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娜
(作者單位: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
?
探討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與受眾心理的銜接
李怡娜
(作者單位: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
摘 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受眾在傳播中的重要性愈發顯現出來。作為傳播者的節目主持人,如何合理運用自身語言風格以滿足受眾心理需求并提升傳播效果,也成為了目前媒體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與受眾心理的銜接。
關鍵詞: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受眾心理;銜接
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是提升受眾對節目和主持人熟識度的重要因素,受眾更容易接受根據自己喜好的語言風格所選擇的節目,因而,節目主持人需要充分了解受眾心理,根據其心理變化適當調整語言風格,與其心理進行良好的銜接,以使節目為其留下深刻印象。
節目主持人本身具有一定的明星效應,能夠滿足受眾的各種心理需求[1]。如果主持人本身非常有魅力,那么,也會提升節目的影響力,增強傳播效果。語言風格是受眾辨別節目主持人的重要因素,也是主持人傳播實踐效果的判斷依據。一旦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風格受到受眾的喜愛,受眾便會持續關注這位主持人及其主持的節目,并產生一種“慣性收視”。例如喜愛《實話實說》的受眾,大部分都是因為喜歡崔永元的語言風格,他不僅能使受眾感受到愉悅,同時也能引發受眾對某些事件或是現象進行深入思索。而喜歡《魯豫有約》的受眾,大都是喜歡魯豫的語言風格,喜歡魯豫能把一個個故事生動呈現給受眾的講述方式。因此,節目主持人也應掌握好自身語言風格與受眾心理的良好銜接方法,保證受眾心理得到高度滿足,進而提升對主持人和節目的忠誠度。
2.1 圍繞受眾需求實現良好銜接
受眾心理需求是節目開展的指向性目標,節目主持人只有充分了解受眾的心理需求,并以其為中心,塑造自身語言風格,才能實現主持人語言風格與受眾心理的良好銜接,獲得更多受眾的支持。受眾觀看節目時的心理需求,主要包括求知心理、求樂心理、求同心理、求近心理、求新心理等[2]。在欣賞節目的過程中,受眾希望能從節目中獲取一定的知識,以滿足自身探究的欲望,這就使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富含文化氣息。大多受眾觀看節目,主要是為了獲得快樂,因而,主持人語言必須要富有幽默感。情感需求也是現代受眾重要的心理訴求,主持人需要充分運用自身語言風格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提升受眾的認同感。同時,受眾期望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能與主持人之間產生情感共鳴,這就要求主持人的語言風格能將自身人格魅力充分展現出來。另外,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為人們提供了更為便捷的信息獲取途徑,受眾在接收了大量信息后,需要更具創新性的事物來激發自己的興趣,滿足自身好奇心,這也需要節目主持人在塑造自身語言風格時,能夠實現語言風格的個性化,使受眾獲得新奇的感覺,從而吸引更多受眾的關注。
2.2 結合自身條件實現良好銜接
節目主持人應充分利用自身條件。首先,節目主持人應充分利用自身外貌特點,將主持人外貌與其語言風格充分結合,使受眾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感到整個節目是渾然一體的。例如《為您服務》節目的主持人張悅,具有一雙彎彎的笑眼,笑容溫柔,其語言風格也與其外貌一樣,給人以親切溫暖之感,因而其節目十分受歡迎。其次,節目主持人也應結合自身性格,培養自身語言風格。例如《快樂大本營》的主持人謝娜,其自身性格十分活潑,語言風格也幽默風趣,能把握好受眾的同樂心理,因而備受受眾喜愛。
2.3 結合節目主題實現良好銜接
主持人依托節目而存在[3]。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應保證語言風格與節目主題相適應,根據節目的宗旨、定位及節目內容等,適當調整自身語言風格,以實現與受眾心理的良好銜接。例如,在新聞類節目中,主持人的語言風格應能體現出權威性和真實性,在娛樂節目中,主持人的語言風格應帶有幽默的色彩,在歷史政治題材類節目中,主持人的語言風格應能夠展現出成熟穩重的氣質,并蘊含豐富的文化氣息。
主持人是節目與受眾之間溝通的紐帶,其語言風格對受眾心理滿足程度有一定影響。為增加節目的忠誠受眾,節目主持人應結合受眾心理、自身條件以及節目主題,科學調控自身語言風格,以實現與受眾心理的良好銜接,獲得更多受眾的關注和喜愛。
參考文獻:
[1]袁滌非,梁芳芳,主持人語言風格與受眾心理銜接策略[J].湖南社會科學,2014(1).
[2]包麗娜.談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風格[J].才智,2015(22).
[3]鄭寶.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與受眾心理銜接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