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全
(作者單位: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文體廣電旅游局耿馬電視臺)
?
互聯網思維下的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
李玉全
(作者單位: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文體廣電旅游局耿馬電視臺)
摘 要:目前,互聯網已深入到我國各個領域。互聯網不僅能夠使人們更加便捷地接受信息,還能實現信息雙向互動。互聯網思維下,廣播電視媒體正在積極進行融合,從而滿足時代發展需求,增添傳統媒體的生命力。但在廣播電視媒體進行整合的過程中,會受到眾多不利因素影響,導致媒體融合成效較差,對于媒體發展也造成了非常不良影響。所以,對互聯網思維下的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進行研究,是促進我國媒體發展的必然需求,下面就對相關內容進行闡述。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
媒體融合發展是媒體現代化發展的必然選擇。互聯網時代,人們精神文化世界的需求不斷上漲,對媒體的發展提出了更多要求。我國政府部門對媒體的發展也非常重視,并且在2014年8月頒布相關指導文件,媒體融合發展已成為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內容。廣播電視媒體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開拓發展空間,就需要堅持走媒體融合路徑,促進媒體領域的不斷創新。本文就是對互聯網思維下,廣播電視媒體的融合發展進行淺顯分析,希望對相關人員有所啟示。
1.1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之間仍然“融”而不“合”
我國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處于起步階段,沒有現成的成功模式可以借鑒,導致很多傳統媒體在與新興媒體融合過程中把握不準確,不能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無論是傳播規律,還是傳播特性方面都存在著巨大差異,在媒體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并沒有呈現出新興媒體完全替代傳統媒體的現象,而是呈現出競爭與合作的形式。媒體融合需要消耗大量資源,很多傳統媒體對此存在嚴重抵觸心理,一味想要縮減開支,導致媒體融合受到嚴重阻礙,最終形成“融”而不“合”的局面。
1.2 媒體融合的過程與現有體制存在一定沖突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進行融合,需要積極構建全面的體制和機制。但實際調查發現,很多媒體仍沿用以往的體制和機制,不能將媒體融合的作用全面體現出來,對媒體發展造成了嚴重阻礙。一些廣播電視媒體并沒有獲得自主經營權利,發展過程中受到多方限制,對不斷提升媒體市場競爭力也造成嚴重阻礙[1]。
2.1 生產高質量的媒體產品
互聯網思維下的廣播電視媒體融合需要以內容為根本,但不能將所有的目光都放在媒體傳播內容上,沒有傳播平臺、傳播技術,促進媒體融合也是空想。但這并不代表內容不重要,因為受眾所關注的永遠都是媒體傳播的內容,所以,在促進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的過程中,需要保障媒體內容的質量,為媒體融合奠定良好基礎。現階段,廣播電視媒體在優質媒體內容方面仍然具有很強大的優勢,可以應用先進技術對媒體產品進行轉化,提升媒體產品的價值,促進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
2.2 立足用戶,重構媒體與用戶的關系
媒體就是為用戶提供服務的,所以要立足于用戶,應對于媒體與用戶之間的關系進行重建,從而提升廣播電視媒體的影響力。媒體融合就是要不斷滿足用戶日益增漲的需求,將我黨的先進政策和先進理念傳播到每一個家庭中。要不斷促進媒體融合,就需要做到用戶在哪里,媒體就要到哪里。對于媒體與用戶關系的重構,需要以用戶的實際需求為基礎,掌握用戶對媒體信息接收的習慣,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媒體服務。
2.3 人才保障
人才是影響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的重要因素。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對于媒體事業人才結構、學科領域的需求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迫切需求大量的網絡技術人才、網絡運行維護人才等。廣播電視媒體需要注重所需人才的培養,可以與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并且提升福利待遇,吸引人才市場中的高素質互聯網結構知識人才,打造全新的媒體團隊,使廣播電視媒體不斷融合。此外,可以將激勵制度與績效考核制度進行良好結合,不斷挖掘工作人員具有的潛能,使媒體融合不斷有新力量融入[2]。
廣播電視媒體融合是互聯網思維下媒體發展的必然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使媒體緊跟時代腳步。但是廣播電視媒體融合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不能全面展現媒體融合的重要意義。所以,在媒體融合過程中需要保障媒體內容質量,創造優質的媒體產品,立足于用戶,并且做好人才保障,從而為媒體融合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春雷.媒體發展歷程及展望[J].新媒體研究,2015(11).
[2]王庚年.順應時代要求走融合發展之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媒體融合實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