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虹蕾
(作者單位: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社科聯))
路遙《平凡的世界》的電視劇改編
蘇虹蕾
(作者單位: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社科聯))
《平凡的世界》以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到改革開放為背景,以陜北黃土高原上農民為表現對象,描寫了大時代背景下中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的變化,其優秀的戲劇結構使小說改編成為電視劇具有了可能。本文以路遙小說的電視劇改編為研究對象,探析《平凡的世界》在改編成電視劇改變過程中的得與失。在分析的過程中將考慮到特定時期的歷史文化背景、時代的審美傾向和現代觀眾的接受心理等多個因素,著重從人物形象和主題兩個方面進行探析。
改編;平凡的世界;商業化;經典名著
隨著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國影視行業的發展呈現出一個新的趨勢,即朝向商業化運作的方向發展。在商業化的浪潮下網絡上受熱捧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以及一些經典的名著成為電影電視劇改編的熱門對象。現當代文學史上的一些經典小說也在商業化的浪潮下被搬上大銀幕或者電視銀幕。例如,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莫言的《紅高粱》及接下來即將要討論的路遙先生的現實主義巨著《平凡的世界》,都是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的經典案例。早在1990年,中國電視劇藝術中心就拍攝了14集的電視連續劇《平凡的世界》。在拍攝手段、技術條件、拍攝環境等外在物質環境的限制下,仍然拍攝出了一部高水平的劇作,獲得小說作者路遙先生的充分認可。2015年在各大衛視上映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已經是這部小說第二次被改編成劇本。
《平凡的世界》發表于1986年,于1991年獲得了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這是現代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這部作品對于那個時代以及那個時代的讀者而言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無論是知識分子還是普通的讀者,都能夠從這部小說中汲取豐富的養分。該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成為幾代人心中共同的記憶。小說以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到改革開放這段歷史時期中國廣闊的社會生活為背景,以陜北黃土高原上農民為表現對象,描寫了大時代背景下中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對20世紀六七十年代歷史反思。
《平凡的世界》的改編總體上忠于路遙小說的故事框架與具體人物設定,在主要人物內涵的闡釋上與原著有所出入。“時勢造英雄”,孫少安是農村改革浪潮下成長起來的個人奮斗的英雄形象。他被塑造成一個散發英雄主義光輝的改革者形象,由小說中的男二號一躍成為電視劇中的主角。
首先,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將孫少安塑造成一個勤勞樸實的農民形象。孫少安年輕有為,因為家庭貧困早早退學,但在農業生產建設方面也表現出了一定的天賦,年紀輕輕就成為生產隊長,帶領社員們努力勞動,不怕吃苦,成熟而又穩重,在村里面有很高的威信力。同時,電視劇又將孫少安塑造成新一代的農民形象,即農村改革者的形象。他在種地之余,頭腦比較靈活,是一個敢想敢做的年輕人。孫少安辦磚廠,不但能帶來經濟利益,還解決了村里一部分的剩余勞動力。孫少安把公社分配豬飼料地時剩余的邊角地分給社員,只要保證上交給公社的數量,剩余的可以按照各家的需要自己決定種什么。在農村改革的浪潮下,孫少安還私下仿效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做法,打算在自己領導的生產隊內搞分田到戶的生產責任制。雖然最后以失敗告終,但仍可以通過這件事感受到孫少安身上那股充滿干勁的改革精神。目前,我國農村人口仍然占總人口的絕大多數,農村、農業改革正處于關鍵時刻,在推進農村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正需要孫少安這樣有魄力、敢想敢做的年輕一代農民。
其次,“紅花還須綠葉扶”,孫少安在雙水村進行的改革是先于時代風氣之先的,難免要遭受失敗,個人也差點因此受到嚴重的懲罰。孫少安作為一個小小的生產隊長如何能在大時代浪潮下有所作為,除了需要他個人的膽識和氣魄外,還需要一個有才能的上級領導來指導、支持他的工作。電視劇版有意的突出了田福軍這一形象。田福軍在小說中只是一個次要人物,但在電視劇中卻對他的形象進行強化,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性人物。田福軍是從雙水村中走出去的“優秀后生”,是上級主管農業生產的領導干部,在許多重大問題的決策上及對以孫少安為代表的下一代年輕人的幫助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電視劇將田福軍塑造成一個鐵面無私、大義滅親的領導干部形象。這樣的領導干部也是新時期改革中所稀缺的人才。所以,從這一點來看,電視劇版《平凡的世界》的改編是成功的。當然,孫少安的成功,也需要反面角色的“綠葉”的襯托。電視劇成功塑造了田福堂這一角色,與原著十分契合。田福堂是守舊勢力的代表,是改革路上的重要阻礙。他的理念已經落后于時代,但作為村支書的他始終不
愿意放權。如果缺少了田福堂這樣的角色,孫少安的改革暢通無阻也就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命運的刻畫上顯示出獨特的特點。小說中孫少平是作者路遙先生著墨最多的一個人物,是整部小說的主線。“一切為了主題服務”,電視劇在確定了以農村改革為主題的前提下,孫少平這個頗具理想主義色彩的人物便退居二線,成為“二號人物”。
首先,《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成為幾代人心中共同的回憶,是因為這部小說反映了特定歷史年代下普通個體的生活的變遷。小說像一幅巨型的歷史畫卷,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形形色色、各個階層的人物形象。孫少平是小說中最具藝術魅力的一個人物。他出身貧困,卻沒有被貧困的現實所束縛,勇敢的走出鄉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身上體現出的自強不息的精神正是作者所極力提倡的中華大地廣大農村青年身上所稀缺的品質。孫少平是路遙先生對當代中國農村知識青年的命運問題進行深刻思考之后塑造出的理想人物。孫少平拒絕了孫少安提出的兄弟二人共同創辦磚廠的提議,孤身一人到外面闖蕩。在一切未知、前途渺茫的情況下拒絕了哥哥的請求,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這一人物的理想情懷。他在學校接受了教育,不愿再像他的祖輩一樣永遠只能和泥土打交道,因此“憤而出走”。
其次,小說《平凡的世界》展現了以孫少平為代表的農村知識青年的個人奮斗,他們是那個時代最有力量的群體,但在電視劇中他卻被“邊緣化”了。高中畢業之后孫少平選擇了到煤礦區當工人,這是他出走和成熟的重要表現,電視劇對他這一階段的經歷卻沒有著重的刻畫,幾乎是游離在主要敘事之外的,只有幾個少數的鏡頭。事實上,孫少平在礦下工作的這段時間,是他成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一方面,對于自己在肉體上承受的痛苦和精神上的空虛他感覺到異常的苦悶;另一方面,他努力的正視現實,在繁重的勞動之余仍然堅持閱讀書籍,并堅持給他的工友們講課,以此獲得思想上的提高。他一邊勞作、一邊讀書,對生活的體悟越發的深刻了,精神上的日漸成熟使他成為生活的強者。但電視劇弱化了少平這一思想逐漸成熟的過程嗎,其整個人物的魅力也隨之暗淡。他所代表的成千上萬個農村知識青年的命運也顯得過于平庸。這種改編與當下的社會現實密切相關。具有知識的青年才俊背井離鄉在城市拼搏,是當今電視劇中早已司空見慣的題材,類似題材的電視劇可謂汗牛充棟。因此,如果孫少平再一次成為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的男一號,則電視劇又一次展示了“知識改變命運”的劇情主線,人物也就類型化而面目模糊了。而農村問題是當前時期的熱點問題,孫少安所代表的農村帶頭人形象,正是當前需要高度宣揚的。
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是影視劇創作和改編的重要來源之一。2015年版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的改編是建立在當下的文化語境下對經典作品的藝術改編。不僅在主要人物的排序和故事情節的組合上有所調整,強有力地反映了當下時代的精神訴求,突出改革這一主題。從這一層面上看,電視劇不僅有效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內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強化。
首先,一方面,文學作品是特殊時代的產物,是一定時代社會內容的反映。改編是一種藝術加工,是對原作品的劃時代解讀,是建立在新的歷史時代下的再闡釋。這樣一來改編的過程中就不可避免地會考慮到當下的時代特征,契合當下時代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在傳播方式上小說和電視劇存在著巨大的差別,小說以文字來傳遞人物的喜怒哀樂,使不同歷史語境下的人們能夠穿越時空,體驗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而電視劇則要符合特定的審查機制,將市場化的因素、時代的審美傾向和現代觀眾的接受心理考慮在內,其次才能夠通過演員的具體演繹得以呈現,這些都可能成為決定一部電視劇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電視劇版《平凡的世界》為了能夠更好地與時代主旋律相契合,更加突出了“農村改革”這一主題。孫少安所具有的改革創新精神,使他成為電視劇與時代發展的契合點,他成為電視劇的男一號,也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了。
其次,主題的重新設定是2015年版《平凡的世界》的一大亮點。“三農”問題是當下國家改革的重點,電視劇主題的設定亦表現出推動農村改革的傾向。新版電視劇在結局時,透過少平父親的視角展示了雙水村在時代改革浪潮中發生的巨大變化。一直以來困擾鄉村的棘手問題解決了,貧窮落后的雙水村舊貌換新顏,走向富足太平的康莊大道。“這片黃土地,醒了。”在以田福軍、孫少安等一代全新的領導人、帶頭人的帶領之下,農村發展、國家富足,這是新時代農村改革進程中理想中的中國農村的面貌,一個人人都能過上平凡而又幸福生活的新農村。在現當代小說改編成劇本的過程中存在著主題偏移的現象,這絕不是屬于《平凡的世界》的個體化現象,而是整個電視劇領域中存在的常見現象。與小說相比,電視劇主題朝向通俗化、時代化、商業化的方向轉移,這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電視劇產業在市場經濟制約下的“主動調試”,是一把雙刃劍。
隨著電視媒體以及網絡媒體的發展,文學的改編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并且絲毫沒有減弱的趨勢。文學作品的改編既有利于經典文學的通俗化和大眾化傳播,又豐富了電視資源。當下電視劇市場商業化、粉絲經濟化成為主導市場的關鍵,能夠從經典文學作品中汲取營養,不失為一條促使電視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能夠有效地解決電視產業畸形發展的弊病。
[1]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
[2]聶家偉,任璇璞.“男二號”孫少平的尷尬——也談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的改編[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
[3]孫萍萍.時代語境中《平凡的世界》電視劇改編[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21).
蘇虹蕾(1982-),女,吉林長春人,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文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