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澤
(作者單位:山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運城中波轉播臺)
?
試論中波發射臺的選址
楊澤
(作者單位:山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運城中波轉播臺)
摘 要:中波發射臺的地址選擇對于中波發射臺的建立具有重要影響,地址是否合適甚至能夠決定中波發射臺建立能否有效工作。而且近幾年城市的發展使中波發射臺在規劃上較為尷尬。本文將首先介紹中波發射臺現今的發展情況,再介紹中波發射臺在選址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關鍵詞:中波發射臺;發射臺選址;電波
中波發射臺要建立在平坦的地面上,中部地區有許多平原,可以滿足中波發射臺對平坦地面的需求。中波發射臺的選址應遵循:趨路、趨電、趨水的原則。首先,是中波發射臺的交通位置。雖然是在郊外,但中波發射臺和城市之間仍然需要便捷的交通路線。因為中波發射臺的日常運行需要工作人員,還需要各種器材,因此需要有保證職工上下班和器材運輸的交通支持,定期的維護工作也需要交通道路的支持。從這方面來看,中波發射臺的選址可以在熱鬧的鄉鎮地區,或者在城市周邊的農田和一些旅游景點附近。這些地方都能夠提供較好的交通情況,同時,也具備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便利條件,方便職工的日常生活。除去交通路線的因素,供電和水源也是中波發射臺建立的過程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中波發射臺的建設需要使用到許多機械設備,發射臺內各種工作的開展也需要電力支持,所以選址時應考慮中波發射臺的供電問題,保障周圍有足夠的電力支持,并且在發射臺內也應儲備備用電源,以防區域內發生停電。
房屋會阻隔中波發射臺的發射信號,所以中波發射臺才需要遷址。中波發射臺的遷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其建筑拆毀和重建都要消耗大量資金和材料,因此,再次選址時,應做好短期內不會再次遷址的準備。在選址的時候,應參考近幾年城市的發展情況,考慮到城市發展的方向,并且在地圖上給予標注。《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場地選擇標準》GY5069中也規定發射臺建設應不占或少占城市、農田用地。這一點可以參考城市往年的發展歷史,大部分城市發展的方向都是沿著水源或者沿著交通線,當然也要考慮到城市當下發展需求的問題。例如,中部一些地區水資源較為缺乏,可能就會沿著水源建造,而有的城市因為是交通樞紐,就可能是沿著交通線發展。參照城市發展的方向地圖,中波發射臺地建設就要避開將來城市可能涵蓋的土地,以免中波發射臺位置再次被城市波及,導致又要耗費資金和材料進行遷址。
中波發射臺建設在城市的郊外地區,選址時要遵循安全性原則。按照《中、短波廣播發射臺設計規范》GYJ 34的規定,中波建筑應安全、經濟、美觀。首先,不能在土層較為脆弱的地方建設中波發射臺,如山區斜坡容易發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方、板塊相交地震多發的地方、山區深谷等容易積累有害氣體的地方。中部北方的地區土地多為草原和荒漠,因為地勢較和緩所以地面多大風,此時就要注意中波發射臺不能建設在風沙頻繁的地區,這是由于強大的風力會傷害到中波發射臺的硬件設備,妨礙信號發射。同時,靠近城市地區的各種線路也較多,高壓線附近不能建設中波發射臺,這些地方需要考慮電磁兼容的問題,如果要建設就需要與有關單位協商處理。中部地區多文物名景,按照我國規定,中波發射臺不能建設在文物保護區范圍內,如果是特殊情況,也要與主管單位協商獲得同意后建造。還有一些原本的人工建筑環境也不利于中波發射臺建造,如機場附近,按照國家的規定,機場附近需要保持一定空中范圍內沒有阻礙物體,中波發射臺若是建設在機場附近,不僅本身信號發射會受到飛機起落的影響,也會為飛機的飛行帶來威脅。近期為解決傳統中波發射天線的拉線,地網占地大問題,采用錐面頂負荷中波小型發射天線,其高度為λ/13,占地面積21 m2,地網半徑7 m,846kHz與1521kHz共塔運行,勢必會影響飛機起落。
因為城市發展和中波發射臺本身存在時間就很長,還缺乏維修,所以中波發射臺遷址實際上并不意外,重點在于要在遷址時考慮到可能妨礙中波發射臺工作的因素,降低威脅。使用中波發射臺需要便捷的交通和一定的水資源,在建設時需要考慮到將來的城市規劃會不會影響中波發射臺工作,還要考慮當地的其他建筑會不會妨礙中波發射臺工作。
參考文獻:
[1]拜路.廣播電視監測臺建設應注意的技術問題[J].廣播與電視技術,2007(10).
[2]拜路.廣播電視監測臺建設技術研究[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08.
[3]趙連明.保山702臺中波廣播發射網絡系統設計與實現[J].電聲技術,2011(4).
[4]李蘇華.中波發射臺選址應注意的問題[J].西部廣播電視,2014(12).
作者簡介:楊澤(1985-),男,山西運城人,本科,研究方向:廣播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