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成
(作者單位:新疆廣播電影電視局8114臺)
?
中波廣播發射系統的防雷
王修成
(作者單位:新疆廣播電影電視局8114臺)
摘 要:本文分析雷電的類型及其對中波廣播發射系統的危害,并從天線防雷、電源防雷、天調網絡防雷和發射機防雷等方面,探討中波廣播發射系統的防雷措施,以期為保障中博廣播發射系統安全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中波廣播發射系統;防雷措施;雷電
隨著社會的信息化發展,廣播事業也迎來了發展的良機,尤其是中波廣播發射系統作為發展完善的廣播技術,更是對人們生活方式和新聞信息傳播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但是中波廣播發射系統的發射塔位置比較高,采用無線電波方式來發射信號,很容易受到雷電的破壞與干擾。因此,探討中波廣播發射系統的防雷措施,對提高廣播信號傳輸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
1.1 直擊雷及其危害
直擊雷是指雷電對地面上突出物體與電力設備直接進行的放電,其電流強度大,電壓比較高,不僅產生的電流量很容易燒毀電器設備和建筑設施,而且會干擾中波廣播發射天線的電波,從而對中波廣播發射系統造成嚴重危害。
1.2 感應雷及其危害
感應雷是因電場感應或者靜電感應作用,使金屬表面產生高電壓的放電現象,是發生雷電事故的主要原因。當感應雷擊中物體后,很容易燒毀變壓器、熔斷器、保險絲和集成電路,對中波廣播發射系統的危害比較大,可以通過電網感應破壞和電網連接的發射裝備電源,或者經傳輸電纜損毀與其連接的元器件。
2.1 天線防雷措施
天線防雷的基本原理為:當中波廣播的發射塔受到雷擊時,可以用天線將因雷電產生并縱向傳遞的電流導入到地面使其消散,并減少流向機房電流,便發射設備因電流過大而損毀。天線防雷措施主要為:一是在中波廣播的發射塔底座安裝上避雷器,讓發射塔與地面之間形成通路,從而將雷電電流導入地面。避雷器需要為黃銅材質的球形放電器,這樣可以將電流有效導入地面。同時,依據發射塔的功率和當地雷電強度,選擇合適的放射器間距,一般為40~80mm;二是確保中波廣播發射系統的接地電阻較小,當其受到雷擊后,可以迅速將雷擊電流進行轉移到地面,并且采用合適的接地方法,一般情況下接地電阻越小,雷擊電壓也越小,其分流效果越佳。
2.2 電源防雷措施
電源是中波廣播發射系統中最容易遭到雷電傷害的環節,所以在電源防雷中需要做到規范操作。電源防雷措施主要為:一是中波廣播發射系統中的高壓端電源工作需要供電部門的專業人員依據安全用電的規范和標準進行操作,確保電源防雷的布控點處于嚴格的安裝與控制下;二是對雷電現象較為強烈與頻繁的地區,需要依據行業標準安裝3~5只的高頻線圈,利用其泄露和釋放雷電產生的低頻能量及感應電荷,保障電源防雷的效果;三是中波廣播發射系統高壓變壓器中的低壓配電盤需要安裝避雷器設備,如一級三相電源避雷器等,以便二次釋放雷電的感應電流,做到對電源設備的二次防護。同時,供電電源輸入端需要安裝二級三相電源避雷器,并采取妥善的接地處理,提高其接地功能,增強電源的防雷效果。
2.3 天調網絡防雷措施
一是利用石墨放電球去釋放雷電產生的電流,其間距一般為10mm,并且可以通過調整充分發揮其放電性能。當放電面積增加時,石墨放電球的電壓會隨之減少,在天線受到雷擊時,其瞬間釋放出的電荷能量能起到良好的防雷效果。二是利用隔直流電容器對雷電產生的低頻能量進行阻隔,防止其經饋線進入到發射機中。在中波波段,隔直流電容的壓降較小,一般選擇為1000~2000PF,但是伏安量需要選擇較大一些,并且發射機輸出功率越大,電容器的功率容量也越大。三是采用電感泄放線圈,流瀉雷電產生的低頻能量,并將其和天線相互并聯形成通電電路,讓天調網絡可以通過地面釋放靜電。
2.4 發射機防雷措施
發射系統主要由天線、饋線、天線鐵塔與地網等組成,所以發射機防雷措施需要從其組成入手:一是在發射塔最高端安裝避雷針,時刻對云層積累的靜電荷進行放電,天線上安裝帶有發射線的避雷器,隨時化解云層點;二是在饋線上,每隔兩段距離安裝磁環,使其在饋線上形成等電位,或者在饋線外架設套有圓環的鋼絲線,消除積累電荷;三是在天線鐵塔下安裝放電計數器,顯示放電的電荷量和放電次數;四是發射機房的地溝電線的電阻需要<1Ω,且地線不能絞在一起,并且地網鋪設需要有良好的土壤層和導電體,大地電阻需要≤0.5Ω。如果配電盤和閥設計供電的輸入端距離>10m,需要采取防雷措施。
中波廣播發射系統防雷措施的技術性較強,任何環節出現問題,不但會影響中波廣播發射系統的運行安全和設備穩定性,且可能對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后果。因此,在中波廣播發射系統防雷設計中,需要認真分析雷電類型及其特點,加強對防雷元器件的檢查維護,對防雷措施進行改進與完善,確保中波廣播發射系統的安全正常運行,推動廣播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尚磊,肖宇杰.中波廣播發射系統的防雷策略分析[J].科技傳播,2014(23).
[2]尼米.對于中波廣播發射系統的防雷策略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4(3).
[3]郭彥彪,侯玉玲.中波廣播發射系統的防雷措施[J].中國新通信,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