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玲
(作者單位:新疆巴里坤縣大河鎮廣播電視站)
?
農村廣播電視“戶戶通”發展現狀及對策
王燕玲
(作者單位:新疆巴里坤縣大河鎮廣播電視站)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廣大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日益提高,“戶戶通”也在農村普及開來。廣播電視“戶戶通”項目顯著提高了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率,同時也豐富了農民群眾的閑暇生活,縮小了城鄉之間的公共文化服務差距。本文以“戶戶通”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廣播電視;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戶戶通
電視的普及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目前,對廣大農民群眾來說,新聞節目是他們最喜愛的節目,不管是國內時事新聞,還是國際大事,人們都看得津津有味。通過電視廣播,足不出戶,就可盡知天下事,這對長期生活在農村的人們來說是大有好處的,可以及時了解外界資訊,避免與社會脫節。現如今,人們往往通過電視觀看新聞,所以,廣播的影響力越來越小,這也就是廣播電臺在農村越來越少的原因。“戶戶通”設備已運行近三年,設備易出故障,高頻頭易壞,還有一些人為因素的影響,如天線位置移動、線路損壞等,導致群眾無法收看電視節目,但是這些故障經過維護,都能正常運行。
2.1 落實國家惠農政策
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惠民政策項目,明確農村各項項目的開發意義,不斷促進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戶戶通”廣播電視項目是實現中國“三個農村”政策的必要條件,此項目的順利實施,有助于傳達政府的法令,宣傳黨的政策,促進國家的和諧與穩定。因此,此項工程贏得了民眾的廣泛支持。
2.2 形成合力,提高施工質量
作為一個社會基礎設施,“戶戶通”廣播電視工程在建設中必須要了解各方面的情況,并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在實際運作中,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這個項目,成立領導小組,挑選具有良好施工技術的精英人員,形成工作小組,在領導的指導下,落實工作中的這些制度。同時,鄉鎮黨委、政府官員和村委會之間要加強溝通,各級領導都要支持和關注“戶戶通”廣播電視工程,從而為建設“戶戶通”項目創造良好的溝通和服務平臺。
2.3 加強基本管理
可與村、組簽訂“戶戶通”項目維護管理責任書,要求各鄉鎮廣播電視工作人員必須按照廣播電視民生項目的覆蓋范圍,通過維護程序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安全保障制度等。定期檢查設備,做好故障維修和設備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傳輸和分發文件、技術設備文件和用戶文件的管理機制,確保細節完整。
2.4 政策支持,金融支持
資本是廣播電視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只有經費投入到位,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工作才能順利展開,建議將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納入國家和縣的計劃體系。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范圍廣,但它是政府有關部門實施農村群眾和惠民政策的具體舉措,所以我們必須保證工程質量,讓人民滿意。
2.5 全自動操作管理
廣播電視“戶戶通”項目完成后,用戶管理的自動操作水平將會普遍提高,這就要求各相關管理部門加大對自動化操作的管理水平。同時,定期培訓行業安全維修技術人員。對基層技術人員,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其應對故障的能力,優化管理和維護流程,提高相關維修工作的工作質量。
2.6加強基本服務,保障“長期通”
無線覆蓋是我國廣播電視提供服務的基本手段,是我國各級政府為人民群眾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明確無線覆蓋的政策,加強“村村通”工程的維護和管理。此時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首先,建立省市、地方政府、縣、鄉四級“村村通”管理維護的體系,將管理納入到縣鄉的電視廣播垂直運營管理體系中。制定科學的“村村通”工程維護和管理制度,確保設備安全并能高效運行。其次,保證專項維護資金的確立。當農村“村村通”工程建設完成后,整體的設備要納入到縣鄉廣播電視部門的固定資產管理,并專門撥款用作專項維護資金。再次,由專人管理和負責工程,同時,加強對“村村通”工程的監督和檢查,構建科學的考核和監督機制,用于激勵設備維護人員。與此同時,各級廣播電視部門要充分利用人才、技術和設備的優勢,舉辦廣播電視及相關的維修班,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最后,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服務意識。“村村通”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內容,因此,要確保農村廣播電視的暢通運行。
農村生活水平一直備受國家關注,隨著經濟的不斷提升,農民群眾對物質和精神的追求也在不斷攀升。對于此,必須要促進“戶戶通”廣播電視的發展,同時,政府還要完善農村各項基礎設施,爭取把更多的人才引入到農村建設中來,不斷縮小城鄉差距,進而提高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楊云君.試論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建與養田.現代電視技術,2015(2).
[2]陳建明.拉薩市廣播電視村村通的建設管理[J].西部廣播電視,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