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語鴻
(作者單位:吉林電視臺新聞中心)
?
傳媒行業播音主持專業的就業前景分析
孫語鴻
(作者單位:吉林電視臺新聞中心)
摘 要:傳媒播音主持專業是當前火爆的行業之一,因此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播音主持行業。當前,播音主持的就業總體呈現出供大于求的現狀。在如此激烈的競爭形勢下,播音主持專業也應該在教學培養模式方面進行改良,通過提高學生的素質及實踐能力,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關鍵詞:傳媒行業;播音主持專業;就業前景
播音主持人的一言一行是直接展現在觀眾眼前的,因此,播音主持工作具有高難度。盡管傳媒行業急需這樣的專業人才,但高素質、高能力的專業人才卻不多見。目前,播音主持職位數量有限,但畢業生數量卻不斷增加,因此該行業存在極大的競爭壓力。此外,目前的教學形式導致培養出學生很少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1.1 教學模式單一
在這么多開設了傳媒大學的高校之中,大部分都是模仿中國傳媒大學的培養思路和教育模式。因此,教育材料太過于單一,且吸收不了新鮮的東西,學生們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難以進步。由于大部分高校對于學生的教育方式太過單一,缺乏針對性及個性化,往往讓學生的風格過于雷同,不利于產生競爭優勢。缺失了個性的播音主持人,以前多元化、豐富化和個性化的播音媒體行業不復存在。
1.2 教學資源不足
筆者認為,播音主持專業是一個培養具有較高專業素質人才的專業,因此,其教育資源必須要多樣化,單一的教學資源不足以滿足現在的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現在的教學設備要包括視、聽、錄、播、演、攝和控等,只有真實演播環境才能有利于學生進行有效的實踐學習。對于現在的媒體高校來講,播音主持專業只有大量的資金投入,才能建設的完善,才能培育出更多優秀的人才。但目前,就我國高校媒體專業的有關的教育資源還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要,學生們在過于簡單的設備面前,無法更好地展示其實踐能力。
1.3 師資力量不夠
當前,在一些規模不大的院校就會存在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有些高校由主持人給學生授課,這些主持人雖然具有豐富的實踐能力,但是理論知識卻有所欠缺。畢竟時代在進步,新鮮的知識在不斷沖入,如果很多學生在學習時理論基礎不扎實,那么勢必會影響其日后的工作。高校教育知識一定要足夠寬廣,并與時俱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因此,只有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都十分豐富的人,才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專業人才。
2.1 優化教育配置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要想培養出適合現代發展的播音主持人,必須由素質高、經驗豐富且知識豐富的教師進行引導。因此,必須豐富現階段的培養模式,將以前部分高校過于單一的教學資料豐富為多元化。在此基礎上,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滿足專業知識的扎實學習,同時,還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不斷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進行自我反思,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更好發展。
2.2 加強實踐能力
不僅要教學生理論上的知識,還要教學生實踐上的知識。播音主持專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既必須具有極強的實踐能力,因此,要將實踐教學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教學習慣上,一般是進行口頭講述,但筆者認為應該改變為面對面的進行模仿練習,以小組為單位更宜。這樣的訓練可以使學生更快地掌握發音技巧和講話特點。通過讓小組的每一個成員每次都分擔不同的任務,模擬電視節目的策劃,并進行反復練習。由于課堂上的時間有限,因此,實踐的內容更多可以在課下完成,可以在校內、校外組織采訪等節目,甚至是參加電臺的實習,加強課外練習的機會,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3 將人才培養為素質趨向綜合型、個性型
播音主持人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憑借的就是其個性。只有綜合性強的播音主持人才能憑借自己豐富的知識,豐富的經驗,在現場應對自如,并深深地吸引觀眾。由此可見,沒有豐富的理念知識和實踐知識,沒有自身的豐富閱歷是不能很好地完成這一工作的。但隨著觀眾的審美意識的進一步提高,對于主持人的個性也有了一定要求。有著自己獨特個性的播音主持人會憑借著自己的個性魅力打造自己的節目,發揮自己的優勢,滿足觀眾的需求,給電視臺帶來收視率。
為打造更適合現在發展的播音主持人,在教育方面要加大力度。在缺少優秀播音主持人才的今天,一定要根據市場的需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同時,學校也要積極調整教學模式,共同為培養播音主持人才努力。
參考文獻:
[1]成越洋,從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談教學模式的改革[J].甘肅教育,2011(23).
[2]金玉萍,何星燁,大眾傳媒發展新趨勢下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綜合素質培養模式探究[J].中國報業,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