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潔
(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
探析近十年國產青春勵志劇的傳播策略
金玉潔
(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摘 要:近十年來,國產青春勵志劇為人們所熟知并接受,與以往的偶像劇相比,這一劇種在表象之上增添了精神內涵,將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得恰到好處,對主題選擇有了更準確和細致的把握,歸根結底這與其正確的傳播策略密不可分。本文以趙寶剛導演的青春三部曲為例,從受眾定位明確、貼近現實、新媒體時代以及青春勵志劇的前景這四方面,探究近十年來國產青春勵志劇的傳播策略。
關鍵詞:青春勵志劇;國產;傳播策略
1.1 目標受眾定位明確
大眾傳播產品生產者應充分考慮受眾的需求,尋找文化產品與受眾之間關系互動的途徑,并且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滿足受眾的心理需求,以此制定正確的傳播策略。國產青春勵志劇在傳播過程中,明確了目標受眾定位,準確將心理訴求鎖定到目標受眾身上,從而達到傳播效果最大化。以《奮斗》為例,全劇講述了80后一代的生活歷程,局限在幾個年輕人創業的艱辛歷程,80后的典型語言特征,獨特的人物形象,社會價值觀的體現,賦予光亮鮮明的例子,真實地體現出80后一代鮮明的個性,是80后必看的電視劇。以受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激發年輕人的觀看熱情。80后的語言特征在劇中詮釋得很到位,還原了當下年輕人的情感表達方式,劇中主要活動場所也是年輕人熟悉的,所展現的每個故事情節都會讓80后觀眾感同身受。
1.2 向受眾傳播“青春”
青春勵志劇主題鮮明,對于“青春”的把握與傳播,使受眾直觀了解劇中賦予青春的含義,從而了解導演所要闡述的意圖。在《我的青春誰做主》中,自由的心態體現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長輩與晚輩的溝通與“戰爭”。劇中的霹靂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從小都在按照父母規劃好的道路發展,后又被送到國外深造,但霹靂想要的生活卻不是這樣,于是她偷偷回國,與朋友一起開了一家餐館。俗話說“紙包不住火”,霹靂的事被父母知道,由此引發了長輩與晚輩之間的戰爭。當然,結果是好的,霹靂堅持了自己的道路。其次是對于愛情的堅守。乖乖女趙青楚,一直是長輩稱贊的對象,在愛情的選擇上,卻是堅持要嫁給周晉。面對長輩的強烈反對,依舊堅持自己,守護屬于自己的愛情。第三,是對于理想的追求。平凡人物方宇,在經歷了打工、被抓后,還是堅守著自己的理想,并通過不懈的努力,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汽修店。這三種自由心態的體現,歸根結底就是青春的體現,是導演在向受眾傳播對于青春的詮釋。
1.3 青春與勵志的結合
青春勵志劇的另一個主題“勵志”,不只是劇中人物的勵志,更重要的是,將這種勵志精神通過電視劇向受眾傳播,從而形成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較之前兩部劇作,青春三部曲的尾聲《北京青年》,將青春與勵志之間的關系結合得很完美,賦予了“80后”“90后”年輕人對于現實生活及其所處時代的種種思考。這部劇的目標受眾覆蓋了兩類人。一類是如今所說的“富二代”“官二代”,他們從小家境優越、有求必應,但也正是這些優越條件,讓他們迷失了自我,從未感受過奮斗的滋味,就不會懂得通過自己努力獲得成功的喜悅感,他們所擁有的,跟他們未來想要的是不一樣的;另一類人,通過自己的奮斗獲得成功,回首曾走過的道路,引發心中無限感慨。《北京青年》中的何家四兄弟,他們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放棄了安逸的生活,在他們的青春道路上,依然做出了選擇。在路上,他們品嘗了酸甜苦辣,看盡了人生百態,收獲了事業和感情,也為他們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們重走青春的勇氣和充滿勵志的經歷,為受眾,尤其是年輕受眾,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2.1 貼近社會現實
一部電視劇的盛行,必定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一個時代的道德標準、價值觀念及人們的生活態度和方式。我國的青春勵志劇結合當下年輕人的收視心理和觀賞水平,著眼于當代中國社會特別是中國青年一代的真實生活,把著眼點聚焦在人物命運上,圍繞當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刻畫人物在時代背景下的思想與所作所為。
以《奮斗》為例,這部劇給出了自己獨特的對于“青春”的定義,它向我們傳達,青春的價值在于明確奮斗目標,在于努力實現自我價值。尤其對于80后而言,更是找到了心靈上的契合。《奮斗》中的主人公們遇到了各種挫折及困難,但他們仍然保持一顆積極向上、勇于奮斗的心,那些機智有趣、樂觀向上的臺詞讓我們深刻感受到80后的蓬勃朝氣。
2.2 情節設置現實化
《奮斗》表現的是80后青年的思想和生活狀態,如失業、創業、閃婚、離婚以及女性對于事業和自我的注重等,非常真實而富有生活氣息,他們的情感和追求也就特別能引起觀眾共鳴。《我的青春誰做主》在此方面與《奮斗》相
比,更加透徹真實。這部劇就是普通人的青春,有朝氣,但也看得見生老病死,看得到消極現實,看得見人間煙火,更加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相貼近。
3.1 網絡的特性更適合播出電視劇
作為新興媒體,網絡與傳統媒體電視相比,具備很多優點,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電視傳播固有的缺陷。首先是相較于電視不易保存的缺點,網絡易于保存,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下載相關視頻,便于以后觀看;其次是網絡視頻是非線性的點播方式,受眾可在網上自行選擇喜歡的電視劇,而不用等到固定時間再觀看,同時,用網絡觀看電視劇,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廣告;第三,針對網上觀眾的主要群體,互聯網提供了一個流行文化的擴散以及流行文化人群聚合的絕佳平臺。利用這一平臺,可以使電視劇創造出的流行文化和娛樂熱點迅速傳播。
3.2 借助網絡傳播的策略
電視劇借助網絡進行傳播,成為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策略。在常見的視頻網站首頁,都會出現成品銷售和預先銷售,也就是最新或即將播出的電視劇介紹,觀眾可進行點播或提前觀看預告,例如,電視劇《奮斗》在播出前,就登陸了優酷、土豆等視頻網站,并且積聚了良好的口碑,在播出后,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
國產青春勵志劇應在今后的發展中,努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在特定的社會大背景下,真實反映青年人的勵志故事,而不是為了跌宕起伏的情節、悲慘凄婉的愛情而去構建故事,制造無數的巧合來制造大團圓結局,這種過度的美化和粉飾,將導致電視劇與現實脫節,成為過眼云煙,不能引發社會的思考。因此,青春勵志劇的劇情安排應建立在強烈的情緒和深厚感情的理性思考上,在描述現實生活的同時,揭示其中蘊含的深刻人生哲理,給予青年正面引導,對青年一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觀眾在欣賞藝術作品時其實是在與創作者進行心靈溝通,并從這種溝通中使自己的靈魂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1]周敏.從“愛情”到“生存”的青春題材劇[J].南方電視學刊,2010(4).
[2]網易娛樂.我的青春誰做主將播陸毅要為“女兒”做主[N].網易娛樂,2009-4-10.
[3]聶伯葵.電視劇網絡營銷研究[J].當代電視,2013(2).
作者簡介:金玉潔(1990-),女,山東日照人,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