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菲菲
如何讓電視新聞標題“亮”起來
劉菲菲
(作者單位:河源廣播電視臺)
電視新聞是以現代化電子技術為傳播手段,通過電視屏幕,以聲音、畫面為傳播符號,形象地向廣大觀眾傳遞新近或正在發生的新聞事件并對它進行報道的一種媒體手段,是電視各種新聞性內容和新聞報道形式的總稱。而電視新聞的標題是對新聞內容加以概括或評價的簡短文字,是向廣大觀眾傳遞新聞信息的“窗口”。本文主要結合電視新聞標題制作過程中出現的常見問題,淺析如何通過人為的美化讓電視新聞的標題“亮起來”。
電視新聞;標題;定期性;報道性
電視新聞專業性很強,具有定期性、即興性、報道性及紀錄性等特點,其標題通常是位于電視新聞正文之前、字號一般要大于正文的簡短文字,它可謂是電視新聞的“眼睛”,因為電視新聞的標題結構較復雜,而且還存在著內在的邏輯關系,是廣大觀眾判斷其新聞內容價值的第一印象。俗話說:“看書看皮兒,看文先看題兒”。標題作為信息傳遞的“窗口”,是觀眾是否有興趣進行進一步深層次了解的第一道關口,它在電視新聞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1.1引題與主題邏輯錯亂
電視新聞的引題與主題邏輯關系錯亂主要體現在邏輯關系缺失、導語引入生硬、過渡處理粗糙,造成文章結構松散,可讀性較差。
1.2文不對題
電視新聞的標題應該是對新聞內容加以概括或評價的簡短文字,應該是電視新聞內容的精煉和總結。標題如果沒有很好地概括和說明電視新聞的主要內容和特征,就會形成新聞畫面與文字解說的“南轅北轍”。
1.3引題與主題的位置顛倒
按照引題和主題的常規關系,前者要為后者起到一種先導或引導的作用,而后者則是前者的自然承接和進一步擴展,它們兩者之間必須有一種密切的聯系,而且在通常情況下它們的主語應該是統一的,而不能相互矛盾。
1.4抄襲其他標題
不注重電視新聞標題結構的復雜性,無視標題與電視新聞內容應該存在的一定內在邏輯關系,隨意借鑒報刊、稿件等標題僅做簡單地修改,更有甚者直接抄襲已經見網發表的雜志、文獻、論文等的標題,這就顯得人云亦云,根本沒有任何新意可言。
2.1增加標題在電視熒屏中顯示時間和頻率
電視新聞標題是對新聞內容加以概括或評價的簡短文字,用以吸引廣大觀眾。人們可以把紙質媒體影印到打印紙上,廣大觀眾可以任意翻閱,隨時查找自己感興趣的資料。而電視媒體卻是線性傳播方式,這就決定了它只能通過增加標題在電視熒屏中顯示時間和頻率的方式來強化廣大觀眾的視覺記憶,不過還需要掌握好標題出現的時機。
2.2忌繁雜,求簡練,精煉電視新聞標題內容
省略引用來源,精煉新聞語言,濃縮事實真相,以便于廣大觀眾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電視新聞的主要內容。標題文字較多,有的甚至與電視新聞的導語發生重復現象,會顯得新聞內容重復啰嗦,味如嚼蠟,廣大觀眾根本就不會有再繼續欣賞下去的興趣。
2.3美化電視新聞標題熒屏顯示效果
電視新聞都是以聲音、畫面為傳播符號,二者缺一不可。那么新聞標題作為電視畫面的組成部分,自然也是電視包裝的一部分。電視新聞標題的存很大程度上美化了電視新聞的熒屏效果,很難想象沒有標題的電視新聞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效果。
2.4忌老套,求新穎,使電視新聞充滿新意
標題是電視新聞的窗口,標題缺乏個性,還被不厭其煩地去套用,不管新聞內容如何生動,只會讓廣大觀眾覺得枯燥乏味而被直接淘汰掉。“新”是新聞的一大特色,標題更應用平實的語言、客觀的敘述手法,給人以自然、新穎的美感。令人耳目一新的電視新聞標題,能抓住廣大觀眾強烈的好奇心,增強電視新聞的懸念感,勾起觀眾欣賞完整電視新聞的欲望。
2.5增加副標題,與主標題相互補充
電視新聞標題的制作要求簡明扼要,但簡明不是簡略,更不能省略。為了表達明確,有的電視新聞也可以運用正副標題相結合的方式。副標題是對主標題進行解釋說明的,明確并且完善了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從而增強了表達效果。只要把副標題設計好,主、附標題搭配好,電視新聞的標題就會“如虎添翼”。
電視新聞種類包括電視直播、電視評論、電視實況轉播、會議式電視新聞及電視新聞紀錄片等,它的標題不同于報紙和文藝作品的標題,它必須兼有劃分、組織、提示、評價電視新聞內容以及組織和美化電視版面的功能。在當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電視新聞只是人們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電視新聞標題制作者更需要想方設法地讓標題在觀眾面前眼前一亮,才能吸引更多觀眾來觀看電視新聞,使電視新聞策劃者實現想要達到的傳播效果。
[1]孫曉卉.淺談如何制作新聞標題[J].新聞研究導刊,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