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筠
(作者單位:太原廣播電視臺)
大娛樂時代地面頻道娛樂節目如何夾縫求生
陳 筠
(作者單位:太原廣播電視臺)
當前,我國的電視娛樂節目已經進入到大娛樂時代,行業之間的競爭也開始變得更加激烈,各個衛視都在爭搶娛樂市場,這對于地面頻道娛樂節目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挑戰。在資金的投入和節目的時效性方面,與互聯網娛樂節目相比,地面頻道節目投資較少,缺乏優越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大娛樂時代的影響下,地面頻道娛樂節目面臨的生存困境,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不斷加強體質創新,實現對外合作等發展策略。
大娛樂時代;地面頻道;娛樂節目
1.1 平臺和受眾缺乏契合度
娛樂節目的受眾定位通常是年輕人群。通過實際調查,當前,在實際傳播的過程中,娛樂節目的觀眾群體的文化程度大多是初中,由此可見,地面頻道的播出平臺和節目定位不符合受眾的實際情況。當前,相同類型的娛樂節目的數量越來越多,節目形態主要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地面娛樂頻道要想打破這種情況,就要充分考慮觀眾自身的需求,科學地定位節目。
1.2 現象級和互聯網的雙重擠壓
隨著《爸爸去哪兒》的播出,我國開始出現大量的現象級節目,但現象級節目逐漸增加后,地面頻道的承受能力就會減弱。各個衛視開始稀釋有限的收視資源,卻又無法打造出現象級的節目。同時,互聯網娛樂節目開始變得火爆,搶占了傳統電視的廣告市場,如《奇葩說》等節目,門檻比較低,可以非常便捷的進行操作,流程也不會很復雜,在時效性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其內容和風格也十分多元化,觀眾通過網絡和微信公眾號推送等方式就可以收看到,簡單便捷。因此地面娛樂頻道正處于夾縫當中,逐漸擠壓稀釋了原來的廣告資源,觀眾分流也逐漸嚴重。
2.1 加強體制創新
地面頻道娛樂節目主要利用的形式就是周播和日播的形式,周期比較短,具有很大的制作量,需要具備較快的反映,發展方向就是“小而美”。例如,《爸爸去哪兒》這類節目,投資比較大,制作又比較耗時,與這類節目相比,當今的互聯網環境下,地面頻道娛樂節目更加適合的發展模式就是扁平化,打破地面頻道體制的僵局,不斷進行創新,要采用多樣化的原創方案,以收視率為基礎,進行對比和評判,播出一季之后,需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地面頻道需要將團隊進行解散,鼓勵團隊成員進行創新。每個編導都要具備表現的機會,使人員之間可以進行交流,使地面頻道具備很強的發展活力。
2.2 加強合作
地面頻道要想得到全面發展,就需要加強對外部的適應能力,地面頻道要想將節目的影響進行擴大,就需要實行結盟,增加與現象級綜合節目的競爭力量。例如,2015年深圳都市頻道和廣州綜藝頻道結合愛奇藝,三家聯手創辦了真人秀《隱藏的歌手》,在深圳都市頻道和廣州綜藝頻道的黃金時段進行播出,共同分擔成本,大大提升了地面頻道的影響力。此外,可以利用聯合形式,在廣告時段實行打包出售的形式,很多一線品牌的廣告商都特別歡迎這種形式。
2.3 利用互聯網思維
在傳統發展模式的不斷影響下,地面頻道主要重視節目制作,這樣一來,新媒體平臺和一些節目的制作就顯得過于粗糙,這是地面頻道娛樂節目的優勢。地面頻道在生產節目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節目在正式播出之前,在各個媒體平臺進行預熱,在播出的過程中,需要利用互聯網,實現長尾效應,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節目要具有一定的話題性,使節目可以具備很強的生命力。當前地面頻道娛樂節目需要打破傳統發展模式的桎梏,利用品牌化思維和互聯網思維,使客戶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將內部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生產調度中心就是地面頻道,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娛樂節目的制作成本,不斷擴大地面娛樂節目的影響力,促進我國的地面頻道獲得豐富的發展途徑。
通過以上綜合的論述,在當今的大娛樂時代的影響下,對于地面頻道娛樂節目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境進行論述,并提出發展措施,使地面頻道的娛樂節目可以更加吸引觀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絕處逢生,獲得長遠發展。
[1]方少勇.淺談衛視大綜藝節目模式地面化運營實踐——以《暑期我最樂》特別節目為例[J].東南傳播,2015(9).
[2]劉昕怡,汪春萍.淺析新時代下地面頻道娛樂節目求生術——以《娛樂直通車》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5(19).
[3]林光炳.探析新媒體時代省級地面頻道的生存之路——以齊魯頻道為例[J].東南傳播,2015(11).
[4]本刊編輯部.夾縫求生 上海地面電視廣告逆勢上揚 訪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SMG)廣告經營中心主任李逸[J].聲屏世界·廣告人,2014(7).
陳筠(1978-),女,山西太原人,編輯,研究方向: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