沒有數據,所有的信息交互都是空談。為了跟上數字信息時代的發展步伐,大眾媒體開辟了新的渠道。一些公眾信息交互平臺包括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客戶端APP等新式的媒體信息交流方式。公眾媒體應該增加對一些新形勢的交互方式探索。從不同角度展開嘗試,不僅可以對自身產品開發作出推廣,還能積攢更多的數據信息,有助于自身媒體發展,擴寬發展渠道,增強媒體在平臺中的競爭力度,拓展發展機遇。針對媒體的數據積累包含個人信息,內容偏向,收支能力等,媒體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要對數據進行系統的分析處理。
4.2 創新傳播媒介
數據傳輸的媒介應該突破自身互聯網的邊界,勇于創新變革,嘗試各種傳播形式的融合,這樣媒體的產業結構也會發生改變,打破原來簡單的內容生產傳播形式,轉換成集數據生產、數據服務一體化的全方位傳播機構。這就要求媒體要積極應對各種變化,擴展發展平臺,積累數據資源。2012年,據報道,浙江傳媒集團收購浩方網絡平臺,看中的是其2000多萬的數據用戶。在2008年湖南衛視推出芒果TV,經過多年的發展湖南衛視形成了芒果TV(PC、Phone、IPTV)以及其他相關全終端業務。
4.3 培養新時代有用人才
媒體數據的發展需要專業人才的不斷推動,人才的技能及素質是媒體發展方向的基礎,在各種枯燥復雜的數據中挖掘一項有效的數據是一項技術活。首先,在數據信息時代,要依據數據進行相關報道,但適合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是極少數的,這就需要技術人員具有敏銳而又高效的能力。其次,要善于用圖表,用多媒體來描述相關數據信息,報道相關新聞。最后,要對新聞具有敏感性,時刻掌握數據信息是否具有權威性、實效性和可靠性等。媒體需要創建相應的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相關的產品、技術工程師,數據處理及交互方面人才等。
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對媒體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科技發展、社會進步和經濟崛起是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中國屬于發展進步階段,市場經濟體制有待完善與提高,對于媒體的發展需要結合國情和自身優劣勢來創新和發展,要符合國家整體發展趨勢,不能一味地求速度,求收益。現階段,我國的媒體在大數據時代下進行了調整與創新,但必須明確了解媒體與大數據結合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想要媒體與大數據有機結合在一起,達到共同發展,創收利潤的目的,還需要進一步調整與創新,進一步探索與實踐。
[1]尹召凱.大數據背景下網絡媒體內容管理及經營創新研究[D].南京:南京財經大學,2015.
[2]陳摯.大數據背景下的新媒體傳播語境[J].新聞世界,2014(5).
[3]王博宇.大數據背景下媒體的新型受眾觀[J].新聞傳播,2015(1).
[4]巢立明.大數據背景下的法制媒體轉型與發展[J].傳媒,2015(20).
[5]杜輝,楊紅,陶雪娟.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科技期刊編輯的轉型[A].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15年第7屆科技期刊發展創新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15.
[6]郭萬財.淺析大數據背景下傳統媒體的轉型[J].中國傳媒科技,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