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莉
(作者單位:四川省宜賓縣廣播電視臺)
數字技術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制作的新特點
嚴 莉
(作者單位:四川省宜賓縣廣播電視臺)
社會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使電視廣播新聞制作面臨諸多變化,在很多方面的特征都十分突出。同時,數字化技術的引進,使其發展更加迅速。為此,要全面分析數字技術背景下的廣播電視信息制作的特征。
數字技術;廣播電視;新聞制作;新特點
媒介的發展使新聞報道媒體需要活力,進行自身的傳播特點的改變,而數字技術為其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為其注入活力。面對新時期的調整,需要進行信息的有效獲取,對自身進行準確定位,實現新聞和新聞的多樣化與多元化。
廣播電視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技術方式和手段不斷進步,由無線發射過渡到有線發射和衛星發射,結果是頻道的數量大幅增加,覆蓋領域和范圍得到擴展。傳統的模擬技術使這種發展局限與數量和范圍方面,但數字時代的到來給整個廣播電視行業帶來巨大的革新,突顯了其發展的深度和廣度。在未來的發展中,廣播電視技術需要與數據技術進行積極融合,實現對人們精神生活的更大程度影響。因此,在廣播電視制作方面,其特征也十分明確。首先,在視覺效果方面作用明顯,立體感更加強烈。另外,利用數字技術,進行新聞的全程制作。對于完成的新聞,更加凸顯深度和廣度的優勢。在這一發展背景下,需要當前諸多媒體形式進行融合,如電視網絡、計算機網絡等,推動數字化的更快發展,但也要正視挑戰和問題。首先,是觀眾在信息獲取渠道方面更加多樣化,其次,大眾進行自我意愿和想法表達的途徑也多元化,差異化明顯。
媒體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廣播電視的產生和進步。當前,主要的技術類型是3D,使立體化的視覺效果更佳突出,受到業界的高度重視。3D電視的發展,使其效果更佳,成為發展趨勢和方向。在廣播電視領域,3D媒體播放器得到普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視覺為主流的時代的到來。因此,對于廣播電視新聞的制作而言,需要借助成熟的3D立體效果,吸引受眾,使人能夠擁有現場的感覺,使效果更加真實。
3.1 對新聞采錄數字化特征的分析
在新聞的采訪和錄制階段使用了數字化的設備,替代了傳統的采錄設備。例如,對新聞數字攝像機而言,能夠提供更加清晰、高品質的圖像,發揮了數字技術在精度、靈敏度及穩定性方面的優勢;同時,智能化也比較突出,能夠完成白平衡、對焦及跟白的操作,節省了人工進行調節的時間。其在穩定性方面的特征使得使用者能夠第一時間趕到新聞現場,加快操作,突顯新聞的時效性、準確性和可靠性特征。
3.2 對數字化在新聞編輯中的應用的分析
對于新聞的編輯,主要借助人工完成,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效率較低。
在數字技術的協助下,新聞編輯工作的主要助手是計算機,實現對各種零散片子的合成與處理,節省了大部分時間,改變了依次制作的套路,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新聞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促使新聞編輯工作流程更加合理和高效。數字技術使得新聞編輯靈活性提高,工作效率隨之提升。
3.3 新聞的傳輸彰顯數字化的特征
在數字技術的支持下,廣播電視新聞傳輸的品質得以提升,效果得到改善。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數字化傳輸方式突破時空的限制,也使廣播電視傳輸成為新的傳輸模式。這種模式的出現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的前提下實現的。在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中,其流程是:首先在新聞現場進行制作,然后借助交通工具將其運至電視臺,最后進行再次加工。這種方式很難保證新聞傳輸的即時性。在現代數字通訊技術的發展中,突破時空限制,在速度和穩定性方面更為突出,尤其是各種信息技術的整合,新聞工作者能夠實現新聞現場畫面的直接傳輸。
隨著市場的不斷開發,廣播電視媒體之間的競爭也日益突出,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新聞制作需要重視新聞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拓展,關注內涵,尤其在進行制作的時候,需要融入新的制作方式,提高新聞制作內容的深度,這也是數字技術在廣播電視新聞制作中的重要價值所在。在數字技術的背景下,媒體為了獲取競爭優勢地位,時效性不是唯一的優勢,需要追求深度,以便在競爭中立足。
隨著信息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廣播電視新聞制作彰顯新的特點,要進行全面分析,促進技術創新,強化自身專業性,適應時代發展,推動技術不斷進步,推動新時期廣播電視信息制作領域的健康發展。
[1]陳慧慧.“三網融合”下的廣播電視新聞內容生產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2.
[2]尚冬梅.數字技術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制作的新特點[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33).
[3]齊柳.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發展[J].今傳媒,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