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瑞 張夢寧
(作者單位:長春工業大學)
博弈中共贏: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發展研究
楊瑞瑞 張夢寧
(作者單位:長春工業大學)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大數據時代悄然而至,并且日益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著力探討了大數據技術在新聞界的應用,以及新聞在傳播發展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分析了其對新聞傳播的影響。
大數據;新聞傳播;數字化傳播
舍恩伯格在《大數據時代》一書中提到,大數據涉及各方面的變革。以后人們所做的各種決策都依賴于數據和分析,而不是經驗和直覺。人們在網絡上分享傳遞著信息,這些信息包含了大量的個人色彩,使得色彩斑斕的網絡遍布著此起彼伏的隱含個人隱私的“數字痕跡”。這些“數字痕跡”為大數據提供了原材料,催生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
大數據具有五個特點:海量性、快速性、多樣性、價值性、真實性。這五大傳播特征在媒體行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目前,大數據技術在新聞媒體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新聞內容的生產制作以及新聞報道都以數據為基礎。在大數據時代,新聞數據的獲取由電腦來完成,然后把采集到的信息以可視化的方式進行傳達,將其引入到新聞生產當中。如今,對股票市場的分析報道、經濟政策的分析報道,這類預測性新聞報道的準確性也都依賴于對數據的分析。在當前這個大數據時代,數據對傳統媒體的沖擊無法避免,對于新聞媒體而言,只有適應大數據的趨勢,才能獲得更多更有價值的新聞信息。
對于新聞傳播媒體來說,引導輿論導向是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新聞媒體需要客觀公正地進行新聞報道,從而樹立公信力,實現輿論的引導。當大數據時代到來后,媒體行業能快速地撥開云霧,還原事件最真實的面目,從而為受眾提供更及時、更準確的信息。因此,大數據所體現出的優勢迫使新聞從業者不斷改變傳播理念,適應大數據的趨勢,提高信息技術,繼續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此外,從各大新聞媒體來看,其普遍缺乏專業的數據型分析人才,全國高校也缺乏對這些人才的培養,因此,要構建數據平臺必須進行人才布局??梢試L試與高校合作培養數據專業人才,或者從當前的新聞從業者中選拔人才進行培養,從而適應時代背景的需要。
3.1新聞界的新焦點
早在20世紀,新聞界就已開始應用數據撰寫稿件。人們利用精確的具體數據分析事件,使用數字、公式等靜態的數據輔助報道。美國的Narrative公司使用Narrative Science算法,將數十年的棒球比賽數據整合,大約每三十秒,電腦就能寫出一篇關于棒球比賽的報道。而谷歌、百度這兩大搜索引擎巨頭,2004年就通過搜索技術和算法來收集和整合新聞資源。人們總在想方設法加強對已有數據的再利用和加工。在現今大數據的潮流下,媒體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龐大的數據庫,希望乘著這股浪潮實現轉型。人們不再僅僅依賴于人工的采訪方式進行新聞采寫,而是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皵祿侣劇本褪峭ㄟ^對大數據挖掘和處理,借助信息的有用性、用戶黏性等獲取新聞線索,最后利用復雜的交互式、動態化的表現形式有針對性地進行報道。
3.2加強了傳播的交互關系
“大數據”技術為細分市場提供了準確的數據和分析,新聞媒體通過內容差異化、市場差異化和渠道差異化,將看似零散的信息進行整合和分化,從而滿足人們的需求。新聞的交互性傳播擴大了人們的閱讀空間,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而且,人們的意見或態度可以及時反饋給新聞媒體,形成一種交互的關系,讓新聞傳播更加立體。受眾不再是被動的接收方,他們通過下載客戶端,轉發、評論等行為來表達自己的喜好,或通過社交平臺發表個人觀點,發布身邊發生的消息,這些反饋和發布成本很低,使得受眾不僅有了發言權,而且能對各類信息進行選擇和控制。如網易新聞客戶端定位為“有態度的新聞”,央視新聞客戶端定位為“看得見的新聞”,今日頭條客戶端定位為“你關心的,才是頭條!”它們根據各自的定位設計其新聞客戶端,并且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更好地實現信息推薦與完善“個人訂閱”功能,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進一步加強了新聞傳播的交互關系。
3.3創造了數字化傳播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據化”使得已經和正在發生的事實變得具有可視性,也使得一些舊聞重新獲得了新的新聞價值,從而在新聞之間搭建了復雜的關系網,幫助人們獲得更多的信息源?!按髷祿奔夹g為新聞傳播提供了大量的數據分析,以理性化的數據增加了新聞的說服力,亦可通過對已發生的新聞進行分析,然后提供預測和預警,這為數字化傳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大數據”是把雙刃劍,順勢者昌,逆勢者亡。信息的爆炸式增長進一步提高了有價值、有意義的信息獲取難度,所以,對數據的深入挖掘與分析變得非常重要。媒體需要充分利用新的傳播技術,豐富新聞內容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擴寬新聞傳播渠道,提高新聞傳播的能力。
[1]陳摯.大數據背景下的新媒體傳播語境[J].新聞世界,2014(5).
楊瑞瑞(1992-),女,漢族,河南周口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網絡傳播。
張夢寧(1992-),女,漢族,廣東韶關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網絡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