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龍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廣播電視臺)
?
現場錄播節目中的技術分析
程龍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廣播電視臺)
摘 要:電視臺現場錄播節目中技術的使用關系到節目質量的優劣,因此,需要對各項技術進行細致分析,并且解決好各個階段的主要問題。基于此,本文對縣市級電視臺現場錄播節目中的技術進行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電視臺;現場錄播;技術;分析
電視臺節目的錄制現場中,技術占了很大比重,各項技術的使用也關乎到節目質量,因此,對架機、調試以及拍攝等進行分析,有利于優化電視節目的現場錄制。以下是關于對電視臺現場錄播節目的各項技術分析。
在電視臺現場錄播節目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準備工作。準備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幾個步驟進行分析和研究。
第一,任務下達。很多節目都會有主辦單位,一般情況下,主辦單位在節目演出開始以前需要提前大約7天左右時間和電視臺進行聯絡,并且在溝通中也提出相關要求。例如,燈光的使用、背景的設置以及舞臺音響等方面的有效協調,電視臺往往只是負責進行節目錄像[1]。
第二,在節目開始的前一天要進行一場或多場彩排。在彩排過程中,技術部門需要確定電源的位置,檢查是否和燈光之間產生干擾或矛盾。主控位置的選擇,應以方便每個機位為主要原則,并且走線也要更加方便,遠離各種音響和設備,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出現通話方面的干擾。機位的架設更要考慮到與觀眾之間的關系,不能影響觀眾收看,還不能受觀眾影響。印象設備要有調音設置,這樣有利于各種聲音之間的連接,并且燈光的強弱也需要在攝像機標準下進行調試,整個過程都要有主辦單位參與,若有不妥善的地方便于及時改正。
第三,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后,在臺中進行設備和工具清點,或者對設備進行調試,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保證節目錄播有序進行,以免因為設備問題發生各種錯誤,另外,還要注意小心裝卸各項設備,以免多芯電纜接頭碰撞發生故障。
2.1 設備的組裝和架設
在節目錄播過程中,要使用至少3臺攝像機,這些攝像機需要有較高靈敏度,這是因為不同的文藝節目有不同的效果需求,例如,較為文藝的節目就需要有暗場的效果。常用的攝像機型號是DXC-537 或DXC-637,這些都是專業級別的攝像機。在使用這些攝像機的情況下,圖像傳輸會有更高的清晰度,并且信噪比也會在六十分貝以上。附件分別是托板、手柄和腳輪。若是以上述攝像機為例,攝像機位置布置一般按照123號從左到右設置,如果需要游動機存在,那么就被編制成4號。一般編號并沒有固定程序,而是以導播的習慣為基準進行設置。在中間位置上的攝像機,能夠囊括整個舞臺的畫面,那么位置選擇就尤為重要,可以放在整個舞臺中心線的靠后位置上,兩側的攝像機也要在中間機器的全景畫面以外。兩側的機器需要更加靠近舞臺部分,這樣在對演出區域中的人員能夠實行特寫功能[2]。
2.2 視器
在錄播系統中,監視器的作用不僅僅是在監視畫面的圖像質量方面產生作用,還需要對場地信號進行檢測和檢查,這樣能夠有更好地定性和定量效果,以此最有效地反應每個環節設備的主要狀態,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在節目錄播中,監視器使用應比較精密,或者在中檔制作中完成監視器使用。在這種情況下,清晰度可能會在400以上,這樣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應節目的圖像,并且真實反應節目效果。在接口位置處,需要有多種路線的復合性電視信號輸入,監視器隨時保持對電視信號的檢測。
2.3 調機
調機是電視節目錄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步驟,調機需要在一定步驟的指導下進行,以下是對調機步驟的詳細闡述。
第一,在機器設備通電以后,攝像工作人員需要拉攏鏡頭,然后靈活檢驗鏡頭處的控制器以及三腳架等。另外,需要檢查的項目主要是鏡頭的光圈是否處于打開狀態中,攝像機的位置是否在水平方向上。
第二,通話音量大小的調試,排除各項干擾。在CCU上,對相位進行優化和調整,其中,副載波相位和攝像機中的色彩以及中心點的距離都是要檢查的事項。燈光,位置處于舞臺中央的白布上,檢驗出鏡頭是否能夠處于全體白布的滿屏上,然后進行自動調動黑平衡和白平衡[3]。
綜上所述,本文對市縣級電視臺在節目錄播過程中的各項技術措施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對涉及到的核心問題進行了闡述,并且除上述技術以外,還要注意節目錄制過程,在開演之前提前進入現場,對各項基本設備進行布置,檢查好電源和機位。這樣是為節目錄播做好基本準備,促進節目質量優化。
參考文獻:
[1]周多熠.電視節目數字化播出的技術維護與管理[J].西部廣播電視,2014(4).
[2]白陽.技術視角下的中國電視節目演進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3]於志文,周興社,谷建華等.電視節目個性化技術的研究[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