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偉
(作者單位:太原交通廣播)
關于廣播廣告創意制作技巧的探討
武 偉
(作者單位:太原交通廣播)
廣播作為三大傳統媒體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也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廣播聽眾數量龐大,而廣播廣告是保持廣播長久發展的重要經濟來源,如何在眾多形式的媒體廣告中保持市場份額,達到宣傳效果要求,是當前廣播廣告必須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廣播廣告的發展形式出發,總結廣播廣告創意制作的具體對策,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廣播;廣告;創意;制作;技巧
在傳統三大媒體中,廣播有其獨特的傳播特點,其主要以聽覺作為傳播途徑,使其與聽眾交流性更強,但僅以聽覺傳播也使其傳播的信息很難被聽眾記住,導致傳播效果有所欠缺。因此,加強廣播廣告的創意制作,使廣播廣告更有新意,是保證廣播廣告傳播效果的關鍵。
1.1 廣播廣告發展的優勢
廣播主要依靠電波進行傳播,其傳播速度很快。與傳統紙媒相比,廣播制作周期相對較短,可以及時傳播;與電視相比,電波信號在我國覆蓋范圍較廣,其信號傳播過程受地理因素影響較小,傳播效果優于電視。廣播主要依靠聽覺傳播,因此,對其聽眾的接受能力要求相對于電視而言較低,這也使廣播不具有特定年齡段聽眾定位,加之內容較為通俗易懂,幾乎所有年齡段聽眾群都能接收廣播信息。與傳統紙媒相比,廣播采取全天候不間斷播出,內容更豐富,收聽時間更長;與電視相比,其收聽終端較多,不受地點限制,聽眾能隨時隨地進行收聽,進而使廣播廣告傳播效率更高。
1.2 廣播廣告發展的局限性
廣播廣告雖具有諸多傳播優勢,但其發展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如在傳播形式上,其只靠聲音傳播,聽眾只能靠想象虛構事物,缺乏視覺效果。聽眾對事物感知能力有限,難以在聽到商品信息后,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使許多商家對廣播廣告的傳播效果持有懷疑態度。此外,廣播聽眾群體流動性較大,聽眾群體較為分散,許多聽眾收聽廣播節目時,常在進行其他活動,導致收聽效率不高。
2.1 注重語言表意效果
進行廣告創作時,好的文案創作不僅能清晰表達廣告的主題,還能給受眾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設計廣播廣告時,首先需要設計出優質的廣告文案,使聽眾在聽到廣播廣告時,能在第一遍收聽中,領會廣告表達的含義。創作廣播廣告文案時,需充分了解廣告的宣傳目的、宣傳主體對象、產品性質等,并結合廣播傳播的特點,創作出生動、活潑、極富感染力、通俗易懂的廣播廣告文案。如在全國廣播廣告中獲得一等獎的《紅星二鍋頭》廣告,其文本內容以購買者和經銷商的對話形式展開,為聽眾創設了語言環境,促進聽眾發揮想象,進入創作者設下的情景中,跟隨創作者的思路思考問題。在對話中,出現五次“紅心”,加強了聽眾的聽覺記憶力,文案結尾以“老百姓喝出來的名牌”為畫外音,既突出了該品牌的廣告語,也使其大眾形象更加鮮明,與聽眾之間距離拉近,生動簡潔,傳播效果顯著。
2.2 注重音響效果
音響效果是為聽眾增加聯想空間,創造現場感的重要工具。在廣播廣告創作中,使用音響輔助能使文案創設的環境更加真實,使廣告環境更加生動、形象,使聽眾跟隨廣告環境,提高廣告傳播效果,加深聽眾印象。因此,在廣播廣告創意制作過程中,相關創作人員需要加強對音響的運用,通過各種音響的運用,引導聽眾思考、想象、發揮音響的保真效果,吸引聽眾。例如:在一則農用車的廣播廣告中,創作者從農用車本身性質出發,收集農用車的剎車聲、引擎聲,開動聲等,將這些聲音作為音響,從而使聽眾聽到這則廣告時,不僅能在文案中了解該農用車的性能,還能在聲音的引導下想象出農用車的實際操作狀況,從而促進聽眾產生興趣。
2.3 注意音樂表情效果
音樂是人類情感表達的重要工具,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劑。在廣播廣告創意制作中,創作人員也需要加強對音樂的運用,利用音樂烘托氣氛表達創作者的情感,并彌補文字創作的不足,促進廣告主題的深化。例如:在一則交通公益廣告中,作者先以各種與酒相關的詩句,向聽眾傳達聚眾飲酒時的情景,以古箏名曲《海青拿鶴》作為廣告創作音樂背景。該音樂主要描繪捉鶴時搏斗場景,情節跌宕起伏,鏗鏘有力。音樂與詩句結合,使聽眾對創設情景想象空間更大,當嘈雜聲被撞車聲代替后,音樂戛然而止。使聽眾產生心靈震撼,更能提升對酒后駕駛危害的認識。
廣播廣告是一種聲音傳播藝術,廣播廣告在當前各種媒體廣告的沖擊下,需不斷增強廣告創意制作效果,以生動的語言,逼真的音響及優美的音樂表達,烘托氣氛,向聽眾展示廣告的主旨,提高聽眾興趣,從而滿足商家需求,促進廣播的長久運作。
[1]張曉偉.淺析廣播廣告的創意和制作[J].今日湖北旬刊,2013(9).
[2]覃繼紅,寧黎黎.融媒體時代廣播廣告的創新發展[J].中國廣播,2014(9).
[3]李曉東.聽覺起點的創意生發與聲音本源的藝術表達——公益廣告《海豚的世界》創作談[J].中國廣播,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