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雁
(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市煙臺廣播電視臺)
?
煙臺電視臺《社會廣角》民生新聞的配音研究
李鴻雁
(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市煙臺廣播電視臺)
摘 要:在煙臺電視臺的《社會廣角》欄目中,新聞稿件主要關注的是市井民生,記錄的是社會百態,針對每個稿件,根據具體內容具體分析,配音才會更生動。本文就針對煙臺電視臺《社會廣角》民生新聞的配音問題進行研究,以期為該電視臺更好地播送民生新聞提供參考。
關鍵詞:民生;語速;節奏;基調
在現代社會中,民生和民主、民權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來的生產、生活資料,上升為生活形態、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質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體樣態。市民階層開始爭取自身的話語權,“民生”與大眾傳播媒介的結合就變得勢在必行,于是,便出現了“民生新聞”這一概念。民生有“小民生”,亦有“大民生”,民生新聞不僅僅要反映老百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與人民群眾關系緊密的政府舉措,所以民生新聞的播報與配音等環節顯得尤為重要。
在大部分人觀念里,配音就是見字發聲,其實不然。主持人無論是屏幕前的臺前播報,還是配音的幕后工作,都是對稿件內容的把關和二度創作,從而賦予新聞稿件更加鮮活的生命力,繼而感動、感染觀眾,以達到共鳴。在平時點滴的工作中,筆者對民生新聞的幾種類型和針對性表達,有一些心得體會。
《社會廣角》欄目中,新聞稿件有關于突發性報道,記者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采訪的;有關于親情、愛情等悲歡離合的故事講述和鄰里、家庭內部矛盾沖突的;有針對社會熱點現象、觀眾反映問題、廣角調查曝光類新聞事件的;有關于民生服務、提示類稿件的;有關于煙臺人文歷史、奇聞異事解讀的,等等。這要求播音員根據稿件內容運用配音的外部技巧,結合自己對稿件的獨特感受表達出來。
例如,有一則消息是幸福片區一女子因感情問題,在自家10樓的陽臺邊坐著,想要跳樓,小區里很多鄰居圍在樓底觀望,消防部門也趕來幫忙,情況十分危急。當記者趕到第一現場采訪發回報道,針對這類稿件,配音的基調就應是緊張、急促的,如果后期配音還采用慢慢悠悠的語調解說,顯然語畫面節奏不和諧。類似火災、交通事故等突發性新聞,配音方式也應語稿件內容、當時的氣氛和情況相和諧。
在廣角稿件中,有一部分是關于人情冷暖的新聞事件。家庭成員患有重病或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無論經濟還身心都受到了重創,節目播出后,觀眾積極撥打欄目熱線詢問具體的聯系方式,通過探望、捐錢等各種方式幫助那些困難群眾。針對這類稿件,作為播音員首先要了解事件背景、人物身份和遭遇的前因后果;然后認真備稿,把事件的來龍去脈摸清楚;其次,最重要的是設身處地感受人物遭遇,把自己當作事件中的主角或是以朋友身份,了解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從而調動自己所有的內心感受,慢慢向觀眾講述。
在民生新聞的播報中,首先要強調播報態度。播報態度是指在播報一篇新聞稿件時所持的主觀傾向性,是肯定還是否定,是支持還是反對。其次,給稿件配音時,還要聯系背景材料,避免態度過猶不及。新聞背景對稿件的主題有烘托,深化的作用,有助于播音員更加深刻地理解稿件,也幫助大家更詳細地了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廣角稿件里,影響力最大、揭示社會生活最深刻是關于曝光、暗訪和記者調查這類新聞報道。對于此類稿件,考慮到畫面因素,配音的聲音力度要適中,同時語句還要有適當的節奏變化,單一或者過于拖沓的語速會使語言同畫面的節奏失調。因此,針對此類稿件,配音者的態度一定要鮮明,語氣、節奏、分寸要把握得當,充分吃透稿件內容,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同時把事件的邏輯性展示出來,從而啟發觀眾一探究竟。
記錄社會百態的民生新聞中,有些是關于民生生活提示類的,比如,2014年煙臺動車的開通、2015年煙臺萊山機場遷移至蓬萊、動車的車次、動車的服務、航班的班次等,配音者就要以平實的敘述語言傳達給觀眾。對于其中一些數字、要重點強調,以達到服務百姓的目的,太快的語速會使表述不清楚,而夸張、拖沓的語速也不能將稿件的時效性和新鮮感表現出來。
當然,除以上歸納的這些外,《社會廣角》中還有一些關于民間風俗、奇聞異事、煙臺文化歷史方面的新聞稿件,配音也會根據這些稿件的基調,或昂揚,或追憶,或講述,或好奇,或欣喜的表達方式呈現出來,使新聞畫面更飽滿,使民生新聞更生動,更有可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