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鴻飛 (洛陽師范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471000)
中國動畫中平面化語言解析
馬鴻飛 (洛陽師范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471000)
二維動畫作為中國傳統動畫的典范,而其中許多平面化語言的運用使得畫面變的更加具有表現力與吸引力。本著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的創新精神,在以中國傳統二維動畫的基礎上,加入現代的平面化語言,這樣既保留了中國動畫的靈動飄逸之美,也滿足了現代人追求感觀刺激和情感滿足的需要,還拓展了以往沒有的視覺審美。這種相互融合的手法無疑是對中國文化在傳播中的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
平面化語言;二維動畫;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的動畫創作到現在已經經歷了近百年的歷史,在建國初期我國動畫經歷了短暫的輝煌時期,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創作的《驕傲的將軍》《哪吒鬧海》折紙動畫《驕傲的鴨子》(圖1)以及我國第一部影版動畫《寶蓮燈》等(圖2),無論在造型和藝術表現手法上都成為了經典。這些動畫在造型設計嚴謹,在視覺元素上帶有豐富的平面藝術表現手法和符號化特征、以及中國傳統圖案和造型元素,與觀眾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哪吒”“孫悟空”“沉香”等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經典動畫形象。近些年來隨著歐美日動畫的沖擊,80后一代人卻迷上了“變形金剛”“圣斗士星矢”“高達”等動畫形象,孩子們把這些動畫形象奉為情感生活中的偶像。我國現在原創的動畫造型是大量的山寨和抄襲,本領域的一部分人喪失了創作的底線、放松了對于動畫作品品質的追求,生產出了大批的粗糙作品。一個流行的,成功的動畫電影,不僅是票房上巨大的成功,這部動畫電影,還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在生活中對年輕人的價值觀有著較好的影響。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是藝術創造力的缺乏,在動畫造型的創作上,總是手指一種思想和一味模仿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我本身是做原畫設計的,所以對設計、創新一類的詞也頗為敏感,總還是覺得我國動畫作品的思維不夠新、不鮮明、一味模仿、不能吸引觀眾的眼球,每每看看到歐美日那些思維特立獨行的動畫作品,心里就會不住的贊嘆和失落。還有平面視覺語言的應用的欠缺,也是造成動畫造型失敗的重要原因,構成視覺藝術語言的主要方面有色彩、圖形形狀、構成等。在視覺語言的表達中點線面元素、色彩構成元素、抽象化圖形元素就像構成造型的文字和語句一樣,對稱,重復,拼接等形式美的原則是視覺藝術的語言修辭。

圖1 驕傲的鴨子截圖

圖2 寶蓮燈截圖
2006年由我國環球數碼出品的《魔比斯環》帶著無數個第一在各大院線放映,票房卻十分慘淡(圖3)。這個歷時數年,結合了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技術力量打造的影版動畫巨作遭遇了慘敗。究其原因主要情節的嚴重模仿、缺乏原創。畫面中的城市場景、飛行器、道具等設計幾乎和星戰系列電影如出一轍。劇情上嚴重模仿《獅子王》《王子復仇記》。雖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動用了一流的制作隊伍,利用了世界頂級的制作技術,但是還是遭遇了票房的慘敗。影片所運用的中國文化元素幾乎為零,原畫、動作設計幾乎和美國動畫如出一轍。相反,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的創意的動畫作品《三個和尚》是中國傳統經典的故事。簡單的線條、淡墨畫、抽象的形狀、輕松的木魚聲,僅僅這些就緊緊的抓住了觀眾的眼球,影片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囊括了國內外許多重要的動畫獎項。

圖3 魔比斯環截圖
中國動畫創作的問題根本所在就是原畫造型的欠缺。如果能從一味的模仿走出,靈活運用色彩、圖形形狀、構成等設計構成技巧,加以對中國傳統視覺元素和文化的應用和發掘,我國的動畫事業一定會欣欣向榮起來。
在研究大量的動畫作品后發現平面語言在動畫作品中的運用是非常頻繁的,平面設計需要具備對色彩、文字設計、版式設計、造型設計和風格設計都具備較強的能力,并且可以應用綜合的方法把這些方面完美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動畫設計本身也是需要結合平面設計、鏡頭設計、色彩學的綜合藝術。它需要設計者具備色彩、造型設計、風格設計、電影知識、計算機知識。在視覺語言的表達中點線面元素、色彩構成元素、抽象化圖形元素就像構成造型的文字和語句一樣,對稱,重復,拼接形式美的原則則是視覺藝術的語言修辭。
動畫和平面設計都是通過視覺的傳達傳播給人們的。動畫是通過視覺暫留的原理,使人產生一種動態的、身臨其境的視覺體驗。雖然動畫只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遠不及平面設計的發展歷史悠久,但動畫自誕生起就與平面設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構成平面視覺的主要方面有色彩、圖形形狀、構成等藝術符號,正是動畫作品中傳遞給觀眾的最重要的視覺信息組成部分。
在動畫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是會經常的引入平面語言的。前蘇聯紙偶動畫《Adagio》運用紙做材料,在布光上營造了強烈的光影對比,造型線條簡約,具有強烈的抽象意味,創作者通過光影變化、造型特征符號化等手法,對具體的形象進行藝術加工以及提煉,平面語言的視覺表現形式在本片的引入堪稱經典;波蘭動畫大師揚·勒尼卡運用圖書、雜志、海報等實物印刷品的剪切和拼湊,創作出了一系列的實驗動畫,如實驗動畫《從前》通過印刷品剪切圖案的拼接方式、點線面構成、色彩對比等常規的平面設計手法,賦予動畫造型獨特的精神和生命力;我國在1959年制作的動畫《漁童》運用傳統的裝飾圖案,場景雖然十分簡潔但細節卻十分豐富,通過對傳統藝術的造型、圖案進行平面化,烘托簡潔明快、風格突出的畫面風格。
在動畫中“平面化”語言的引入可以更好地幫助動畫設計師賦予動畫造型、色彩等方面于美學內涵,使之創作出更加深入人心和具有文化和藝術內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