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萍
(作者單位: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廣播電視臺)
縣級電視臺如何辦好民生新聞節目分析
陳文萍
(作者單位: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廣播電視臺)
新聞是人們得知外界所發生事件的重要渠道。當前,與央視與省級電視臺相比,縣級電視臺的發展前景并不樂觀。民生新聞是電視臺新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生新聞關注的是老百姓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對當地人們具有很大吸引力。但很多縣級電視臺的新聞質量不高,導致民生新聞節目不受觀眾喜愛,因此,縣級電視臺應該分析當中的問題,并找出有效對策,提高民生新聞節目質量。
縣級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節目質量
1.1 缺乏新意
民生新聞節目關注的不是國家大事,而是民眾身邊的瑣碎小事。縣級電視臺新聞來源相對狹窄,大多取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很多新聞工作者為了可以獲得更多素材,在新聞取材過程中,往往有材必取,不管素材是否有價值,導致新聞內容缺乏新意與內涵。
1.2 缺乏深度
新聞如果沒有沖擊性,不能反映出某些社會現象,那么觀眾可能只是在新聞播報中看到了一出鬧劇[1]。有些縣級電視臺的民生新聞節目關注點比較膚淺,在新聞后期編輯中,沒有對其進行深入分析,視角過于表面,因此不能真正挖掘中新聞素材中的價值。
1.3 缺乏關聯性
百姓在生活中,其實經常會遇到很多瑣碎的事情,民生新聞工作者在采編的過程中就是對百姓某些瑣碎的事進行采訪與編輯,然后再通過節目播放出來。但很多新聞之間是存在聯系的,百姓很多瑣碎事件之間可能存在某些聯系,某些矛盾事件的發生可能是由于同一個原因引起的。新聞節目播放時間是有限的,如果在有限的時間里不能將當地所有民生事件以新聞的形式播放出來,不能明確新聞之間的聯系,那么新聞質量就會降低。
1.4 缺乏特色
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往往基本上關注的是當地發生的事件,每個地區都有每個地區的特色[2]。民生新聞更是需要將當地人們生活的特色反映出來,但實際上,很多縣級電視臺的民生新聞都缺乏特色,在新聞播報時千篇一律。
1.5 缺乏創新
縣級電視臺在發展過程中,由于資金或者是條件等限制,其采訪模式一成不變,且新聞采訪者綜合素質相對低,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愿意到基層農村去了解民生民情,所收集到的新聞只是縣城周邊的一些比較普遍的新聞,很多新聞的標題、內容和結構相似度極高。如果缺乏創新,長期發展下來,民生新聞是很難吸引觀眾的。
2.1 豐富新聞內容
與與央視、省級電視臺的民生新聞相比,縣級電視臺的民生新聞節目還是具有一定的發展優勢。縣級民生新聞范圍較小,關注的是本地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新聞與觀眾之間地域性與文化性都是相通的。要提升民生新聞質量,就要豐富新聞的內容,很多新聞雖然只是一個事件,但是其反映出了某個社會現象。民生新聞節目要站在百姓的視角,以群眾的利益為基礎,從關注社會現象、解決社會問題起,進而讓民生新聞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2.2 增強新聞的親和力
縣級電視臺的新聞工作人員一般都是本地人,與當地居民有著相同的文化習俗,民生新聞節目在發展過程中要很好地利用這一點,增強新聞的親和力。新聞工作者要了解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當某地出現狀況時,要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幫助人們解決問題,并且進行新聞的采訪與編輯。另外,在播報新聞時,要讓群眾可以直接感受到近期、直觀的新聞,新聞的表達形式可以多變,但其內容的敘述需要直接,才能讓觀眾直接了解到本地的民生民情。
2.3 構建特色民生新聞節目
新聞雖然是傳播事件的,但在縣級電視臺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將本地特色融入到民生新聞節目中。不同的地區其風土人情都是不同的,民生新聞關注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融入本地特色可以豐富新聞內容。現如今,很多城市外來人員都比較多,特色民生新聞節目還可以加深這部分人對當地的文化與特色的了解。
2.4 加強創新力度
新聞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新聞如果缺乏創新,很容易讓人們感到乏味。民生新聞雖然是以人們的生活為主,但近年來,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非常大變化,新聞節目在發展中,要結合人們生活的改變,創新新聞模式,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民生新聞節目質量。
民生新聞節目是縣級電視臺的重要組成部分,縣級電視臺在發展過程中,要意識到當前民生新聞節目遇到的問題,結合當地發展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民生新聞采訪、編輯、播報方式,增強民生新聞對人們的影響力,讓民生新聞節目更有效地幫助人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張士國.淺談區級電視臺如何辦好民生新聞節目[J].西部廣播電視,2016(14).
[2]徐星.縣級電視臺民生類新聞節目創新之我見[J].新聞研究導刊,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