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思
(作者單位:河源廣播電視臺)
?
全媒體語境下電視編輯的角色轉型和功能拓展
陳思思
(作者單位:河源廣播電視臺)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加快了信息傳遞速度;改變了信息傳遞形式;豐富了觀眾視野。這些都得益于“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伴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的電視編輯也在悄然地發生著角色轉變和功能拓展。
關鍵詞:全媒體語境;電視編輯;角色轉型;功能拓展
全媒體是指,可以將光、電、文、圖、聲融合在一起,通過文字、廣播、網絡、電視等傳播手段傳遞信息的方式,也是媒體人向觀眾傳播信息的一種手段。當所有的信息傳播以這一方式運作時,便進入了全媒體時代。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電視編輯工作已無法滿足現階段需求,需要在原有電視編輯基礎上不斷向外拓展,如編輯平臺已由傳統電視拓展至手機、電腦。
1.1 電視編輯角色的全能性
編輯一詞有兩種解釋,一是工作類別,二是職業身份,即對作品進行修改,或是對作品進行修改的人,所以電視編輯的本意是指對拍攝材料進行剪輯制作的人。然而,在現今的電視行業中,電視編輯的職責不僅僅包括后期剪輯、合成這兩項,還要顧及到電視節目的構思、選題、采訪等環節,在整個電視節目中貫穿始終。尤其是在電視節目創作環節,記者和編輯的工作內容是難以區分開的,甚至有時編輯要擔當記者的角色進行采訪,因為創作者的判斷至關重要。在采訪拍攝結束后,編輯要剪輯、整合零散的前期素材,建立完整的節目形態,設定節目的中心思想。因此,從全媒體語境下進行考量,電視編輯在整個電視內容運營中無疑承擔著全能型角色[1]。
1.2 電視編輯概念的全新性
編輯理念使電視編輯在工作中必須具備一定主導意識,這與電視編輯自身的素養有關,也與電視編輯的意識形態有一定聯系。電視編輯的理念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時代進步不斷變化和更新的。電視編輯理念的變化也是環境變化的一個縮影,引導著電視人不斷創新。面對激烈的競爭,電視編輯需要找到一個正確“定位”,這個定位包括節目內容定位和觀眾對節目期望的定位。這就需要編輯在取材上不拘一格,在制作上以人為本,在內容上做到分眾化、小眾化。如在做《舌尖上的中國》時,編輯所要表達的不單單是事物本身的美味,還要有歷史味道,人情味道,故鄉味道,記憶味道。這樣便可深入觀眾內心,并且為美食愛好者開拓視野,同時也讓外國人了解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2.1 編輯內容的拓展
編輯內容主要指電視節目、欄目、頻道以及媒體這四項。電視編輯的工作內容,是由電視節目逐漸轉換成欄目和頻道后,最終蛻變成為媒體的。在編輯內容轉變的同時,編輯平臺也由最初的電視拓展至現在的手機、電腦?,F今,在全媒體語境下,全媒體編輯成為電視編輯的主要工作[2]。這就要求不斷拓展電視編輯功能,如可以巧妙地結合新媒體內容,像網絡調查、微信微博等,電視編輯加以改造后,也能成為電視媒體使用的新內容。
2.2 編輯平臺的拓展
隨著科技的進步,只能通過電視機看電視的時代已經遠去,現在人們可以通過電腦、手機、電視機收看電視節目。可見,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視編輯的工作平臺也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而不斷拓展,平臺雖然拓寬了,但需要認識到,不同的工作平臺對電視編輯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手機電視,因為手機屏幕較小,所以需要手機電視節目清晰度要高、特寫鏡頭要多[3]。編輯手法上,需要更多短小精煉的內容迎合快節奏的生活。
2.3 編輯話語的拓展
節目中編輯的話語對編輯對象、節目效果、編輯工作人員都存在著巨大影響,編輯話語是電視編輯通過一系列的剪輯后,在電視節目中呈現給觀眾的一種表達節目中心思想的語言。傳統的節目中多數為科教類、新聞類等,現在又多增加一類“娛樂”,相對其他類的節目來說娛樂類編輯更加困難,隨著觀眾品味的提升,編輯需要花費更多心思去找出或者制造亮點,如時下較火的真人秀節目,編輯人員需要從大量的拍攝素材中選取最適合的橋段,配上背景音樂、字幕、圖片,最后再將全部剪輯后的內容有序整合在一起,實際上就是一個選擇和整合編輯話語的過程,意味著電視編輯是媒介傳播的“把關人”。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電視編輯的工作范圍也在逐漸拓展,電視編輯工作主責已不再局限于對節目素材的剪輯,而是涵蓋了電視生產的全過程。由此可見,在電視行業中,想獲得更大提升與回報,就必須從當前語境出發,轉變電視編輯的角色和功能。
參考文獻:
[1]石長順,唐曉丹.全媒體語境下電視編輯的角色轉型與功能拓展[J].中國編輯,2009(3).
[2]蔣金.全媒體語境下電視編輯的角色轉型與功能拓展[J].西部廣播電視,2014(11).
[3]王暉.基于全媒體語境下電視編輯的角色轉型[J].才智,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