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峰
(作者單位:寧夏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
打造全媒體的民生新聞欄目——兼議寧夏廣播電視臺《直播60分》欄目
李曉峰
(作者單位:寧夏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
近年來,隨著媒介生態的不斷發展變化,傳統媒體的節目已經不能僅限于做節目的思維定式,而是要在保持內容優勢的前提下,從節目到平臺,做服務、借助互聯網線上線下的服務功能,拓展民生新聞節目的自身平臺。
電視民生新聞;全媒體;直播60分
我國電視民生新聞發展已經有十多年了,在媒介生態不斷發生變化的大背景下,電視民生新聞欄目不能僅限于單純做節目的思維定式中,而是要不斷發掘公共需求,提升民生服務,并逐步實現由節目到媒介平臺的轉換。
2014年9月15日,寧夏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將原有的《新時空》和《法治視線》實現了無縫編排直播,一個大體量的民生新聞直播節目《直播60分》應用而生。這個民生新聞欄目的相繼推出,開辟了寧夏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大時段新聞直播的先河,實現了由民生新聞節目到民生服務平臺的轉化,欄目以融合新媒體并構建020的媒介平臺,突破了電視民生新聞欄目單純做新聞、做節目的禁錮,它們在保持內容優勢的前提下,與新媒體共同構筑一個互動開放的媒介平臺。從做電視節目走向做媒介平臺,做服務,借助互聯網線上線下的綜合服務功能,拓展民生新聞節目的自身平臺。
本土化是構筑“差異化生存”的重要砝碼。電視節目的制作、傳播以及營銷過程是一個認識、適應、迎合特定人群及觀眾文化心理的動態過程。《直播60分》在節目內容生產、版塊設置、包裝形式上進行了全新改變,欄目逐步向民生新聞領域拓展,以媒體人的使命感和社會良心,搭建傳播人文關懷的平臺。形成了以民生新聞、百姓生活為元素,透視生活現象,服務百姓生活的節目理念。欄目重點突出民生新聞的服務性,設置了“特別關注”“4G直播”“熱點追蹤”“記者調查”“一幫到底”等版塊。
《一幫到底》版塊是對民生新聞理念的突破。以往民生新聞節目的報道形式只報內容和結果,而《一幫到底》要求幫辦記者在介入事件以后全程參與,幫助受眾對象出主意想辦法,促進問題的合理解決。
而幫助受眾對象的這個整體過程記錄下來就是我們的節目。事件得以解決就可以讓觀眾知道到這類難事該怎么去辦。事件未得到解決,通過記者的積極參與和親身實踐,找出事件中出現的問題很難解決的原因,從而提醒相關部門在辦事過程和政策制定等方面有
與新媒體融合是《直播60分》在改版后做出的有益探索。《直播60分》在后臺開通了微博、微信平臺,與新浪、騰訊及各個政府網站、官方微博建立了更加緊密地合作。《直播60分》主推“幫辦、幫問”特色,旨在架起電視欄目、政府部門和百姓三者之間溝通的橋梁。目前,欄目已經和區市兩級微信公眾平臺進行了對接,形成了有問必答、有求必應的微博互動態勢。由于回復速度快得到了網友的青睞,現在每天通過微博咨詢問題的帖子有上百條,微博還成為《直播60分》素材源。2013年11月10日,來銀川打工的宋國強夫婦不慎將女兒宋玉茹價值28萬元的人工耳蝸意外弄丟了,耳蝸的丟失意味著四歲半的女兒將回到無聲世界。《直播60分》欄目收到求助信息后,迅速調派《一幫到底》記者與宋國強夫婦聯系,第一時間介入報道,并將每天尋找的過程利用電視欄目微博、微信平臺隨時播報轉發。短短幾天,《直播60分》欄目關于幫助小玉儒尋找耳蝸的微博總轉載閱讀量超過了30萬次,幾乎所有的單位都為小玉儒一路綠燈,盡全力幫忙。愛心在不斷傳播。11月15日一位好心的市民在看到信息后及時與宋國強夫婦聯系,提供了寶貴的線索,小玉儒丟失的耳蝸終于找到了。中央電視臺采用了《直播60分》欄目的素材,在《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新聞周刊》播出,銀川全城尋找耳蝸的故事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用活動撬動欄目,用活動營銷欄目,以受眾為本,打造觀眾矚目和喜愛的欄目。《直播60分》利用欄目的影響力組織線下活動。去年5月中旬,欄目通過微信求助平臺了解到銀川市14歲少女楊小鳳不慎從樓上摔下,全身多處骨折無錢治療的消息。欄目立即進行了報道并通過微信平臺發起了捐助活動,了解到這一消息的網友紛紛伸出援手,截至目前各項捐款10多萬元。為繼續幫助墜樓女孩楊小鳳籌集善款,6月2日,《直播60分》欄目在銀川市海寶公園東門廣場舉辦大型公益置換活動,通過欄目微信的傳播,有500多為市民、10多家企業報名參加,活動現場募集善款近4萬元。同時,欄目組多方聯系,與多家企業對接幫扶,使墜樓少女楊小鳳12萬多元的醫療費有了著落。
傳統電視媒體創新,不僅是形式上的創新,更重要的是傳播理念的創新。《直播60分》以開放的心態和建設性觀念驅動頻道品牌定位和內容體系成長,欄目通過不懈的探索,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民生新聞報道特色。
第一是全媒體運作平臺的大融合。全媒體傳播運作并不是媒體多占據幾種媒介、多幾種傳播方法。真正意義上的全媒體傳播是在多元化的基礎上的復合化,是把廣播、電視、網絡媒體中的新聞部分進行物理合并,一套人馬、一個平臺生產出多樣態的傳播產品,這套人馬是全媒體編輯、記者,這個平臺是全媒體發播,而不是目前國內傳統主流媒體現行的多套人馬兵分多路搶占“地盤”。目前,寧夏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已經對原有網站進行全面改版,《直播60分》欄目強化全媒體記者意識,消息即時網絡傳播,在形成關注熱點后,電視欄目跟進報道,之后觀眾通過網絡反饋內容,電視媒體在進行信息二次消費的全媒體形態。
第二是信息采集、傳播的全天候化、社會化、平民化。信息時代,海量的信息無時無刻不在傳播,媒體更多的工作是篩選有傳播價值、對觀眾所關心的內容進行有效傳達,讓受眾分享。另外,我們必須認識到傳統主流媒體自身的優勢,我們有著強大的新聞記者隊伍和雄厚的專家庫,對新聞的深度報道和高水平的評論是目前網絡媒體所不可比的。
第三借助新媒體不斷強大傳統媒體的影響力,使傳統媒體更有傳播的廣度和深度。目前,《直播60分》將寧夏網絡名人逐步以特約評論員的身份進行整合,通過和這些網絡名人的合作,使更多主流聲音以網友樂于接受的方式傳播出去。
今天,傳統意義上的電視觀眾已經變為用戶。傳播活動應該緊緊圍繞用戶的需求而運轉,用戶的選擇決定著媒體的命運。只有最佳的服務才能贏得用戶的青睞,尤其是實用的個性化服務。借助寧夏廣播電視平臺開發APP這一有利契機,寧夏廣播電視臺將逐步形成《直播60分》全媒體品牌。這是欄目重點探索的內容,同時,欄目將加強評論的力度,爭取向新興評論類民生新聞節目邁進。
[1]呂峻峰.民生新聞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大眾文藝,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