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麗
(作者單位:寧夏廣播電視臺)
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分析
梁 麗
(作者單位:寧夏廣播電視臺)
針對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進行分析,提出了當下新聞內容編輯過程中,存在的一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報道內容相對單一,報道形式過于單調,新聞內容缺乏創新性。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新聞內容對觀眾缺乏吸引力,從而給新聞事業的發展帶來一定阻礙。結合這些問題,總結并闡述了提升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的策略,其內容包括: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不斷積累素材,豐富知識儲量,改進編排手法,吸引讀者興趣,大量積累新聞素材,創新新聞思維模式等,希望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分析,為我國今后的新聞編輯工作提供一定幫助。
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編輯能力
當今,新型媒體不斷涌現,這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基于此,在日常工作中,傳統媒體新聞工作者務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編輯能力,同時對舊有的思想進行適當的轉變,學會對編輯的內容進行科學創新,站在受眾群體的角度進行新聞內容的編輯。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新聞的競爭力,從而獲得受眾群體的關注。
1.1 報道內容相對單一
當前,分析新聞編輯的現狀發現,在新聞報道過程中,存在內容過于單一的這一問題,著已經是影響新聞質量的重要問題。一些新聞編輯撰寫的新聞內容不夠充實,缺乏一定的綜合性和創新性。對新聞節目而言,觀眾對新聞的基本內容已經有所掌握,對新聞內容不是十分喜愛,導致新聞內容對觀眾缺乏吸引力。新聞內容過于單一,導致受眾的口味不能得到充分滿足,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編輯能力有限。
1.2 報道形式過于單調
當下,各行各業均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創新,新聞行業也是一樣。但受眾多因素的影響,導致一些新聞媒體中對新聞進行報道時,依然沿用傳統的形式和風格。觀眾已經十分熟悉這種報道形式和風格,且已產生了審美疲勞。新聞內容的吸引力與編輯的能力直接聯系。如果新聞內容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且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新聞關注者就會大量流失。在編輯過程中,新聞編輯流程過于老舊,導致新聞節目質量每況愈下,對新聞事業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1.3 新聞內容缺乏創新性
當今,雖然我國新聞節目不斷增多,但新聞內容卻千篇一律。一些電視臺直接照搬其他電視臺的節目內容,致使新聞節內容跟風現象愈演愈烈,這種現象十分不利于新聞內容的創新性。當對于觀看過的新聞內容,觀眾自然不愿二次觀看。新聞節目與其他節目不同,對內容新穎性方面的要求較高,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新聞中的“新”。
新聞編輯的能力直接影響新聞事業的未來發展,要想提高新聞質量,還需要從下面幾點入手。
2.1 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編輯的認知能力直接影響其的對事物的判斷力,這一因素對新聞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新聞編輯具有較強的敏感性,便會在眾多事項中發現事情的真相,并對這一事項進行及時報道,使新聞報道可以在時間上搶占先機。挖掘新聞時,如果編輯缺乏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就會導致新聞報道在很多方面均缺乏競爭優勢。因此,要想使新聞的編輯能力有所提高,就需要增強編輯明辨是非的能力。作為新聞編輯,應當堅持學習黨的基本方針和政策,充分了解社會發展方向,提高新聞敏感度。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新聞編輯應積極提高自身的知識文化水平和理論水平等,提高其對事物的判別能力。此外,新聞編輯應當時刻關注周圍發生的新變化,把握當事物發展的新動向,提高自身的編輯能力。
2.2 不斷積累素材,豐富知識儲量
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新聞編輯應不斷深入群眾,從中找出真實素材,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量,從而得心應手地進行工作。此外,新聞編輯者要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使自身的思維和靈感更加活躍。在新聞行業中,雖然新聞編輯者不必要成為某一個專業領域的專家,但新聞編輯應當盡可能多地對自己工作過程中涉及的領域多加了解,開拓自身的知識面,努力向著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新聞編輯在日常生活中要對當下的政治和經濟實際情況有足夠的了解,與此同時,對當下社會風俗和文化有充分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在編輯不同新聞內容的過程中,輕車熟路,及時找出創新點,編輯出吸引讀者的內容。
2.3 改進編排手法,吸引讀者興趣
新聞編輯在日常工作中,不僅要對新聞內容進行編輯,還要對新聞版面進行編排。因此,新聞編輯在對新聞內容進行傳達的過程中,需要設計新聞版面。
在對新聞版面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藝術創意的手段進一步強化文字內容,利用藝術手段對文字進行適當的襯托,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讀者的閱讀體驗[1]。如果新聞版面設計的科學合理,便會賦予報紙一種獨具特色的風格,從而使讀者的閱讀興趣被吸引。因此,編輯能夠對新聞版面進行科學設計,可以起到強有力的吸引讀者的作用。
對編排手法進行科學改進,新聞編輯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還應當大力加強自身的版面意識,從而賦予新聞新的活力,使新聞內容更具立體感。讓讀者在充分了解新聞信息的同時,享受其中的內容。此外,新聞編輯對版面進行獲取的過程中,還應當重視版面是否具有整體性,文章和文章之間是否具備一定的關聯[2]。
2.4 大量積累新聞素材
為了使新聞更具創新性,對新聞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新聞編輯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具有足夠的洞察力,以及正確的政治觀和價值觀,可以從多重視角對新聞事件進行認真審視。對某一新聞進行編輯過程中,可以收集多方面的素材,對日常生活中不同資源和信息進行積極收集,針對新聞的熱點信息,應當具備自己的觀察角度和不同的觀點。對日常生活中各類事件進行長期的積累,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長此以往,新聞編輯的專業能力會逐漸上升,特別是對事物的洞察力洞察力,在編輯新聞內容時,就可以輕易地找到獨特的切入點,融入自己的獨到見解。
2.5 創新新聞思維模式
若想設計出獨具特色的作品,編輯出吸引更多群眾的新聞,就應當從思維的創新方面入手,根據群眾的思維和眼光,創新新聞的思維模式[3]。新聞媒體在進行編輯時,可將事件本身作為基礎條件,并其他方面的元素,使新聞能夠順應現代人審美和價值觀。此外,為了從本質上使新聞得到創新,對新聞進行播報的過程中,可以增加與群眾的互動環節,及時聽取群眾的意見,讓觀眾不必轉臺就能觀看到自己關心的話題,進而滿足觀眾的需求。
作為新聞編輯,對新聞進行編輯的過程中,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和對不同專業知識的理解程度。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編輯方式和新聞版面編排方式;同時,不斷改變自身的思想,從多個角度對新聞內容進行審視,具備自身對事物的獨到見解。
[1]王諾.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與編輯能力的提升措施[J].新聞傳播,2014(15).
[2]陳剛.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分析[J].視聽,2015(10).
[3]李海英.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及其編輯能力分析[J].科技傳播,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