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顥然
試論電視民生新聞的采寫誤區及策略
鄧顥然
(作者單位:貴州省冊亨縣廣播電視臺)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生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近年來,民生問題日益突出,在多媒體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可以有效地將民生問題與社會新聞相結合,以新聞的形式解決社會民生問題。民生新聞主要內容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以輿論的形式幫助百姓解決實際問題,然而由于民生新聞發展速度過快存在許多不足。本文主要對民生新聞采寫存在的誤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電視民生新聞;采寫誤區;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電視機得到了極大普及,人們通過電視機了解身邊發生的各種事情。民生電視新聞突破了傳統的新聞價值觀,在價值取向和內容上,不再僅僅關注國家政治方針及國際大事,而是更多地關注百姓身邊瑣事,這為新聞傳播開拓出了更廣闊的空間,推動我國新聞發展的進程[1]。
電視民生新聞的出現為新聞界注入新的活力,新聞方式多樣性無論對社會還是個人都具有極大好處,民生新聞與傳統新聞存在差異,其更多的是關注民生問題,通過新聞媒介幫助人們解決日常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電視民生新聞有以下幾方面作用:首先,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但是其存在一些負面影響,市場經濟出現的弊端誘發一些社會民生問題,電視民生新聞出現后,走進人民群眾的生活,堅持一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利用新聞的影響力,切實解決民眾的實際問題,同時還可以起著監督的作用,防止了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2]。
2.1報道題材出現兩個極端
在電視民生新聞發展的過程中,電視民生新聞在報道取材方面出現兩個極端即“泛化”與“窄化”。部分電視臺為了拓展新聞報道題材,紛紛通過不同的渠道收集民生新聞,常見的方法有開通市民熱線及舉報有獎等,該方法沒有經過慎重考慮,導致無論事件大小都作為民生新聞進行報道,給予的新聞線索多數是生活中的瑣事,不具備民生事件的代表性,還有部分不符合新聞報道要求[3]。民生新聞事件收集過于“窄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民生新聞之所以能夠吸引民眾眼球,主要是因為新聞主要發生在人們的身邊,具有極強的本土文化氣息。所以,這也使民生新聞局限于市民生活瑣事、奇事、丑事等記錄。其二,當前一些電視民生新聞欄目中,過多報道負面新聞,會給觀眾樹立一些錯誤社會認知,偏離正確的社會價值觀。
2.2民生新聞內涵理解不夠透徹
新聞人在實際新聞報道時,對于民生新聞節目的內涵理解不到位,沒有正確地處理好民生與新聞之間的關系,新聞要求及時準確、真實,反映的問題要具有代表性,而現實新聞報道中卻存在大量新聞價值低的新聞事件,造成新聞報道失去其真正的作用,無法表達民生問題。
2.3新聞報道內容重復現象嚴重
從電視新聞的采寫方面看,所選取的報道題材重復現象嚴重,同一內容重復報道,使觀眾甚是反感,由于不同欄目競爭日趨激烈,為了獲得更多的觀眾而抄襲國外同類節目內容。節目報道內容過多的雷同嚴重影響到電視節目的多樣性,這也為電視資源帶來嚴重浪費,不利于我國電視事業的正常發展與運營。
3.1采寫方向應該做出適當調整
當前,我國電視民生新聞仍存在一個嚴重問題,該問題就是民眾很少發聲,導致這一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電視媒體傳統的操作理念與模式及媒體人自身素質問題,作為媒體人需要對新聞傳播環境進行思考,發現問題就需要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對傳播導向實施調整,加強對農村媒介的政策傾斜與扶持,幫助人們通過媒介了解各種信息,提高民眾的參與意識。
3.2提高電視媒體人的專業素質與道德水平
想要做好民生新聞,就需要正確把握其內涵。在民生新聞的內容上,媒體人要勇于大膽創新。所以,務必要加強電視媒體人的專業素質與道德,提升記者的業務水平與操作能力。只有新聞專業人員的理論知識能力過硬,才可能挖掘出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另外,新聞人還要具備人文素養,對待新聞事件可以真實報道,反應事件的真實內容。
電視民生新聞的出現使得電視內容更加豐富,但由于該類節目發展過快,在新聞采寫中存在不少缺陷與不足,這些不足主要表現在新聞題材內容過于泛化與窄化,對民生新聞的內涵理解不夠深入等,針對采寫出現誤區與不足提出解決措施,為日后的民生新聞發展提供幫助。
[1]佟海暢.電視民生新聞的敘事模式分析——以遼寧電視臺都市頻道《新北方》為例[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4(9).
[2]范思鼎,吳月娥.電視民生新聞媒體運作的誤區及糾偏[J].新聞傳播,2011(6).
[3]傅金君,徐紅.電視民生新聞借助新媒體增強影響力的實踐和思考[J].視聽縱橫,2012(4).
[4]田維鋼,趙海蘊.民生新聞微博的媒介價值和實現路徑——以江蘇電視臺《零距離》為例[J].新聞與寫作,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