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的“四眾”創新模式展現出強勁動力、巨大潛能。準確把握、有效利用“四眾”模式,造就創業創新大勢,有助于推進新一輪全面振興中的“遼寧號”乘風破浪、奮勇前行。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全面推進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如何理解“雙創”與“四眾”的關系成為理解“四眾”戰略意義的前提。總體而言,“四眾”是“雙創”的支撐平臺,是具體化的創新模式,其戰略意義在于“四個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匯聚眾人智慧搞創新,避免單一智慧的局限。眾創有利于把真正有想法、有創業創新精神的人匯聚起來,將我省的人力資源優勢迅速轉化為人力資本優勢。二是有利于匯聚眾多生產與服務力量搞創新,避免單一外包方的局限。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更大范圍、面向更廣群體、面向不確定群體的外包,最大限度利用大眾力量,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滿足生產及生活服務需求。尤其是在我省有優勢的制造領域,可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創新資源,提高生產效率,助推“中國制造2025”,也有利于增加就業。三是有利于集結多種扶助主體搞創新,避免僅靠政府單一政策支持的局限。眾扶平臺通過政府和公益機構支持、企業幫扶援助、個人互助互扶等多種途徑,多方機構共助新創企業和創業者成長,構建創業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態。政府、市場與社會的有效對接,共扶創新,有助于提升服務能力,釋放改革紅利。四是有利于籌集多方資金搞創新,避免單一資金來源的局限。通過互聯網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可有效緩解融資難問題,分散投資風險。眾籌這種全新的金融中介,既可以把潛在投資者吸引過來,也有助于探索一條眾人創富之路,實現人人受益的包容性增長。
“四眾”的具體運作方式不一而足,但仍然有一定的特點。眾創,關鍵在于搭建平臺和載體,可以是實體的,也可以是虛擬的,可以是完全開放的,也可以是企業內部設立的,把懷揣創業創新夢想的人聚集起來。通過創業創新服務平臺聚集全社會創新資源,大幅降低創業創新成本,使每一個具有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都可參與創新。眾包,利用網絡將特定任務分包給不特定社會大眾的服務對接平臺,通過大規模社會化協同的方式完成特定任務。其出發點在于專注核心業務,而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并以分散式方式競爭性完成。有能力的大中型制造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眾包平臺,聚集跨區域標準化產能,滿足大規模標準化產品訂單的制造需求。眾扶,旨在激發政府、產業、公眾、社會組織等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共同扶助創新。眾籌,必須是小額、大眾、普惠的,必須通過第三方平臺。脫離第三方監管而自發交易不叫眾籌。近些年,我國眾籌行業呈爆發式增長,主要有實物眾籌、股權眾籌和網絡借貸三種模式。隨著金融監管的加強,眾籌將成為今后大眾創業融資的主流渠道。
“四眾”在遼寧的發展盡管有一定基礎,但尚未形成燎原之勢。當前,迫切需要盡快認識“四眾”、服務“四眾”、引導“四眾”。為此,需要秉持新理念,構建新格局,實現新突破。秉持新理念,就是要秉承“堅持市場主導、包容創業創新、公平有序發展、優化治理方式、深化開放合作”的基本理念。依據新理念引導“四眾”這樣的新事物,側重市場而非側重政府,側重治理而非側重管理。新理念要求我們要以更包容的態度、更積極的政策營造“四眾”發展的寬松環境,公平進入、公平競爭、公平監管。構建新格局,就是要推動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傳統與新興相結合、引導與規范相結合、“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既要用好當前“四眾”形式的穩健優勢,又要積極探索“四眾”的新平臺、新形式、新應用。既要鼓勵發展“四眾”,又要規范與監管,放管結合,守住底線。在引進來與走出去中,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面向國際市場拓展服務領域。既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創新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政府機構關鍵是優化提升公共服務,為“四眾”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通過打造“四眾”平臺,消除供給與需求的空間距離和時間隔閡,深度優化資源配置,大幅降低創新成本,打破傳統的創新模式和路徑,開辟創新驅動發展的新空間。我省的沈陽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等,可以率先探索、率先垂范。實際上,引導“四眾”、加快廣泛應用,可以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發展“四眾”,既要積極而為,也要未雨綢繆,防范和化解潛在風險。第一要化解知識產權風險。眾創,參與主體的創意可能被其他參與者獲取并用于謀取私利;某一公司尋求外部智力支撐,很可能泄露自己的核心知識產權。這需要加大網絡知識產權執法力度,促進在線創意、研發成果申請知識產權保護,切實維護創業創新者權益。第二要化解信用風險。目前,征信體系尚未完善,“四眾”平臺在用戶甄別、需求匹配等方面存在風險。要引導“四眾”平臺企業建立實名認證制度和信用評價機制,健全相關主體信用記錄,鼓勵發展第三方信用評價服務,建立“四眾”平臺企業的信用評價機制。第三要處置不當競爭風險。要完善行業糾紛協調和解決機制,鼓勵第三方以及用戶參與平臺治理。構建在線爭議解決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提升平臺治理能力,實現行業自律。第四要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眾籌,作為金融工具本身存在風險。因此,必須引入嚴格的資金管理體系和風險防范手段,強化第三方資金托管,始終把參與者的資金安全放在首位。此外,要注意防范網絡安全風險,及時發現和有效應對各類網絡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