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雁卿
(作者單位:山西大同廣播電視臺)
芻議電視編輯工作的創新性
薛雁卿
(作者單位:山西大同廣播電視臺)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電視新聞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也給電視新聞行業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對于電視新聞行業來說,競爭在不斷加劇,這樣就對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作為信息傳遞的主要媒介,只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才能抓住觀眾的眼球,滿足觀眾的需求。本文針對電視編輯工作的創新性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電視編輯工作;創新性;研究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人的文化程度明顯提高,人們對節目的需求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但從實際上來說,電視編輯工作確存在著創新性不足的現象,導致在實際中缺乏競爭優勢,難以滿足觀眾的需求。
1.1 信息量與實質性內容不足
現階段,一些電視新聞節目在實際中存在著信息量不足的現象,這樣也就使得實質性的內容不完全。第一,節目中文字數量占據大多數,但只是單一地將數字看作是簡單的堆砌,而相關的事件闡釋卻存在不足,加之人物詳解等方面的影響,使所播放出的新聞節目難以滿足觀眾的實際需求。第二,對于時政類的新聞來說,只是簡單地進行了闡述,存在著一些經驗性的稿子被反復的運用,導致新聞內容十分枯燥乏味。第三,在電視新聞編制的過程中,所選擇的語言存在著專業性較強的現象,造成語言美感不足,甚至有些語言晦澀難懂。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注重信息傳遞而忽視觀眾審美需求,這樣也就使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呈現出了下降的趨勢[1]。
1.2 時效性不足,難以滿足受眾的需求
通過觀看的新聞節目可以看出,對于一些時間概念來說,過多地采用模糊的詞語,如近年來等。這樣也就與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規律呈現出了相違背的現象,且對于這種表述時效性不足的方法來說,不僅缺乏時效性,也降低了觀眾對新聞節目的觀看興趣。且在一些電視節目中,報道形式出現創新性不足的現象,如采用簡單的符號和畫面就完成了新聞報道。甚至一些新聞中完全依靠同期聲出字幕,這樣也就難以吸引觀眾的目光,從而降低了節目的收視效果。
對于電視節目來說,將采編的過程分為外采與編輯兩個部分。在信息化不斷發展的今天,電視編制只有實現全面的改革與創新,才能使節目更具吸引力。
2.1 在遵循編輯基本規律的基礎上來進行創新
對于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來說,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自身的一套編輯規律。且在進行電視新聞編輯培養創新意識與能力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循這一規律。在電視新聞傳播中,還要遵循基本的編輯出版規律。第一,要保證所選擇的內容具有時效性。第二,在處理新聞稿件與圖像的過程中,要嚴格遵照客觀事實,保證新聞的真實性。第三,對于一些有價值的新聞信息來說,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及時進行報道,這樣也就可以增大新聞的信息量。第四,要充分利用電視媒體的優勢,做好編配工作,這樣才能增強節目的現場感,從而吸引觀眾的目光[2]。
2.2 提高編輯能力
首先,對于電視新聞編輯來說,要堅持樹立創新意識與思想,由于編輯處于激烈的競爭中,所以就要做好創新工作,這樣才能主動地在工作中進行創新,從而保證電視節目的吸引力。其次,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將創新意識轉變為創新能力。對于編輯來說,還要掌握好多方面的能力,如文字表達能力及畫面重組能力。最后,要提高電視編輯的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作為一種大眾媒體,電視要求編輯要具備一定的平民意識與思維,這樣才能保證節目可以吸引人們的目光。
2.3 對新聞的表現形式進行創新
對于表現形式來說,其創新性的程度與節目的質量有直接聯系。且對于電視新聞編輯來說,不僅要從觀眾喜歡的方式上出發,還要充分發揮出引導作用。電視編輯還要保持自身正確的社會價值觀,通過進行科學的編輯,來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促進道德風尚的形成,轉變社會風氣。這對于電視編輯來說,就是要增強電視節目的時代性與藝術性,同時要把握好質量關[3]。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只有不斷創新與發展才能促進電視媒體的發展。因此,在實際中,電視編輯就要積極參與到節目的制作中去。同時,要做好編輯工作,積極擴展自身的業務能力與水平,找準切入點,提高自身的編輯能力。這樣才能從觀眾的喜好出發,滿足人們的需求。
[1]張麗輝.芻議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改良與創新[J].西部廣播電視,2013(18).
[2]余建國.基于受眾需求的縣級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5(16).
[3]于清敏.基于受眾需求視角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創新研究[J].科技傳播,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