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寧
?
試論錄音報道中的節奏感
吉寧
摘 要:現代廣播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錄音報道,錄音報道一般包括音響和記者的有聲敘述組成。好的錄音報道可以激發聽眾的收聽興趣,對新聞的傳播起到促進作用。而音響的節奏感對于錄音報告的錄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分析了錄音報道及節奏感的相關概述,以及錄音報道在音響節奏感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錄音報道;音響;音響節奏感
隨著廣播改革的不斷推進,錄音報道在廣播新聞中所占的比重也來越大,這就要求相關工作者在錄音報道采制過程中注意采錄音響的真實性與節奏感,確保錄音報道的質量。
所謂節奏感就是人們捕捉到、感受到、表現出樂曲節奏的韻律、韻味等節奏美的一種直覺,聲音之所以能感動人,其主要原因就是聲音的節奏感。在錄音報道中音響的節奏感同樣不可或缺。
現實生活中,有些廣播新聞在采用錄音報道的過程中,不重視質量,不把控音響數量,不注意音響使用的節奏感,造成了許多事與愿違的結果,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2.1 錄音音響節奏與解說相脫離
一篇完整的錄音報道不僅包括聲音,文字解說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通過錄音與文字解說的合理配合,才能更好地再現新聞事件的原貌,讓聽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提高錄音報道的感染力。但是,有時候錄音報道中也存在著錄音與文字解說銜接不自然的情況,這就說明錄音背景音響節奏混亂,導致錄音報道感染力下降,甚至可能會成為噪音,從而導致聽眾被迫換臺。
2.2 錄音報道的背景音響太過喧囂,造成背景音響喧賓奪主
在錄音報道中穿插運用背景音效能夠直接、準確地將新聞事件所蘊含的情感傳遞給聽眾,使報道產生強烈的感染力。但是,錄音報道需要的是讓聽眾聽清楚所報道的新聞事件,如果過多地使用背景音響,不講節奏,或者沒有掌握好音量平衡,特別是在新聞報道聲音質量不好、不夠清楚的情況下,背景音響反而會成為累贅,不僅不利于新聞事件的表現,甚至還會事與愿違,失去忠實聽眾。
2.3 錄音報道主題與音響節奏沒有相互契合
每一個新聞事件都有屬于自己的主基調,或悲傷,或興奮,也有可能是中立的,錄音報道中就需要根據新聞事件的主基調制音響節奏。在有些錄音報道中,報道的主題與背景音響節奏沒有做到互相契合,這就削弱了報道主題的主體性。每一種新聞事件的報道都要有相對應的節奏契合,悲傷的事件選用低沉的節奏,高興的事件可以選用歡快的節奏等。這樣才會增強錄音報道的真實性和感染力,吸引更多聽眾。
3.1 加強音響節奏與文字解說的配合
在采制錄音報道過程中,要妥善安排新聞音響與記者解說的順序和位置,做好錄音音響節奏與文字解說的配合,做到音響與文字解說錯落有致地出現,揉合成一個有機整體,增強新聞事件的宣傳力以及對聽眾的感染力。
錄音報道中音響的節奏感還可以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假如一篇講解生產企業的報道,為了表現繁忙的生產氛圍,可以采取加入機器聲的方法,使氣氛更加具有現場感。
3.2 背景音響的使用
為了防止音響使用過程中出現喧賓奪主或者與錄音報道新聞不契合現象,在選擇背景音響時要注意選擇與所要報道的新聞事件相匹配的典型性的背景音響,并且要注意控制背景音響的數量和長度。
典型性的背景音響可以深化報道主題、揭示本質,具有時代感,能夠讓聽眾將“聽覺形象”迅速轉化為“視覺形象”,這跟恐怖電影中的背景音響是一個道理。如果只讓你看恐怖電影的畫面,你的恐怖感可能不會太明顯,但是加上背景音響,會讓你的感官更加敏感,更容易達到恐怖效果。錄音報道中的背景音響同樣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背景音響可以提高錄音報告的感染力,但并不意味著越多越好,在使用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其數量及其長度。在保證錄音報告真實性的前提下,適度運用音響,并且根據消息內容的不同使用不同音響。
3.3 增強報道主題與音響節奏的契合度
錄音報道過程中,隨著報道主題的不斷深入,背景音響的節奏也要隨之跟進,可以根據新聞事件發生的環境、地區等確定背景音響,比如,在抗洪救災的現場,洪水呼嘯聲就是最好的背景音響,當介紹洪水的兇猛程度時,就可以加入洪水呼嘯聲。這樣主題與音響節奏相結合,對聽眾的感官沖擊力比較大,更容易引起聽眾的共鳴。
錄音報道可以體現廣播媒體的特點,人們的聽覺感知要比視覺感知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更真實、更動情。因此,聲音的傳播相對印刷媒體紙面的信息傳播更具魅力。在錄音報道的采制過程中一定要遵循真實、自然的原則,錄音報道要有現場感和典型性,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在采訪前制定采訪提綱,準備好相應物資,并做好補救準備,力求做出高質量的錄音報道。
參考文獻:
[1]周廣普.廣播新聞與音響報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多彩貴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