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杰
互聯BIM時代設計領創未來
文/張杰

11月2日,由Autodesk主辦的2016歐特克AU中國“大師匯”在上海精彩開幕。這場盛會匯聚了全球頂尖設計之力與前沿創新資源,為與會者生動呈現了移動互聯與云端協作的新時代背景下,先進的智慧型數字化工具與未來設計理念對行業發展變革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兼副總建筑師徐全勝在現場分享了工程建設行業BIM發展的新態勢、BIM在大型工程項目中的新實踐以及BIM在工程價值體系中的新定位。他認為:BIM的協同與集成應用觸發了建筑設計、建造和運營的深層變化;BIM的協同與集成應用從根本上調整建筑行業的基本技術體系;BIM的協同與集成應用將促生符合信息時代特征的行業組織和運營機制。

徐全勝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副總建筑師
徐總提到:“BIM技術二十年的發展可以分成四個階段:2D的數字化—3D—數字模型的信息化和協同—協同信息的數據互用共享和系統集成。”
當前,中國的BIM技術發展業已進入第四個階段,這是歷史的機遇,這種新的技術在中國可能會對社會結構、行為活動包括生產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國家也提出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新型城鎮化等戰略和政策,BIM技術的發展將大有所為、大有作為。
近二十年的發展,建筑設計企業的BIM發展道路大都從建模咨詢開始,到現在通過BIM技術提供IT信息化、一體化解決方案,已經由產品向服務轉型;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的共享、互通互聯,全新的BIM協同和集成將指日可待。
徐總也提到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發布的《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中,國家對各級單位BIM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更明確和更新的要求。《綱要》強調建筑產業要進行結構優化,建筑業與制造等行業要融合發展,企業信息化、行業監管服務信息化、專項信息技術的運用要加強。BIM技術也要同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進行融合,即要做到協同設計、數據集成、技術和知識管理。
國家政策的支持才能保證行業更好地應用技術及其衍生產品。
當然,我國BIM技術的發展還存在著問題。徐總認為,困擾我們最大的瓶頸還是行業間的互聯互通、協同和集成。雖然在項目上,BIM方法和BIM軟件給予建筑設計和施工巨大的支持,但是怎樣能使效率最大化的發揮,還需要各方面基于一個共享的平臺進行開發,互留接口,數據共享。接口包括管理接口、模型接口、數據接口,要讓所有的接口通了,才能夠進行數據和信息的傳遞,這樣才是真正的互聯互通、全生命周期的BIM。

國萃北京市建筑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BIM領軍人物
國萃博士是北京市建筑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BIM領軍人物。在問到她對BIM技術未來的看法時,國博士為我們形容了一番場景:“就像電影《黑客帝國》中的場景,AI、AR、VR、計算機矩陣,那樣的場景確實可以通過模型和VR技術實現,但他又遠離于我們的現實世界,是一個很遠、我們想象中的世界。”
國博士認為,其實BIM本身可以通過結合性能優化,模擬仿真那些離我們很遠、想象中的內容和世界。它可以使建筑本身在物料上與以往相比精簡很多,這是很重要的事,而且,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會特別強調因為有了BIM所以怎么樣,而是會把BIM技術跟項目結合在一起來說,這對設計而言是非常精準的。
另外,大家都知道,建筑是不能做實驗的,建筑是非常特殊的行業,房子蓋成了就蓋成了,整個過程當中,出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并不能在最早的時刻預見未來和問題。但是,有了BIM之后,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想象,把建筑行業變為可以做實驗的行業,把很多問題全部都規避在設計環節當中。
“我認為,一個兩個特定的點并不能代表BIM技術給我們帶來的益處,使用BIM技術,它在整體上讓我們的設計有了全面的提升”,國萃博士,認為過去大家對BIM的認識還是片段化的,應當更加完整的去看待和理解。

肖勝凱歐特克公司中國區工程建設業行業總監
歐特克作為軟件廠商,一直強調BIM應當是建立在覆蓋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基礎之上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數據的流動,但在工程的生命周期當中各個階段能不能做到數據互通,除了軟件的問題,更多的還是標準的問題。歐特克公司中國區工程建設業行業總監肖勝凱認為:“在不同的階段,設計方、施工方、運營方對BIM模型的數據要求是不一樣的,但若想更好地實現數據的互通互聯,就需要大家對標準和數據接口等問題有共同的認知。”
肖總談到互聯BIM時說到:“BIM不應該只在工作站能做,而是在某個移動終端上,所有人都可以去看BIM。”作為設計師,他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能看到一個非常巨大完備的模型;而作為領導,可能會更多的只是在瀏覽器上瀏覽模型,知道項目的整體進度即可。這就是人人都可以看BIM,讓BIM不同的模式滿足不同的需求。
肖總認為,BIM作為一種理念,會帶來一個行業流程和模式的變化。那么,BIM和實際應用之間差距會不會很大呢?實際工作中是憑借技術手段和工具來幫助理念落地;技術手段和工具在推動著行業變革發展的同時,行業中的某些創造和產品也在推動技術的發展。
當BIM技術發展到今天,我們追求的已然不再是他的漫游效果和不斷說服業主使用這種理念,更多的是深刻探討BIM這種理念、這項技術帶給我們設計的全面提升,在此基礎上,我們如何做到全面互聯互通,集成發展。
人人看BIM,人人用BIM,人人溝通BIM,人人懂BIM,讓BIM成為我們工程建設領域不可或缺的方法論。
互聯BIM時代,設計領創未來。未來,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