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雷
(作者單位:博興縣廣播電影電視局)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特點
高 雷
(作者單位:博興縣廣播電影電視局)
21世紀是電子信息時代,新聞行業呈現出了顯著的媒介融合趨勢。該種融合在新聞行業中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發展方向,并對新聞采編行業產生一定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聞采編行業發展。當代新聞采編模式具有時代特點,本文就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采編特點展開分析,為后續新聞采編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參考。
媒介融合;新聞采編;特點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傳統新聞采編工作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傳統新聞采編人員應該盡快改變自己的工作理念,使自身的服務方向及早轉型,進一步拓寬發展空間。現代新聞采編工作對新聞采編工作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基于此,必須針對現代媒介融合現狀,總結新聞采編特點,對新聞采編模式進行深入分析。
1.1 外部環境的變化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信息的接收和傳送方式更多樣化,更便捷高效,但難以有效保證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對新聞采編工作人員而言,受限于各種原因,在新聞采編過程中往往未對新聞的真實性進行準確判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假新聞通過公眾平臺發布出來,誤導社會大眾。由此可見,信息技術的發展雖為新聞傳播提供更加便捷的平臺,但同時也帶來信息真實性和可靠性風險。
1.2 內部環境的變化
當前,各種電子產品出現在人們生活中,多種類信息終端設備為人們提供多種接觸平臺,新聞信息傳播主體已經轉變為社會大眾。但普通社會大眾并未接受專業新聞傳播培訓,其新聞素養及新聞知識結構均存在一定不足,無法準確判斷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新聞在傳播中被迫失真,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在此背景下,新聞采編人員對新聞信息的收集更加困難。
1.3 新聞載體多樣性
傳統新聞傳播媒體介質為報紙、期刊、電視等。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逐漸忽視新聞傳播媒介,獲取信息方式多是計算機終端或手持網絡設備,即新聞載體表現出多樣性。人們獲取新聞的途徑不斷增多,新聞采編工作者信息采集難度隨之增加。
2.1 新聞采編主體發生變化
新聞是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將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通過新聞傳播媒介公開傳播,根據新聞種類的不同表達不同思想,在民眾中形成一定影響力,從而實現不同目的。
一是地區級新聞聯播。主要對大范圍內重大信息進行播報,引導新聞播報范圍內的主流思想,是區域范圍新聞的指向標。
二是民生新聞。民生新聞較為貼近民眾,主要反映與民眾息息相關的民生事件,其主要處理民眾生活中的復雜人際關系的梳理及聯系,內容貼近群眾,是人們可感同身受的。
三是行業新聞。該類新聞是要針對某一行業的信息進行報道。例如,娛樂新聞、體育新聞和經濟新聞。該類新聞的受眾群是同一類人,目的是為專業或有偏好喜愛的人們提供專業信息獲取渠道,豐富新聞類別。
以上不同種類的新聞構成了我國新聞傳播組織架構,不同新聞體系在各自的新聞構架內履行職責,實現信息傳播目的。在傳統新聞采編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大多為新聞專業人員以及專業記者,是傳統新聞信息獲取的主力軍。新聞采編人員針對其所在新聞領域進行信息的采集及編寫。但在新聞行業內,新聞專業人員及專業記者數量較少,采編人員難以全面、詳細地收集新聞信息,一些新聞信息甚至出現以偏概全的錯誤。當前,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人員已經不再局限于新聞專業人員及專業記者,社會各階層人員均可參與其中。新聞來源于生活,作為與新聞生活直接接觸的人員,他們對新聞的感受最為直接、最可靠,可以對現場進行詳盡、準確的描述。由此可見,新聞采編已經由傳統新聞專業人員及專業記者向社會大眾轉變。不僅豐富了新聞信息獲取渠道,而且極大地提高新聞真實性和可靠性。當前,新聞事件發生后,新聞信息便被民眾通過移動通信設備即公眾平臺第一時間上傳至網絡,實現新聞信息的傳播。
2.2 新聞業務操作程序發生了調整
傳統新聞采編均依據一定程序展開,其操作存在一定規范性和流程性。過去,我國新聞采編工作均依靠某一媒介作為唯一依托,在此媒介上進行信息處理及傳播。媒介融背景下,新聞操作程序及規范性均存在一定差別,變原有單一來源為多維來源。當前,新聞業務操作建立在信息化網絡平臺基礎上,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對新聞信息進行處理加工,并通過多維信息平臺實現新聞信息共享。當前,新聞體系多元化不僅拓寬了新聞來源,還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新聞采集渠道。現代新聞采集基于人們對新聞的需求,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建立新時代新聞組織框架,對新聞資源進行多方位、多層次的整合利用,從本質上提升我國新聞質量。
2.3 新聞采編競爭力加強
新聞的本質特性是真實性、時效性、可靠性。若新聞內容較為枯燥,不夠新穎,且缺乏可靠數據支撐,時效性不強,則會失去新聞應有價值,回歸其實質——信息。若新聞同時滿足真實性、時效性、可靠性,則該新聞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新聞媒體在搶占市場時應注意新聞的以上特點。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渠道多元化,信息處理平臺多元化,新聞企業可通過多種平臺獲取處理新聞資源,將其加工成人們喜聞樂見的新聞方式,并發布出來。媒介融合有效地實現了新聞資源共享,在為新聞企業帶來發展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大挑戰。新聞企業若要提高其市場占有率,必須提高新聞真實性、可靠新、時效性,加速信息整合度。
2.4 新聞報道模式具有創新性
新聞報道模式,主要指新聞采集事件范圍及編寫內容。事件范圍越廣泛、內容越新穎,新聞傳播價值就越高越全面;而事件越片面,其價值越低。傳統新聞報道模式中,大多采用線性報道模式。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信息采用橫向及縱向形式展開報道。線性報道模式較為單一,僅對時間進行報道,不涉及前因后果,看待事情角度較為片面。橫向、縱向模式則是對事件進行全面報道,讓受眾全方位地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打開觀眾思維,使觀眾觀看新聞后不出現偏激思想,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簡單來說,我國媒介融合后,新聞報道模式具有一定創新性,要突破傳統新聞報道的局限性,考慮時間橫向和縱向影響,新聞報道具有全景化、全局化報道形式。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和電子技術不斷發展,媒介融合速度不斷加快,在此基礎上,新聞采編呈現出更豐富的形式,并呈現出多層次采編特征。我國新聞企業要利用媒介融合的優勢,進一步推動新聞采編工作的發展。
[1]賈星慧.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采編特點[J].新聞傳播,2016(7).
[2]常躍東.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采編新特點[J].新聞及傳播研究.2015(5).
[3]張文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的新特點解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