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圣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電視臺)
電視發射塔的安全維護實踐
陶 圣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電視臺)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廣播電視逐漸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省單頻網、多頻網的建設給人民群眾帶來高質量的廣播電視信號。而這些都離不開電視發射塔的基礎建設,做好電視發射塔的安全維護是技術人員的首要責任。本文列舉了江蘇省揚州電視臺江都發射臺建塔以來安全維護管理方面出現的故障及排除方法,給技術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電視發射臺;天饋線系統;接點;密封;綠色防護欄
在當今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下,廣播電視行業也在飛快地發展。當前正是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階段。廣播電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單頻網、多頻網在江蘇省省已全面展開,老百姓將接收到高質量的廣播電視信號。而這些都離不開廣播電視的基礎建設,其中包括電源供電系統、發射塔、發射機、天饋線系統,等等。而這些基礎設備的安全也是不可忽視的,在電視發射塔的安全維護管理方面,揚州電視臺發射臺已有相應的安全管理辦法。
揚州電視臺江都發射臺的電視發射塔是1998年底投入使用的,塔高168米,共設有三個電視頻道、一個調頻、一個微波天饋系統。發射塔具有塔身亮化、掃描射燈、航標障礙燈、廣告流水燈等輔助設施,曾經是揚州市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為揚州電視臺江都發射臺增加了經濟效益。該塔經過近20年的運行,也出現過一些故障,但都得到及時處理,目前系統穩定,天饋線系統的指標正常。筆者認為只要有安全意識,很多故障、事件是不會發生的。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以及電視臺的實際情況,從以下電氣安全維護、電源安全維護、人身安全管理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整個發射塔的電氣安全中包括很多方面,這里不作細述,而天饋線系統電氣指標安全是最重要的,這直接決定了用戶的接收效果。保證天饋線系統電氣指標在安全值內,最基礎、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整個系統的長久密封。
根據密封材料、所處環境的不同,密封效果、時效也不一樣。在通信行業中現在用得最多的是橡膠墊、膠泥、自粘膠帶、電工膠帶組合,在一些密封要求不高的地方,自粘膠帶就可以了。要想密封好,要考慮被密封件特性、環境溫度差、時效、維修是否便利等。就天饋線系統而言,工作人員希望天饋線系統的電氣指標永遠達甲級,固定不變。該系統都由單個的物質固體組成,基本包括:偶極板振子、分饋線、功分器、阻抗變換器與主饋線等。把整個系統中各單個固件的接點密封好,就能保證指標。20年前揚州電視臺江都發射臺天饋系統直到現在都密封完好,從未出現故障。工作人員當時選用了三種材料,丁基膠(膏狀)、熱熔膠(軟條狀)、熱縮管。在天饋系統中的接點有法蘭盤接口,也有螺紋接口,不管那一種,先用丁基膠將接口空隙處填實,然后包一層熱熔膠,在接口周圍反復壓實,最后套上熱縮管,用熱縮槍(或電熱風機)由一端向另一端均勻四周緩慢加熱,直至縮緊和熱熔膠從兩端流出為止。丁基膠的作用是排出接口處多余的空氣,干后形成內層保護。熱熔膠在200℃左右的溫度下使其熔化,變成糊狀,像雙面膠一樣,將接口(或饋線)與外層的熱縮管粘在一起,熱縮管選擇管壁相對厚一點的,起能到外層保護作用,待冷卻后熱熔膠變成固態把里外形成一個整體。最后加上密封充氣系統。
這種方法最大的優點就是密封好,但也有很多缺點,例如操作不方便、開始指標難保證、后期故障維護不方便等。但只要工作做細就可以,找經驗豐富的安裝團隊,所有振子選用不銹鋼材料,事先將分器件的電氣指標做到甲級或優于甲級,系統組裝調試好后再進行密封,并用儀器監看指標。對于后期故障維護,需要拆開接點。由于丁基膠干后是軟膠狀,可以輕松去除,外層只要時間允許可以慢慢打磨去除。
揚州電視臺江都發射臺建立初期是遠離市區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視塔已在市中心。為了美化市容市貌,揚州電視臺江都發射臺也在塔上原有的設備基礎上增加了塔身亮化、掃描射燈、廣告流水燈等設備。鐵塔在100米處設有封閉平臺,整個鐵塔的總電源送到這里,由于沒有制冷設備,大電流設備的電源控制箱放置在平臺外正上方。電源三相四線制電房直接供給,利用原先預留的電纜線作控制線路,控制器在電視發射機房內,形成小電流控制大電流,由值班人員代操作。在值班人員交換時,或者特殊節日,經常出現忘關或漏關現象,導致白天燈光一直亮,沒能及時發現。冬天還好,外面溫度低。但夏天就容易造成嚴重后果。
例如:2006年的夏天,窒外溫度高,傍晚時塔上出現火光、爆破聲,同時有線電視信號中有幾個頻道信號中斷。事后工作人員上塔發現,由于掃描射燈電源控制箱內某相線接線柱接線處接觸不良發熱,外絕緣層燒焦,引起對地短路,配電房內電源線路單相保護斷電,從而使有線電視信號中斷。
技術人員總結分析后對發射塔的電源進行了改造,去除了塔上存在安全隱患的電器設備,將其他單位的設備,如移動通信、公安尋呼設備的接收、發射機,全部移到塔下,并單獨建立機房,配制冷設備;將揚州電視臺江都發射臺大電流的設備電源控制箱移到配電房,由配電房值班人員專門負責控制,并建立值班制度;增加發射塔的安全巡查次數,擴大細化巡查范圍,責任到人。至今再無事故發生,發射塔運行正常。
人身安全管理,主要針對工作維護人員,內容主要是自身安全管理及高空落物安全管理等??紤]到塔上只有機器設備,并沒有觀光游覽項目,外人涉及甚少,對外圍人群安全的防范措施較少。揚州電視臺江都發射臺發射塔是六邊形的鋼管構建塔,塔中間附有四邊形的鋼結構手扶梯,在扶梯中間配有上下貨運吊籃。為了防止無關人員進入上塔,在手扶梯四周建了圓形鋼構防護欄,設有安全門。2008年全臺安裝了監控系統,建立安防人員巡查機制。
2012年7月的一天晚上,值班保安通過視頻監控發現一男子翻院墻進入,然后保安與同班一起前往,到地點沒發現該男子,四處尋找無果,再尋時聽到發射塔上有人自言自語,并揚言要跳塔,最后在警察與家人的勸說下才回家。事后雖然沒有釀成重大事故。但工作人員應過反思,發現防范安全措施不到位。院墻、扶梯外的防護欄被年輕力壯的男子很輕松就能翻越了,登塔很容易。經研究,工作人員對防護欄進行改造,高度加到將近4米,頂部向外側斜60度角,伸出80厘米,并在上面布滿不銹鋼的防攀刺網,在空中讓攀爬者無法翻越。在緊靠防護欄的邊上種上帶刺的常年綠色植物“龍舌蘭”,在地面形成一個綠色防護欄,讓攀爬者無法立腳。把門及門周邊改成平板的,讓攀爬者無法抓住。這樣投入小,又起到了安全防范作用,結合以前的安保系統,發射塔至今安全運行。
發射塔天饋線系統的安全運行,是廣播電視信號有效傳播的有力保證。這不光要求相關技術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還要求其在工作中具有認真、細心、耐心、責任心等專業素養。發射塔的安全運行是整個廣播電視事業的重要基礎,不僅承載著信號發射,還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這些都以安全為前提。同時,人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廣播電視,也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安全,將安全、技術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真正做到“不間斷、高質量、既經濟、又安全”,確保廣播電視節目的安全播出。
[1]鄭江.發射臺天饋線系統維護管理實踐[J].視聽界:廣播電視技術,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