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宗成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廣播影視臺)
三網融合下我國廣播電視管理機制的發展
柏宗成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廣播影視臺)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電信網絡、廣播電視網及互聯網逐漸朝著相互融合的方向發展,這一發展趨勢為我國的廣播電視帶來重大機遇和挑戰。本文從廣播電視本身的一些特性出發,對三網融合下我國廣播電視管理的新形勢進行分析,對我國廣播電視新的管理機制展開研究。
三網融合;廣播電視;管理機制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廣播電視技術也在面臨著不斷的改革,尤其是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推動之下,廣播電視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重大改革,而在當前,隨著三網融合戰略部署的推廣和實施,我國廣播電視將面臨著又一次重大的改革。為保證改革能夠順利進行,我國廣播電視必須完善管理機制。
廣播電視在世界各國中都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廣播電視既能夠傳播新聞、又能夠傳播娛樂文化。從國家角度觀看還能夠宣傳國家的方針政策,與人民大眾進行良好的溝通[1]。這眾多的功能和作用意味著廣播電視在管理上極為復雜,在當前世界各國大多都是通過法律和行政手段來進行約束和管理。
1.1廣播電視管理的主要依據
在廣播電視的管理中,法律是其管理的主要依據。在世界各國中,都專門針對廣播電視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已經逐漸形成了健全的法律管理體系。這一法律管理體系對廣播電視形成了良好的約束,成為當前廣播電視管理的主要依據。
1.2廣播電視管理的主要內容
經歷較長時間的發展,廣播電視管理體系已經逐漸完善,目前世界各國的廣播電視管理內容主要包括:廣播電視發展規劃管理,廣播電視媒體行為管理,廣播電視的市場準入、結構以及秩序管理,廣播電視技術標準管理等,這眾多的管理內容,使廣播電視能夠有序發展。
1.3廣播電視管理的主要手段
當前針對廣播電視采取的管理手段主要可以分為3個部分:法律的管理手段、行政和政策手段以及自身的行為約束。首先,法律法規的管理手段能夠對電視廣播的播放行為進行約束,對于不合法律規定的可以采取相關的處罰措施;其次,行政和政策手段能夠對廣播電視市場進行規范,保證廣播電視市場良好的競爭關系,維護市場的正當競爭秩序[2],促進其更進一步發展;再次,廣播電視的管理還應當加強自律管理,提高廣播電視行業中人們的自律意識,在該行業中的相關工作人員自覺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去執行,最終達到廣播電視管理的目的。
隨著我國的廣播電視逐漸朝著數字電視的方向轉變和發展,廣播電視和電信技術與互聯網技術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多,逐漸朝著融合的方向發展。在此新的廣播電視發展形勢之下[3],我國原有的廣播電視管理體制已經不能夠適應當前的發展,需要采取新的有效廣播管理體制,以此來促進廣播電視快速健康發展。
2.1制定廣播電視專門法律法規
到目前為止,我國并沒有對廣播電視活動建立專門的法律,當前對廣播電視加以約束的主要依據還是在1997年頒布的《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尤其是當前處于三網融合的重大變革之下,原有的《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在一些方面表現出不足,不能夠很好地對當前的廣播電視進行約束和管理。因此,廣播電視的相關管理人員應當在三網融合的重大變革下,向國家的立法部門提出立法申請[4],建議建立符合當前廣播電視管理機制的專有法律,對越來越復雜的廣播電視加以管理和約束,促使其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發揮出其本身的功能和作用。
2.2強化廣播電視業務內容監管優勢
廣播電視在我國已經經歷較長的發展時間,在廣播電視的業務內容監管上有著較大的優勢,因此在當前三網融合的環境下,應當有效地發揮出這方面的優勢,使當前出現的新媒體的內容得到約束[5]。新媒體是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數字電視和網絡電視等。這些新媒體的出現使我國的廣播電視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擺脫單一的壟斷,增強行業之間的競爭力,促使其更加快速的發展。但是眾多新媒體的出現,使其內容管理變得十分困難,這就造成當前新媒體中出現大量的不良信息,這些信息影響著我國民眾的思想和行為,嚴重時甚至會引發社會的動蕩。因此,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針對當前的新媒體應當加強其內容的管理,強化廣播電視業務內容的監管優勢,眾多的廣播電視工作人員應當自覺對新媒體內容進行監管,確保新媒體傳播信息的安全性,維護我國社會的穩定和安全。
2.3創新廣播電視技術,促進廣播電視產業發展
廣播電視的傳輸過程,主要是通過頻率來進行傳輸的,而頻率是一種有限的資源,我國的頻率主要通過國家進行統一的分配。隨著該行業的不斷發展和擴大[6],廣播電視行業對于頻率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管理部門極有可能會對現有的頻率資源進行重新劃分。
當前隨著廣播電視技術逐漸朝著數字電視的方向轉變,廣播電視所使用的頻率不斷減少,節省了一些原本需要使用的頻率,對于這一部分節省出來的頻率,廣播電視應當對其進行充分的利用,促進廣播電視行業業務的擴展。如果廣播電視的工作人員不能夠對剩余資源進行合理分配,不能夠對廣播電視技術進行創新,將會使廣播電視現有的分配頻率可能被國家收回,讓廣播電視陷入更加尷尬的境地之中[7]。因此,在目前的三網融合背景之下,廣播電視的工作人員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提高廣播電視頻率的使用效率,促使廣播電視產業健康發展,滿足我國人民的文化需求。
新媒體為電子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隨著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及廣播電視技術三網融合,將會產生更多的新媒體。在眾多新媒體的出現為世界各國的管理帶來極大的困難,在此情形之下,世界各國都在尋找有最佳的管理方法,尋找最佳的內容監管方法。我國的廣播電視也同樣面臨著這些問題,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應當抓住變革的重大機遇,根據自身的特點和性能,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所在。從而促進我國廣播電視健康發展,為我國文化傳播、社會和諧發展以及國家的繁榮昌盛做出重大貢獻。
[1]傅雪鵬,彭潔穎,任天錚.三網融合下我國廣播電視管理體制的發展[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0,37(8):22-22.
[2]任彥霖.基于三網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管理體制的發展探析[J].科技傳播,2016,8(5):79-83.
[3]胡濤.三網融合視角下我國廣電運營商的TIMES融合運營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1.
[4]吳信訓,吳小坤,高紅波,等.互聯網與傳統媒體融合趨勢研究[A]//.世界傳媒產業評論[C].2011.
[5]焦和平.三網融合下廣播權與信息網絡傳播權的重構——兼析《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前兩稿的相關規定[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31(1):150-159.
[6]宋瑩艷.三網融合趨勢下的蓬萊廣播電視管理運行機制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4.
[7]高佳.從全球網絡互動電視發展看中國“三網融合”下網絡互動電視前景[D].西安:西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