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講話中指出:“新聞院系教學方向和教學質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新聞輿論工作隊伍素質。”總書記的講話進一步明確了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中,新聞傳播教學的“源頭”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指明了在黨的工作全局中,新聞傳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辦學方向。
任何產品的生存,需要依靠從生產到銷售的“產業鏈”的維系;任何企業的發展,必須依靠從投入到收益的“資金鏈”的維系。同樣,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要人才源源不斷地產生和供給的“優勢鏈”的維系。而所謂人才能否自覺與國家確定的發展目標保持一致,能否為實現這一目標作出貢獻和能夠作出多大貢獻,不僅取決于其技術才能的高低,更在于對黨和國家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也就是說,維系“優勢鏈”的關鍵是思想的“價值鏈”。無論是社會分工還是職責使命,社會主義高等院校作為教書育人、培養棟梁之地,歷來是國家“價值鏈”組成的重要源頭,同時也是推進“優勢鏈”形成的重要環節。
改革開放的中國一路走來,歷經艱難,乘風破浪,堅持方向,輝煌在即。目標既定,就需要良好的輿論環境導向,正確的新聞輿論導向。所以,總書記強調“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要引導好社會輿論。這就是強調了在國家發展的大局中,思想教育引領的作用十分重要;在黨的重要的新聞輿論工作中,“靈魂”的塑造是首要前提。
大學是社會先進思想的重要源頭和創新基地,大學的新聞院系是社會思想和信息傳播教育研究的前沿陣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基礎知識教育具有無可替代的統領作用。毫無疑問,新聞實踐能夠幫助新聞工作者實現世界觀的改變和完善,但是青年人從大學時期的教育中獲得的,從來不僅僅是知識和文憑。互聯網時代,身處傳播方式變化和多元文化匯聚的大學校園,立志于投身新聞事業、成就傳播夢想的當代大學生,正處在思想成長和身心成熟的人生重要時期,正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大師生座談時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因此,對于今天新聞院系的學生來說,教育引導他們懂得做好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具有的黨的意識、全局意識、國家意識和導向意識,逐步樹立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靈魂,以國家價值目標、社會價值取向和公民價值準則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他們成功扣好“人生的扣子”,從容走上新聞工作坦途,自覺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這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需要,是新聞傳播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職責。
新聞輿論工作之所以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因為它事關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的旗幟道路、方針落實、事業推進、人心凝聚和前途命運。而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關鍵在人,人的價值關鍵在于思想,人的力量源頭在于理想。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就是要求新聞教學科研工作者首先要端身正己,堅持黨性原則,具有看齊意識;就是要求新聞院系不僅能夠進行合乎時代進步的技能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的教學科研工作中,自覺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培養出讓黨和人民放心、為社會所需要的優秀新聞人才;就是要堅持黨所要求的正確辦學方向,始終堅持與國家發展目標相一致的思想基礎。應該說,這是黨的全局工作對今天新聞傳播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擔負時代重任的新聞院系生存發展的價值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