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亞茹
(作者單位:陜西廣播電視臺節目中心)
電視劇產業化進程及其發展芻議
程亞茹
(作者單位:陜西廣播電視臺節目中心)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及移動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國內電視劇產業發展迅速,其產業化進程也日益加快??梢哉f,我國電視劇產業化的進程就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主要課題。在市場經濟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電視劇行業中市場性日益增強,投資也愈發多元化,制播分離方式深入實踐,產業價值鏈也日益完善。本文主要對我國電視劇產業化進程進行深入探討,并剖析其發展情況。
電視劇產業;產業化;發展
一個產業的成長和發展需經過萌芽、擴張、成熟及衰退四個階段。而依照產業經濟學看,一個產業在形成后,會不斷吸收各種不同的經濟性資源,為產業的擴張奠定基礎。而在此過程中,產業必然要經歷一個改進、調整、完善的整體過程,有諸多企業會參與到行業中,投資總量日益增加,經濟活動愈發頻繁,產業規模也在短時間內膨脹,從產業萌芽到擴張這一過程,就是產業化進程[1]。由此看出,電視劇產業化進程實際上是自萌芽到成熟的一個動態變化過程。
產業化進程的特征表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市場化,就是通過市場作為來處理社會經濟等方面基本方法的狀態。具體而言,就是在開放性市場中,基于市場導向,以競爭為手段,對各類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實現最大化效率的一個機制。這也意味一個國家對經濟的規制有所放松,也就是行業壟斷被打破、市場開放、競爭自由,嚴格依照市場規律及規則,資源自由化流動和配置。而其程度,就是在資源流動及配置中市場發揮的效用度,在此處是用以反映國家自計劃經濟往市場經濟轉變的進度[2]。二是社會化,這一特征則表明政府的角色發生變化,從以往的行業行政主導轉向市場主導。三是規?;?,這是一個量的積累,反映一個大產量狀態??梢哉f,電視劇的產業化進程實際上就是電視劇的市場化、社會化及規?;瘎討B形成,而這個發展程度,反映的就是實際進程中的某個狀態。
而電視劇的產業化進程,實際上是我國經濟、科技、政治、社會及科技發展的一個集中表現,就是國家規制和市場機制一個博弈過程,同樣也是電視劇產業相關環節的市場化形成和發展過程,更是電視劇自“宣傳產品”至“市場商品”屬性變化的過程。自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播出首條商業廣告開始,使市場機制逐步引用到電視臺的建設和發展中,使其逐步步入有限性市場的發展中。而電視劇,由于其有著“電視”和“連續”兩個屬性,也就必然成為電視臺最為重要的一個節目類型,而這也給電視劇行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了空間和機會[3]。具體而言,就是電視臺要實現廣告經營,就必須尋找有意義和價值的資源,而電視劇同時具備娛樂和內容拓展兩項屬性,其作為節目資源也就是電視臺一個最佳選擇。也正是自此起,在國家放松規制的過程中,逐步引入了市場機制,并有效地進行了資源配置,促使我國電視劇行業步入產業化軌道。
2.1 市場化投融資
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起,在電視劇投融資方面,政府對資金的來源加強了規制,僅僅是國家資本可準入。具體而言,就是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要資金來源,且電視劇在播出中獲得的廣告收益,則是電視臺的自我積累,留存利潤則是內部融資,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此外,國有企事業單位的贊助,也是該時期電視劇制作的一個資金來源。
但從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政府逐步放松電視劇投融資規制,允許民營資本投入到電視劇的制作中。進入新世紀后政府明確提出,在廣電影視的資本運作中,鼓勵開展內部融資;同時,明確要求電視劇的制作可吸納國內非公有資本及外資。此外,明文規定,把傳媒業按照資源、屬性等差異分成公益性、經營性兩類,更為注重市場主體的含義,要求各種所有制組織為具體的經營主體,逐步參與到非新聞類的節目經營中,可創建電視節目制作合作公司,且鼓勵各種性質的資本投入到電視劇等一切非新聞類電視節目中。總體而言,在政府日益放松電視劇規制背景下,逐步建立起了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及外資一同參與的多元化投融資格局。同時,電視劇制作公司的融資路徑日益拓展,包括財政撥款、社會贊助、金融貸款、發行債券及上市融資等,這使電視劇企業在日益擴大的資本市場中有更為廣泛的資本操作空間[4]。電視劇投融資的多元化發展,有力地提升了國內電視劇的產業化程度。
2.2 市場化制作
在20世紀80年代,廣電管理部門要求嚴格實施制作許可證制度,這對當時較為無序的電視劇制作市場發揮著積極的規則效用,有助于電視劇制作的良好發展。同時還規定,民營公司不得參與電視劇的制作。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及市場經濟的發展,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實力也日益增強,在電視劇制作業中缺少民營企業的參與,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制作行業的發展。如今,已形成國有、民營及混合制的電視劇制作企業共同發展格局,特別是在網絡時代的今天,網絡自制電視劇的產生,使國內電視劇的制作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5]。
此外,在電視劇題材方面,我國實行規劃和審批制,就是從電視劇市場宏觀層面規劃和調控電視劇的年產題材占比及數量,這是有力保證輿論導向效用的重要性措施,是政府加強規制的必然結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制度和措施對電視劇題材創作的市場導向效用難以發揮,當前政府對此方面的規制也逐步放松,實行了電視劇制作備案公示管理,這順應了新時期電視劇市場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并使市場機制在電視劇的題材配置中起著基礎性效用,這就為電視劇的產業化進程及其發展給予了制度保障。
從電視劇制作市場發展情況看,我國電視劇制作自反映社會生活、意識形態起,題材和內容經過了簡單到復雜,單一到多元,短中篇到長篇的一個變化過程。此外,各類題材、風格的電視劇也不斷涌現,電視劇藝術表現及其方式也日益拓展,表現方式從以往的戲劇化轉變到如今的電影化,最終回歸至本位,逐步形成獨立、個性的藝術表現方式。發展到今天,國內電視劇的題材多樣、內容豐富,表現出一種日益類型化、平穩化、精良化的發展態勢。
2.3 市場化發行
20世紀80年代末,首次出現電視節目的貨幣交易,這也反映市場機制在電視劇發行方面得以實現,但是未能得到實質性、有效性推廣。電視臺對電視劇的貨幣化收購也標志著以往電視劇的“象征收費”形式的最終結束,電視劇作品的貨幣化購買形式的興起,表明嚴格層面上的電視劇市場運行開啟。特別是全國電視節目交易會的開展,對于電視劇發行行業來說,真正建立起了貨幣交易機制,而這種電視劇交易市場建立,就是我國電視劇產業化進程的基礎[6]。如今,我國已建立了上海國際電視節、北京國際電視周、中國廣播影視博覽會等專業的、大型的電視節目展,這些都是當前相對成熟和健全的電視劇交易平臺,且專業分銷企業也積極參與進來。近年來,互聯網門戶網站自制電視劇市場的出現和發展,給電視劇的發行帶來了新的方式。這也使國內電視劇的發行市場化不斷深入,有力推進了我國電視劇產業化的進程。
2.4 市場化播出
伴隨數字及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媒體渠道越來越多,其中數字電視、視頻網站已然成為電視劇播出的主要渠道新,這也使傳統電視劇頻道市場份額日益變小。但國內電視劇播出行業也表現出播出渠道過剩的情況。我國電視劇播出市場經歷了增量發展、存量盤活及資源整合的一個發展過程,使電視劇產品的市場需求日益擴大,這也為電視劇制作和發行的產業化、市場化創建了基礎平臺,同時也為電視劇的產業化發展創造市場基礎。
我國電視臺有一定的國有性質,雖然實施“宣傳和經營并重”“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及“頻道分營”的一個管理及運行機制,但仍不能以真正主體角色參與到電視劇的市場競爭中。此外,電視臺有著“喉舌”功用和電視劇的產業功能基礎性矛盾無法化解,這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到整個產業能量的良好發揮。所以,在電視劇播出市場發展中,市場失靈情況時有出現,進而導致電視臺濫播、同質化競爭、引進劇違規播出等情況的發生。政府也不斷制定和實施各種規制措施予以規范,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減小了播出亂象,但也使行政成本大幅增加,這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到了電視劇產業化進程。
從上文對我國電視劇行業的相關環節的市場化進程闡述,可知道電視劇產業化進程的基本脈絡。同時,可知道我國電視劇產業化進程的內在關聯性,也就是基于一組動力關系建構的。市場經濟的發展,使規制日益放松,而這就使得市場機制得以激活,市場機制直接推動著電視劇產業化發展。而它的內在影響機理就是:規制得以放松,使民間資本、外資參與進來,形成多元化投融資局面,這又使電視劇朝著市場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此外,規制的逐步放松也使制播體制得以變化,特別是制播分離模式的發展推動電視劇產業化發展。同時,制播分離使得電視劇行業的分工愈加細化,這又推動各個環節專業化水平提高,使電視劇產業的策劃、制作、發行、播出及衍生產業等市場形成,這也就推動電視劇產業價值鏈的良好構建,進而加快了電視劇的產業化進程??梢钥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發展的是原動力,是電視劇發展最為主要的推動因素。
政府管理部門依照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發展的需要,不斷放松電視劇產業規制,使市場機制逐步引用和滲透進來,使其在電視劇行業各個環節中發揮出良好的資源配置效用,且有力地促進了投融資多元化格局形成,制播體制的創新和發展及產業價值鏈的建立,最終形成電視劇產業化發展進程。
[1]劉成付.中國廣電傳媒體制創新[M].北京:南方報出版社,2007.
[2]楊旦修.政府規制與中國電視劇產業化發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4).
[3]劉慶振.制播分離與中國電視劇產業化[J].南方電視學刊,2015(6).
[4]喬文娟.新媒體環境下中國電視劇受眾的特征及對電視劇產業發展的啟示[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
[5]傅玉輝.大媒體產業:從媒介融合到產業融合[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
[6]丁和根.傳媒競爭力—中國媒體發展核心戰略[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