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鵬
廣播電視新媒體如何促進社會發展
趙 鵬
(作者單位:朔州廣播電視臺)
在一定程度上,隨著電視廣播新媒體的發展,社會文明也隨之不斷地進步,這是無可厚非的;同時,傳統媒體也逐漸向著新媒體不斷地加速轉型。新媒體具有多媒體性、高科技性、交互性、時移性及低成本性等明顯特點。本文主要對新媒體對社會的促進作用進行深度闡述。
廣播電視;新媒體;社會發展
現如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推動著電視廣播新媒體的發展,使電視廣播的傳播手段越來越接近現代化;同時,隨著到來的數字時代,電視廣播將進行一個全新的轉型,也就是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凡事都有兩面性,新媒體也是一把雙刃劍,具有正反兩面的影響,本文主要就電視廣播新媒體對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進行深度闡述。
最近幾年,寬帶技術及數字技術在不斷地成熟,隨之而來的是一些新媒體的誕生,與傳統的電視廣播相比,其采用的播出技術、收看裝置及傳播媒體都是不同的,新媒體主要為大眾提供便捷的電視節目。
電視廣播新媒體主要具備了五種不同的類型。第一,數字電視廣播。通過傳播方式,將數字電視分為地面無線數字電視、有線數字電視以及衛星數字電視;而數字廣播主要分為衛星數字音頻廣播以及地面數字音頻廣播這兩種。第二,手機電視。第三,寬帶網絡新媒體。主要包括IPTV、網絡電視以及網絡廣播。第四,樓宇電視。第五,移動電視。這種類型主要包括輪船、火車與汽車等交通工具上所安裝的電視。
電視廣播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在加強管理之后,新媒體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新成果;同時,新媒體的積極作用也得到了不斷強化,下文分別從:傳播效率的提高、傳播途徑的拓寬、生活習慣的改變、勞動方式的創新、參政渠道的提供這五個方面進行深度闡述。
2.1傳播方式的創新,促進傳播效率的提高
相對于傳統的電視廣播一對多的傳播方式,新媒體在繼承傳統的電視廣播的傳播方式的基礎上,將其進行了發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把一對多的傳播方式進化成比較現代化的多對多式的互動傳播。例如,現實意義的網絡電視,作為不同大眾,對于誰是受眾誰是傳播者這樣的問題已經無法確切進行區分,這是由于每個人是受眾的同時還扮演著傳播者的身份,因此這種傳播方式對傳播速度的提升存在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傳播范圍得到擴展的同時,也提高了傳播效果。
2.2節目內容的豐富,促進傳播途徑的拓展
在新媒體的融合作用下,將互聯網、電信及廣電的視聽業務進行了有機的結合,這種方式在多形式與多渠道進行視聽節目傳播的同時,促進了不同形式及不同內容的視聽節目能夠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最終由此產生越來越好的視聽節目,在此過程中,使人們對視聽節目提出的要求得到不斷滿足。
2.3新媒體對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
傳統的電視廣播時代,人們基本上處于一種被動觀看電視廣播的狀態,沒有選擇收看的方式、收看的時間及內容的自由。然而新媒體改變了人們這種被動的習慣,實現了從被動觀看電視廣播到主動“使用”電視廣播的轉變,總體上看,這一巨大改變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中帶來了很大便利,此后,人們對觀看和收聽自己喜歡的試聽節目的選擇就更加隨意,不受時間地點的約束。
2.4新媒體對勞動方式的創新
在新媒體的優勢下,人們在自己欣賞大量優質的視聽節目的同時,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他人制作視聽節目。現如今,有很多的播客,都在做著這種具有創造性的工作;同時,不乏一些取得很大成功的優秀播客,據了解,這些優秀播客的點擊率在千萬次以上,其具備的影響力已經極大地超過了某些雜志及報紙。
2.5新媒體對參政渠道的提供
2007年,人民網第一次將播客這一報道方式在國內推出,利用此方式報道全國兩會的新聞,其中不少的政協代表及人大會將自己的提案放在自己的播客,通過這種方式,廣泛征集社會各界的建議。同年的美國選舉總統,總統候選人也利用播客這一新媒體形式,宣傳自己的參選。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進步,傳統電視廣播向新媒體的戰略轉型必然會發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持續加深。電視廣播新媒體作為一個新事物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發展之迅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上,由于大量投入多元化的社會資金,在發展初期,相關的監督工作不到位,也會出現許多問題。總體來說,我們對于新媒體這一新事物,一定要做好規范標準工作,完善體制,鼓勵競爭,共享資源,以及加強管理,才能最終確保新媒體健康的傳播,滿足大眾精神層面上的需要。
[1]劉紅.新媒體支撐我國政府誠信建設的有效路徑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3.
[2]蔡乙華,林楠.新媒體時代政府公信力構建的路徑選擇[J].廣東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