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琦
(作者單位:山西省運城市廣播電視臺)
?
廣播電視節目策劃研究
李 琦
(作者單位:山西省運城市廣播電視臺)
摘 要:新媒體時代到來后,國內各個衛視爭相打造各類精品欄目,其中,湖南電視臺的節目一直深受電視觀眾喜愛,收視率節節攀升。本文以湖南衛視為例,簡單探析了廣播電視節目的設計流程以及策劃取得成功的原因。
關鍵詞: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傳媒業
以湖南衛視為例,其王牌欄目有《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它們的廣告收入是2014年所有現象級節目中總冠名最高的。湖南衛視的廣告收入主要來自于這四個欄目和電視劇場。這個事實令業內人士非常感到震驚與震撼。每一個廣播電視媒體人,無不羨慕如此輝煌的傳媒業績。
在經濟下滑,不少媒體經營收入下降的大形勢下,湖南衛視卻意氣風發、蓬勃向上,取得了驕人的經濟利益。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湖南衛視高度重視節目策劃。因而能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在欄目的策劃創意打造上,湖南衛視的策劃團隊功力非凡、技藝高超。應當說,策劃對湖南衛視的效益有著非常大乃至決定性的作用。在媒體處于白熱化競爭、產業發展困難重重的今天,每一個廣播電視媒體工作者,都應當反觀自己的落后之處,重視“策劃”在節目生產中的意義作用。
廣播電視節目是一種社會傳媒,是一種有價值的,能滿足受眾需求的視聽產品。在傳媒業中,廣播電視節目是一種文化產品。從經濟社會學的角度來講,廣播電視節目是一種供受眾選擇的商品。在實行市場經濟的今天,作為買方市場的受眾有著非常自由的選擇空間。這就是說,在琳瑯滿目的“商品”面前,在浩若繁星的市場領域,要想讓買方(即受眾)關注、喜歡和選擇自己的節目,就要提高商品(作品)的質量,滿足受眾的需求,讓商品有價值。價值是有著特殊屬性的客體對主體的需求,要達到這一境界,就要具備一定的價值。從湖南衛視成功的經驗來看,好節目是策劃出來的。“策劃”二字,在《辭源》中的解釋是“籌謀,計劃”,在英語中的解釋近似于“Strategy”加plan(戰略、計劃)。在近代,策劃最早興起于企業,出現在工業革命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在日本,策劃被稱作企畫。在臺灣,策劃被稱作是企劃。在美國,策劃被稱作plan。而最早的策劃則是興起于我國的古代。
通俗地說,把一些人們認為很少或者幾乎不可能聯系、組合在一起的事物,創造性地聯系、組合起來,使之成為可能,成為一個新的事物;在完成某項工作或工程的時候,把一些人們想不到的良好結局和結果,科學而精心地設計出來,使之更加完美,這就是策劃。
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創作人員來講,應當樹立起這樣的認識和理念:好欄目、好節目、好新聞是策劃出來的。首先說新聞策劃,新聞策劃就是采訪前的準備工作。如果創作人員僅占有生活中的事實、事件及素材,不加以選擇、構思,不精心挖掘深度、提升高度,這樣的節目質量恐怕很難讓人恭維。在新聞報道競爭如此激烈的現實環境下,廣播電視臺播出的很多好節目、好新聞都是經過前期的精密策劃才制作出來的。
在欄目策劃方面,湖南衛視為我們做出了典范,一個好的策劃點子可以救活一個欄目,成功的策劃方案能夠成就一個媒體。因此,策劃對于現在的廣播電視新聞媒體來說,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不可少。眼下已有很多電視臺、頻道、欄目,抽調精兵強將,成立了自己專職的策劃團隊,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是打造名牌走向成功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可以說,節目的創優成于策劃,敗于不策劃。
廣播電視傳媒靠的是團隊作業,每一個產業鏈、每一個創作生產環節都很重要,因而“策劃”的意識和理念要融入到每個人的內心和思想當中,貫穿到每一個環節。策劃的魅力和創作實踐告訴我們:思路決定出路,態度決定高度,結構決定功能,功能決定效益,細節決定成敗。
一個好的節目,一檔好的欄目,乃至一個媒體的成功,固然是由諸多元素構成,但無數事實證明,做好廣播電視節目,做強廣電傳媒業,“策劃”的作用和重要性不可小覷。
參考文獻:
[1]郝琳.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合作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初探——淺議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課程教學改革[J].今日中國論壇,2013(15).
[2]姜海梅,李偉琪,蔣秀珠.廣播電視節目目標成本預算管理淺議[J].西部財會,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