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鍵
新聞媒體如何做好志愿服務活動
李 鍵
(作者單位:宜賓市廣播電視臺)
志愿服務本質與特征在于其志愿性、無償性以及公益性,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人類追求真、善、美的一種行動過程,志愿服務不僅能為社會和他人提供關愛與幫助,還能夠使志愿者自身的靈魂和精神境界得到洗禮和升華;它不但充分動員和有效利用各種社會資源服務社會與大眾,還彌補了政府能力與政府資源的不足。如今,各種志愿服務組織在全國各地不斷涌現,它們富有成效地組織開展活動,向社會傳遞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其核心價值和獨特功能體現在一是傳遞愛心;二是奉獻社會;三是激發人性光輝。
宜賓市酒都播報志愿者協會由宜賓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電視民生新聞欄目《酒都播報》幾年前獨立發起并注冊成立,其充分依托并借助“全國城市臺品牌民生欄目”、“四川省電視十佳新聞欄目”、在宜賓市晚上黃金時段電視節目收視排名中長期位居前三甲的《酒都播報》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大力弘揚“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者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彰顯媒體責任,服務社會大眾,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公益事業的良好氛圍,促進和諧社會構建。在宜賓市新聞媒體界,宜賓市酒都播報志愿者協會是首個法人志愿服務組織,2015年3月,在宜賓市創建第四屆四川省文明城市動員大會上,成為宜賓市首批“志愿服務優秀組織”之一。
宜賓市酒都播報志愿者協會每年常態性、長效化地組織開展一二十次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公益活動,均收到了預期的社會效應。諸如:在2014年,舉行“愛鳥護鳥、共享自然”環保公益活動,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組織“六一揚帆”向山區孩子捐書活動和“跳蚤市場”愛心義賣活動,援助邊遠山區的貧困學子;為燒傷女孩張興容、“大肚病”女孩張萍,開展募捐活動專場。在2015年,六一節前后舉辦“2015揚帆行動”系列公益活動,8月推行第六屆“金秋助學”活動,9月開展“校園愛心接力跑”捐助活動、10月實施“孝老愛親”和“酒都播報進社區”宣傳報道暨公益推廣活動,等等。這些具有廣泛影響力和強大公信力的志愿服務活動,深受廣大市民群眾的歡迎與肯定。
新聞媒體傾注民本情懷,傳遞民生情結,大力彰顯志愿服務活動的公益性。例如,繼2009年冬天走進屏山縣清平彝族鄉星星基點校、2012年寒冬聚焦筠連縣孔雀鄉鳳排小學、2014年嚴冬走訪珙縣王家鎮麻告村小學之后,2015年冬季,宜賓市酒都播報志愿者協會第四屆“冬日暖陽”援助行動,把關注的目光投向筠連縣維新鎮菜坪小學,為孩子們購買并送去了2000多本課外書、136雙棉鞋、136套書包文具、電子琴,以及一些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體育用品。
再如,在2015年4月23日第20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宜賓市酒都播報志愿者協會走進宜賓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一次公益助學活動。由《酒都播報》主播、記者、志愿者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組成的愛心慰問團,為孩子們送去兩千元的閱讀基金用于購買盲文書籍,同時送去了主持人錄制的有聲讀物,以鼓勵孩子們在求學路上心懷夢想,立志成才,長大以后感恩社會,回報社會。
新聞媒體聚焦綠色產業,促進城市發展,充分體現志愿服務活動的服務性。如,2013年初,宜賓市酒都播報志愿者協會了解到屏山縣錦屏鎮永躍村由于交通不便等諸多因素遭遇椪柑大量滯銷的情況后,先后多次聯系、組織愛心商家和企業前往永躍村總共購買近3萬斤椪柑。1月30日上午,又開展了大型愛心義賣活動,4萬8千斤椪柑被搶購一空。春節前夕,四川成都、內江、自貢、樂山和重慶市部分愛心商家也前去采購,將6000多噸“屏山椪柑”銷售殆盡。
另如,2013年以來,宜賓市委、市政府把宜賓城市形象定位為“長江上游國際生態山水園林城市”。在2014年3·12植樹節前夕,宜賓市酒都播報志愿者協會攜手宜賓市翠屏區林業局,發出公開倡議并提早籌劃了“大型親子公益植樹活動”。3月15日,在翠屏區明威鄉義和村植樹點,由志愿者帶隊,30個家庭的孩子跟各自父母一起,相互配合,共種下了180棵“宜賓油樟”樹幼苗。
新聞媒體倡導文明風尚,提升公民道德,積極發揮志愿服務活動的引導性。比如:2012年入春以后,一些宜賓市民選擇到江邊河灘搞野炊,吃燒烤,卻留下大量白色垃圾。4月1日,宜賓市城鄉環境治理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會召開。為此,宜賓市酒都播報志愿者協會策劃了一次主題為“保護母親河、讓城市更美好”撿拾江邊河灘垃圾的公益活動。4月7日上午,志愿者們同報名參與的500多位市民一起,在宜賓市中壩橋下金沙江邊清理了5噸白色垃圾。
又如,2014年3月5日第51個全國“學雷鋒日”,宜賓市第三屆道德模范表彰暨“培育良好風尚、建設道德宜賓”活動在南岸市政廣場舉行。上午,在共青團宜賓市委組織的清除牛皮癬志愿者服務活動中,宜賓市酒都播報志愿者協會選派20名志愿者參與其中。大家帶上清潔衛生工具,深入市中區大碑巷的部分居民樓,清除了大量違規張貼的“牛皮癬”小廣告。
綜上所述,新聞媒體做好志愿服務活動非常重要,很有必要,一是傾注民本情懷,傳遞民生情結,大力彰顯志愿服務活動的公益性;二是聚焦綠色產業,促進城市發展,主動體現志愿服務活動的服務性;三是倡導文明新風,提升公民道德,積極發揮志愿服務活動的引導性。各級新聞媒體只有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在密切關注百姓生活、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的同時,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才能收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