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芳
(作者單位:清遠廣播電視臺)
新聞編輯與新媒體應用的幾點思考
黃 芳
(作者單位:清遠廣播電視臺)
近年來,新媒體表現出迅速發展的勢頭,給傳統的電視新聞帶來了非常深遠的影響,給新聞編輯行業創造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新背景下,新聞工作者應該調整現有新聞編輯部門的相關職能,高度重視新媒體在電視新聞編輯中的作用。積極尋求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新發展。
新媒體;電視新聞;編輯;新發展
目前,電視新聞已經走入千家萬戶,成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電視新聞是現代傳媒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媒體快速普及的新時代,新聞編輯與新媒體結合是新聞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新媒體的推廣使用,能夠促進新聞編輯行業的新發展,完善新聞編輯方法,拓展新聞傳播渠道,讓電視新聞編輯在選題、采訪、拍攝等諸多方面能夠有更多的選擇。
1.1新聞編輯現狀
目前,新聞編輯工作分為選題、策劃、構思、采訪、拍攝和剪輯等環節。現階段,電視新聞編輯部門根據新聞題材建立了新聞策劃中心、調度中心和指揮中心。已經具備了較強的新聞捕捉能力、新聞編輯能力和新聞發布能力。現有的新聞編輯工作已經具備了較為完善的工作體系和工作方法,能夠實現對時事新聞的準確把握,并且能夠滿足電視媒體對新聞的報道要求。但是,與新媒體快速發展的勢頭相悖的是,我國絕大多數的新聞編輯部門依然沿用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依然將國內新聞和國際新聞分開討論、處理,這些都急需改進。
1.2新媒體應用的現狀
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推進了計算機技術的推廣和使用。現階段,我國新媒體的傳播特點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新媒體傳播主要以互聯網為載體,以互聯網為連接載體,實現了傳統媒體、數字客戶端和網絡運營媒體的三位一體;第二,現階段,互聯網用戶不斷增加,移動網絡使用人數與日俱增,移動網絡客戶端成為新媒體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已發展到一定規模,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信息傳播系統;第三,公共戶外媒體廣泛應用,主要的表現形式是公共視屏媒體,如學校視屏、醫院視屏、公交視屏和戶外視屏等。
1.3問題所在
在傳統電視新聞傳播過程中,絕大多數觀眾都是被動接受新聞傳播內容,也就是說,新聞內容對于觀眾來說,并沒有可選性。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推廣使用,新聞觀眾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獲得準確的信息,觀眾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時也是信息的發布者。微博、微信用戶數量的逐漸攀升,正好印證了這一觀點。在新媒體快速普及的大背景下,傳統的電視新聞媒體受到了強烈的沖擊,新聞工作者應該在新媒體背景下謀求新的生存手段。
2.1創新意識
在新媒體背景下,傳統的新聞編輯方法,其不足之處逐漸暴露。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突破傳統的新聞編輯方法和理念。只有先樹立創新思想,才能夠及時突破傳統新聞編輯模式的束縛,才能保持對身邊事物的敏銳洞察力,在新媒體時代奠定創作基礎。因而,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人員必須樹立創新思想,不斷更新工作觀念和工作方法。
2.2創新思維
一般而言,如果一個人長期從事一項固定的工作,就會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工作方法的創新,這一規律同樣在新聞工作者身上應驗。由于受到慣性思維的影響,很多電視新聞節目長期保持不變,絲毫沒有創新之處。長期毫無亮點的節目對電視觀眾沒有絲毫的吸引力,因而觀眾不斷流失。面對上述情況,新聞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創新思維的重要性。作為新聞工作者,不應該被新聞編輯所規定的條條框框限制,應該及時尋求創新和突破。只有這樣,才能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中尋求創新手段。
2.3創新能力
歸根究底,意識創新、思維創新都局限在思想的層面上,要實現新聞行業的新發展,需及時進行能力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新聞編輯行業的新發展。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應該及時將能力創新措施落到實處。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應該敢于沖破權威,勇于表達自己獨到的思想和看法,在工作中不斷豐富自己的工作經驗、提高專業素質。抓住新媒體所帶來的難得機遇,將新思維、新方法應用于新聞編輯實踐中,認真做好新聞編輯的每個環節,端正工作態度,踏實進取,為新聞編輯行業的新發展貢獻力量。
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媒體行業的內部競爭也日趨激烈。對于電視新聞這一傳統傳媒方式來說,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作為新聞編輯人員,應該著眼現實,展望未來,不斷更新自身的新聞觀念和工作方法,踏實進取,努力工作,促進傳統媒體的新發展。
[1]羅弦.“微語境”下傳統新聞編輯的轉型與思考[J].科技與出版,2015(3).
[2]華煒.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