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亮
縣級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的創新之路
趙 亮
(作者單位:固始電視臺)
縣級電視臺是距百姓、基層最近的新聞媒體之一。強化老百姓對縣級電視臺的信任與熱愛,離不開縣級電視臺的高度重視。而民生新聞作為縣級電視臺與百姓聯系最為緊密的節目之一,備受廣大受眾的信任與推崇。因此,制作好民生新聞,能夠進一步強化縣級電視臺聯系黨與群眾的紐帶作用,并真正成為老百姓表達心聲的話筒與窗口。
縣級;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創新
21世紀是媒體大爆炸的新時代,網絡、電視、報紙及廣播等多種媒體形式共存,為電視媒體的社會影響力與號召力帶來了巨大沖擊,加之國家級、省級以及市級電視臺的競爭,促使縣級電視臺處于極其艱難的困境,并呈現出日益邊緣化的發展狀態。為擺脫這種困境,各縣級電視臺紛紛開始行動,緊緊圍繞農村的生產與生活,最大程度發揮本地區的特色與優勢,努力探尋民生新聞節目的創新發展之路。
民生新聞工作者的能力與素質,對民生新聞節目的優劣有著直接影響,縣級電視臺同樣如此。因此,縣級電視臺要積極制定獎懲機制與績效考核機制,大力組織民生新聞工作者參加相關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其新聞采集、新聞分析以及新聞制作等能力。最大限度調動民生工作者的積極性與熱情,采用廣大群眾比較喜愛或熟悉的方式,制作出具有代表性、內容豐富、切實反映群眾呼聲等方面的新聞報道。
在確保民生新聞工作者的專業素養基礎上,積極擴大新聞工作者的隊伍,尤其是要在鄉鎮單位構建完善的通信員小組。同時,縣級電視臺還要努力激發民生新聞工作者搜集多種新聞材料的主動性,并通過各種方式鼓勵其將搜集到的素材進行分類與整理,以此充當民生新聞的報道依據[1]。另外,還可以開設民生新聞熱線電話或網站,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民生新聞的報道之中,以保證新聞報道的及時性與真實性,進而更好地促進民生新聞報道的創新化發展。所以,提高縣級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隊伍的水平與能力,積極擴大民生新聞節目的隊伍規模,是推動縣級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創新的基礎與前提。
縣級電視臺的民生新聞節目要以“三農”問題為核心,全方位關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基本問題,持續創新新聞采編的觀念與視角,增強民生新聞節目的影響力與震撼力,努力使民生新聞節目成為縣級電視臺的“百姓節目”[2]。
做到縣級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的群眾性,可以通過積極開展人物專訪、專欄開設、知識講座或者電視講話等方式,大力宣傳城鎮低保、義務教育、法律法規及農村合作醫療等多種內容。幫助廣大老百姓通過電視節目詳細了解涉及切身利益的多項政策或法律,進而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加強民生新聞節目的群眾性,就需要縣級電視臺對自身做好定位,充分利用身處基層的優勢,全面了解基層百姓的生活,深入探知當地的民俗、民情、民生與民意,特別是廣大群眾的關心事、身邊事以及麻煩事等,切實發揮民生新聞的服務民生功能,努力創新新聞報道形式,使民生新聞節目發展成為縣級電視臺的亮點與焦點。
即使相同國家的相同民族,因居住環境的不同,其民俗風情、生活習慣等也不盡相同。多姿多彩的地域特色與民族文化,一旦被搬至熒幕,將會更好地滿足廣大老百姓在地域文化、社會特色等方面的精神需求。不同地區擁有各不相同的特色或文化習俗,因此,不同區域的縣級電視臺必須了解與掌握自身的地域特色,并能夠將這些獨特的地域文化融入到民生新聞節目之中。
從一定角度看,縣級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就是凸顯地域特色,即全面體現本地區的文化特色與民俗特征等。一般而言,與本地地域文化特色融合度越高的縣級民生新聞節目,其收視率越高,宣傳民生問題的效果就越明顯[3]??h級電視臺的民生新聞節目要想表現出本地區的特色,就必須著眼現實、立足當地,將當地的真人、真事、真物等搬到電視屏幕上,既要擴大本地受眾對自身民生問題的了解,也要讓其他地區的觀眾對本地區有更多的認知,以此真正發揮電視臺反映問題、解決問題、宣傳報道等多種功能。所以,彰顯民生新聞節目的地域特色,是實現縣級電視臺的民生新聞節目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總而言之,縣級電視臺要想擺脫舊的框架與模式,其新聞節目制作就必須通過多種方式或途徑進行創新。不論是時政新聞與主題新聞,還是民生新聞等,縣級電視臺都必須對各種新聞材料進行整合,并在實踐過程中大膽突破落后的理念與思維,爭取創辦出反映群眾生活與社會現實的優秀的民生新聞節目。
[1]宋淑科.從《鄒平時空》開播兩周年看縣級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的創新與發展[J].科技信息,2011(9).
[2]韓世波.縣級電視臺民生新聞要有新作為 [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1).
[3]瞿占元.淺談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的策劃及創新[J].新聞傳播,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