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鋼
(作者單位:天津廣播電視臺)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困境與突破
趙欣鋼
(作者單位:天津廣播電視臺)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大眾媒體(如微博、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越來越豐富,人們已經進入到融媒體時代。在這種背景下新聞記者的地位及作用受到了很大威脅。本文研究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困境與突破。首先,介紹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傳播的概念,然后分析在這樣的背景下電視新聞記者所面臨的困境,最后提出相對應的解決辦法。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困境與突破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不斷多元化的傳媒方式,為了獲得更高的市場占有率,各媒體之間需要相互借鑒,這樣就導致了現代各大媒體在相互融合。而電視新聞記者是傳媒界不可或缺的,其擔負的責任也隨著傳媒方式的融合也越來越高。下面主要介紹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困境與突破。
1.1 新聞直播常態化
即時性是新聞的要素之一,而直播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讓受眾有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的感覺,這是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特有的優勢,這種優勢是新媒體望塵莫及的。新聞直播能夠獲得更多受眾,如果能把直播變成常態化的報道形式,就可以開發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1.2 新聞媒介融合化
對傳統的電視新聞業務模式來說,融媒體是對之前方式的一種顛覆,為了滿足融媒體的要求,需要電視新聞業務以嶄新的模式去發展,最終以信息技術為整合平臺,改變電視新聞業務流程,以多媒體的信息生產與服務系統漸漸替代傳統而又單一的新聞采編系統。
2.1 新聞信息共享的渠道受到了限制
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在傳媒行業方面的起步非常晚,針對一些重大的國際事件,只能希望駐派記者能夠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獲取第一手資料,然后通過我國的新聞中心傳播到各個媒體。但第一,駐地記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第二,在沒有駐地記者的地方就不能夠獲取第一手資料。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最直接、最好的辦法就是與其他媒體相互合作,實現資源的共享。
2.2 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
從融媒體的發展現狀來看,當前我國還處在融媒體發展的初始階段,融合度依然不高。作為傳統的電視新聞記者,新聞的生產模式已經根深蒂固,從事物的發展規律來看,想在短時間內改變這種情況很困難。融媒體時代,由于電視媒體的管理機制不完善,在新聞的生產過程中,電視新聞記者非常被動,從本質上來講,他們沒有改變自己的角色,依然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工作。因此,需要從新聞記者的實際出發,使其更加主動,讓記者更加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主動性。
3.1 電視新聞記者調整好心態,直面挑戰
新聞是政府宣傳的一種工具,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因此我國的新聞傳播是需要代表人民意愿的。另外,新聞的發展也受到社會道德及法律的限制。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態,擺好自己的位置,以積極的態度應對因媒體環境變化而帶來的挑戰,認真分析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了解其他各媒體的長處與短處,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迎難而上。此外,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問題,不能夠閉門造車,不能為了迎合別人而最終失去自我的本色。可以從新聞內容的實際出發,有選擇地與其他融媒體合作,最終打造自己的特有品牌。
3.2 提高職業能力,深化自我認知
個人的成就感很大一部分來自較強的工作效率,這樣有利于從業者樹立較強的工作自信心,可以在認知層面上對自己的工作給予肯定,這樣就可以以積極的心態來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進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確保在迎接新傳播技術挑戰時,電視新聞記者可以更好地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新聞記者需要去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與技能,最終把職業技能的提高當成興趣去培養。
本文首先分析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兩方面困難:一是信息共享渠道受到限制,二是管理機制的缺陷。針對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困境,提出了相對應突破困境的對策:第一,積極調整心態,迎接挑戰;第二提高職業能力,深化自我認知。最后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對今后電視新聞記者在融媒體時代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1]伍建容.自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引領和培育[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2016(12).
[2]李書賢.互聯網環境下電視主持人的信息素養現狀及提升策略[J].當代電視,2016(7).
[3]程寶珠.新時期電視新聞編輯應具備的能力素質與學習提升策略[J].新媒體研究,2016(12).
[4]劉倩,王琰.全媒體時代電視行業媒體管理與新聞生產互動[J].電視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