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衛民
網絡數字化時代廣播電視技術發展研究
常衛民
(作者單位:喀什電視臺)
近年來,網絡作為一種國家基礎設施進入了千家萬戶,廣播電視網絡數字化時代隨之到來。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廣播電視技術,它是指利用網絡作為傳播途徑和傳輸載體,在視頻錄制后將各種與視頻相關的信息加以整合并以網絡作為平臺播出的媒體形式。本文分析了傳統廣播電視的局限性和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的技術現狀,闡述了網絡數字化電視具有的獨特優勢,展望了網絡數字化電視的發展前景。作為一種新型的媒體形式,網絡數字化電視符合新時代生活的需求,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發展
近年來,我國的國際地位逐漸提升,綜合國力逐年增強,這為科研、技術的萌生和發展提供了溫床。目前,多數發達國家和地區由于信息化程度較高,廣播電視技術已經實現了數字化的普及。隨著我國網絡設施的逐步完善,廣播電視領域的各項技術也正在飛速進步,我國的衛星通信也為廣播電視的網絡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廣播電視已經進入了數字化、網絡化時代,逐漸實現了傳統衛星和有線電視無法實現的功能,彌補了衛星電視和網絡電視的技術空白。因此,本文研究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現狀和網絡數字化電視的優勢具有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廣播電視技術,它是指利用網絡作為傳播途徑和傳輸載體,在視頻錄制后將各種與視頻相關的信息加以整合,并以網絡作為平臺播出的媒體形式,這種媒體形式逐漸受到廣大觀眾的接受和喜愛。網絡數字化技術從原理上改變了傳統電視的數據傳輸形式,原有的時間軸取樣和廣播電視信號模擬的時代即將過去,開始進入了數字化時代。數字信號具有較多的優點,其保真性好,能夠抵抗較強的干擾,最大程度地還原了原有圖像的質量,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系統的運行更加穩定高效。網絡數字化技術極大地豐富了媒體的種類與傳輸速度,使新聞等時效性媒體高質量高效率地被還原,經濟成本上,觀眾并沒有承受較原有廣播電視高的負擔,反而成本更加低廉。
第一,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在編輯流程方面進行了優化,在進行編輯時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的上傳與下載功能,對視頻等媒體信息進行保存,而后利用編輯系統對媒體進行系統且細致地整合。在編輯的過程中可對媒體內容進行拆分,分工完成分區的媒體內容,不僅可以增加媒體編輯人員的靈活性,還能保證高效地完成廣播電視視頻任務。與此同時,網絡的發展帶動了廣播電視技術的進步,資源共享成為了可能,編輯制作的流程被大大精簡,制作效率顯著提高。
第二,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與信息技術協同發展,廣播電視媒體處理方式發生了巨大轉變,由模擬化信號轉變為數字化信號模式,網絡信息技術尤其是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硬件的更新換代,也對廣播電視媒體的視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信號傳輸受周邊磁場等外界干擾較小,因此穩定性強,迎合了廣大觀眾的畫面質量與自由度需求。
第三,網絡技術的全球化進行已經逐步深入,使網絡技術與網絡平臺融入生活的各個角落,人們在很多方面已經離不開網絡,如學習、辦公、電視直播等。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作為一種新興的網絡傳播平臺在科教、文化、經濟、農業及軍事等方面正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科教方面,各種網絡課堂方便了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文化方面,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正積極地影響著社會的意識形態;經濟方面,人們可以實時掌握經濟動向;農業方面,各種新型的農業技術以及各地農業合作社的信息可以廣泛地傳播;軍事方面,人們可以第一時間獲取周邊安全以及國際形勢。因此,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作為一種傳播平臺正在敏感地、積極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在網絡數字化時代,人們觀看節目的途徑將會產生新的特點:首先,觀看途徑的多樣化,可以在有線電視、無線電視、衛星接收及IPTV等中選擇其一;其次,人們擁有自主選擇權,廣播電視將不僅僅是單向推送,它會發展成雙向互動,觀眾將會通過實時觀看、點播觀看、復制等各種途徑自由選擇喜愛的節目;最后,想要隨時隨地收看節目已經不再是夢想,現在伴隨性收看成為新的屬性和新的特點,觀眾收看電視將不再受地點的局限,可以在手機、電腦、電梯電視、公交車以及戶外大屏幕上不受制約地收看電視節目。
信息時代的到來為網絡數字化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廣播電視進入了網絡數字化時代,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因此,在國家高速發展的今天,切實研究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才能順應時代的潮流,滿足廣大觀眾的需求。
常衛民(1972-),男,湖北棗陽人,本科,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廣播電視技術。
[1]閆其政.網絡數字化時代的廣播電視技術發展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