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蕾
(作者單位:重慶三峽學院傳媒學院)
?
媒體融合語境下T2O模式思考
張春蕾
(作者單位:重慶三峽學院傳媒學院)
摘 要:媒體融合時代,T2O模式實現了“電視臺+電商”的合作,也促進了新的營銷模式產生,該模式將傳統媒體、電商平臺以及品牌形成了一個價值產業鏈,從而實現了多方價值。本文對該模式學理性進行了探究,并對該模式遇到的瓶頸提出了幾點思考。
關鍵詞:T2O模式;電視臺;電商;媒體
《舌尖上的中國2》節目模式突破了空間限制,短時間內就能將注意力成功轉化為一股強大的網購熱潮。這種模式稱為T2O模式。所謂T2O模式(TV to ONLINE),指的是電視平臺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T端做推廣,O端做銷售,該模式讓電視節目成為在線交易的前端,消費者可以邊看電視邊進行購買商品。不僅是央視,東方電視臺、旅游衛視、湖南電視臺等也都開始了T2O模式的嘗試。
T2O模式是媒體融合境況下,衍生出的一種新型整合模式和新的商業模式,能將電視與互聯網兩種媒體重新整合。對電視臺而言,T2O模式提供了一個新的節目運行和收益模式,能將注意力直接轉換為經濟力;對電商而言,電視臺可為其進行信息傳播和商品展示提供絕佳的平臺和機會;對品牌商而言,T2O模式不僅能提高其品牌知名度和關注度,也能帶來銷量的提升。那么該模式是否就是電視臺沖出當下困境的“救命稻草”,其模式發展是否一帆風順?出于以上思考,本文從T2O模式的學理性出發,尋找到該模式發展遇到的瓶頸,并對其提出了幾點思考。
1.1 滿足受眾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電視臺的節目形式是一對多的單項傳播,以家庭為觀看單位,并多半是在以客廳為主的封閉式環境中收看電視節目,這也是目前電視時代生活的最典型情景之一。即使隨著技術的改進,觀眾可以“回看”電視節目等,也并沒有改變電視節目形式的封閉式傳播模式。因此,傳統電視形成了封閉的信息生產、傳播、消費系統。[1]而且,在這個封閉的系統中,電視臺處在絕對的主導地位,觀眾的個性需求難以得到真正的滿足。
T2O模式改變了這種現狀,顛覆了電視臺的主導地位,觀眾不僅是作為觀看者,更多的是作為參與者活躍在電視節目中。例如2014年6月,第一財經播出了全國首檔電視眾籌節目《創客星球》,該節目邀請到的嘉賓包括設計師、發明家、創業者,嘉賓在現場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創意,并通過節目的同名眾籌網站進行公開籌資。每個觀眾都可以通過網站來選擇自己喜歡并支持的項目,觀眾還可以參加到整個開發過程中。“用互聯網思維做視頻產品”打造了網臺眾籌生態,節目的傳播不再是單向的,而是互動的,打破了觀眾與受眾之間的界限,拉近了節目與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同時也更有利于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1.2 實現目標消費群體的精準定位
隨著經濟的發展,廣告商越來越發現,盲目進行廣告投放是無法帶來效益的。廣告費會不會是“打水漂”了,這也是品牌商在投放廣告時最為擔心的問題之一。重要的是觀眾開始厭倦千篇一律的廣告形式。
T2O模式能實現消費者與電視、電商的互動,它將觀眾看電視與買東西兩種行為同步到一個時空段,消費者在觀看節目的同時,也增加了與節目的互動,觀眾根據自己的喜好,通過掃二維碼、搖一搖等多種形式參與到節目中,還可以通過淘寶等電視合作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購買消費。品牌根據電視臺或節目的觀眾群進行廣告投放,更有針對性,廣告效果比起之前的“廣泛撒網”會更好些,而且,即看即買也能達到宣傳品牌知名度的作用,可視為第二次廣告投放,其收益比起單純投放廣告更好。
1.3 形成多渠道的整合傳播營銷
傳統電視臺將時間段賣給商家或者廣告公司,以此獲取廣告費,這是他們的“賺錢之道”。不過廣告主在得付出與得到之間,有些印證了廣告大師約翰·沃納梅克所說:“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般是浪費的,但我不知道浪費的是哪一半。”品牌商開始猶豫是否還需要花費大量廣告費在電視臺。
電視臺與電子商務的合作激發了新的營銷策略,電視臺收益方式除了廣告等,又增加了新的方式。T2O模式將電視節目融入到整個產品的生產鏈中,例如東方衛視推出的《女神的嫁衣》節目,憑借“24小時制衣+女神T臺秀+買家競拍”打造了N多亮點,該節目最大的亮點就是讓觀眾看到服裝的制作過程,觀眾可以即看即買,實時參與節目互動中。可見,該節目實現了產品生產、產品宣傳和產品銷售的全過程,重要的是實現了價值的快速實現。電視臺以及電商平臺、品牌等利益方都滿足了自己的利益需求。
2.1 對節目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電視臺通過節目與電子商務結合,但是很重要的前提是,必須有好的節目才會有注意力,才能實現注意力產生實際經濟效益的目的,但是我們發現,國內電視臺節目策劃存在一定的問題,除了浙江衛視、上海衛視等,其他電視臺擁有的王牌節目并不多。電子商務或者說營銷只是整個節目的一部分,如果節目忽略內容而僅為突出商品,那就失去了節目本身的價值,另外也失去T2O模式的意義。
2.2 多方利益分配存在困難
T2O的實現需要多方合作,電視臺要根據自己的節目定位尋找到合適的商家,這并非易事。另外,并不是所有節
目都適合該模式。觀眾會因為看節目內容而忽略購物,也會因為忙于下單而忽略節目本身,如果節目的安排不能滿足消費者看節目和下單兩方面的需求的話,此模式就很難啟動。另外,觀眾通過電視購物的習慣并未養成,T2O模式也有局限性。如何實現電視臺、電商以及品牌商等多方利益是T2O模式的一大挑戰。
2.3 盜版對品牌商業利益的影響
在T2O模式案例中,盡管帶動了網絡購物的發展,也提高了節目的關注度與吸引力,但是,盜版猖獗是目前遇冷的重要原因。節目或者電視劇的熱播,可能拉動的是山寨品牌或者山寨貨,背后的電商很難直接獲取更大的利益。調查發現,“官方推薦”店鋪的銷售情況比較慘淡,反而淘寶上“同款”產品,因為價格低廉而大受歡迎。因此,很多廣告商對T2O模式持觀望態度,比較擔心的是品牌推廣可能僅僅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3.1 樹立節目品牌,實現商業價值對電視臺而言,電視節目質量的高低是評價是節目策劃能力的標準。電視臺在尋求自身出路的同時,必須重視節目本身質量的提高。T2O模式的實現,要借助互聯網平臺將節目內容及其產生的影響力轉化為商業價值。電視臺必須重新慎重考慮收視率與利益、內容與產品、觀眾與用戶、電視與電商等關系,深入挖掘節目的內容價值,實現節目的商業價值。電視臺實現該模式的前提,就是要有品牌節目;作為電視臺而言,首先應該用電視節目持續吸引關眾的注意,重點打造觀眾群社區,根據節目的質量尋找優質的商家資源,實現模式的生態發展。
3.2 “團聚”粉絲,建立粉絲經濟
T20模式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如何建立粉絲經濟。在國內,觀眾并沒有養成或者說還沒能適應“即看即買”的消費習慣,這讓T2O模式的運行遇到了很大的問題,粉絲經濟沒能得到建立,電視臺與電商的合作就會受到阻礙,注意力沒法完成價值的實現。所以,如果想該模式發揮效果,電視臺和電視、廣告主都必須顧及觀眾的心理,并不斷進行調整,選擇有讓觀眾滿意的商品,并使其有效傳播。
3.3 創新模式,及時突圍
電視臺與互聯網的合作并不僅限于電視臺節目,還有電視劇、電影等多種形式。例如2015年東方衛視開年大劇《何以笙簫默》,上海文廣影視中心與阿里巴巴旗下的電商平臺天貓合作,通過電視劇為消費者提供互動購物經驗。消費者在看電視的同時,可以在天貓上購買劇中人物同款服裝。2015年7月24日上映的《命中注定》,華誼兄弟和眾信旅游、意大利旅游局聯手推出了《命中注定》電影主題旅游路線,這些電視劇和電影所采用的T20模式都得到了不小的市場反應。不過,關于T2O模式的發展,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和創新,這樣才能實現媒體與電商的“無縫”合作。
參考文獻:
[1]王雪君,社會臨場感視角下T2O模式綜藝節目發展——以《女神的嫁衣》為例[J].新聞世界,2015(3).
[2]周勇.電視會終結嗎——新媒體時代電視傳播模式的顛覆與重構[J].國際新聞界,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