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卉文
(作者單位:丹東廣播電視監測站)
加強廣播電視監測 提高安全播出水平
孫卉文
(作者單位:丹東廣播電視監測站)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廣播電視借助于信息技術的幫助,正不斷地向前發展。廣播電視朝著多樣化發展,無線電視傳輸數字化等新興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但在技術應用越來越多樣化的過程中,播出中問題的出現也在增多。所以,監測機制也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安全要求也應該越來越高。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加強廣播電視監測提高安全播出水平進行探討與分析,分析相關現狀,并提出一些相關的對策,保證節目高質量地播出。
廣播電視監測;傳播媒介;制度完善;監測
廣播電視作為一種歷史較長的傳播媒介,一直占據著媒體行業的主流。作為大眾接收信息最為普遍的一種形式,肩負著強大的社會責任。其主要職能包括:傳遞重要信息、宣傳國家政策、進行行政理念解讀、報道新聞事件和精神文化傳播等。而隨著廣播電視行業的壯大,自然也成為不法分子或者組織利用的一種方式,而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對于社會穩定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因此,思考如何加強廣播電視的監測,以提高安全播出的水平是值得媒體工作者深思的問題。
1.1 廣播電視能夠引導社會的輿論方向
廣播電視兼具的社會責任重大,具有很大的社會影響力。同時,作為人民大眾使用最為頻繁的傳播媒介,廣播電視會對社會大眾的認識和觀念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曲解問題、丑化人物,對民眾造成嚴重誤導,甚至會威脅國家的穩定。正如目前許多戰亂國家所表現出的現象,許多反政府力量通過控制政府主管的廣播電視頻道,給民眾許多虛假錯誤消息,造成社會恐慌,對政府慢慢失去信心,產生了嚴重負面影響。相反,如果有嚴密的安全監測制度,就可以及時過濾一些謠言和虛假信息。事實上,只有嚴格把控和監測廣播電視的播出,確保信息的可靠性,才是對職業本身負責,也是對受眾負責。同時,由于虛假消息導致的恐慌可以及時消除,穩定大眾情緒。例如,在面對自然災難時,突出政府的完善舉措和信心,可以使人民恐慌的心理得到緩解,消除誤會和不真實信息。故此,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對于社會輿論的正確導向責任比較重大。
1.2 對于群眾行為的影響巨大
隨著電視節目的豐富,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但是,發展的同時也有一些節目為了迎合觀眾需求,有一些低俗、暴力的內容穿插在了節目中。對于受眾來說,如果沒有嚴格的區別意識和洞察力,很容易受到低俗節目的影響,進而產生巨大的心理影響,產生嚴重的社會不良后果。電視節目應多宣揚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的良好理念,給社會注入一股清流。廣播電視的傳播對于群眾的行為影響是巨大的,需要慎重對待。
2.1 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度對于機構的運行至關重要。首先,對于工作人員個體的高要求,從機房的管理到輪班的制度,問題故障的排查處理,緊急情況的預案都很重要。其次,監測人員應該認真檢查監測任務,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將影響最小化。并做好相關問題的總結。最后,要預先設想一些可能存在的問題,才能起到監測應有的作用。
2.2 完善不同部門的協調工作
不同的崗位工作是相互影響,可以用來提高監測工作的效率。有時候監測工作人員可能會出現工作疏忽的問題。所以不同崗位之間應該保持持續的溝通合作,將責任機制加以完善,可以加以補充適當的獎懲措施,賞罰分明,強化工作人員的觀念。互相協調機制的建立,可以有效減少問題的發生,促使整個團隊任務的高效完成,提高整體的廣播電視節目播出水平。
2.3 提高監測人員的工作能力
單純依靠工作人員的意識,是不能夠完成龐大的工作量的。所以,加強監測人員團隊的技能和效率才是關鍵。許多新的傳播技術被不斷的運用到節目中來,對于監測人員的水平要求也在提高。所以,面對復雜的形勢,對于監測人員應該進行及時培訓,了解相關措施和排查方法,提升知識面和認知,更好地完成相關工作,保證節目質量。
作為保障安全播出的最后一道關卡,提升監測人員的工作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可以定期組織相關的培訓,增強監測人員的安全意識;同時,可以經常參加一些同行的會議討論,從業人員在相互交流、溝通中開闊眼界,積累工作經驗。
保證節目安全播出是今后一段時間內廣播電視行業需要逐漸強化的一項工作,是媒體職業責任的一部分,是對受眾的負責。所以,各方面應該積極采取相關措施,努力提高監測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自我監督意識,健全相關機制,嚴格規范工作流程,提前做好預案。只有落實好相關工作,才能真正體現出廣播媒體的價值,保證播出水平的高質量。
[1]王健.論如何加強廣播電視監測提高安全播出水平[J].西部廣播電視,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