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廷滿
?
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的防雷
倪廷滿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得到提高,當前電視已經成了一個家庭日常生活中必備的家電。調頻電視發射臺為人們帶來多種多樣的電視節目,為豐富人們生活發揮了巨大作用。為了保證節目的安全播出,高山調頻電視臺的防雷避雷工作十分必要而有意義。本文首先介紹雷電侵入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的途徑,然后重點探討防雷避雷的措施。
關鍵詞: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雷電入侵;防雷;避雷
我國衛星接收信息系統的發展及電視的普及使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越來越重要。在這些電視發射臺中,現代化的設備的增多使聯接的線路數量和長度也隨之增多,再加上由于集成電路的使用而使線路的工作電壓的越來越低及線間距離越來越小,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遭受雷擊的概率越來越大。因此,這些調頻電視發射臺的防雷避雷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總體來說,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遭受雷擊的方式可以分為2種:直接雷擊方式和感應雷擊方式。直接雷擊方式就是雷電直接作用在建筑物以及電子設備上,通過雷電的巨大電流和產生的大量熱能,對建筑物結構和電子設備的性能產生破壞。由于雷電產生的電流和熱量很大,這種雷電直接侵入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的方式將會給發射臺的線路和建筑結構帶來很大的破壞。與直接雷擊相比,感應雷擊發生的概率更高,對電子設備的破壞性更強,雖然雷電沒有直接作用在這些電子設備上,但是雷電的強大電流在這些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中的導電設備上經常會產生電磁感應現象及靜電感應現象,然后產生巨大的電流,進而破壞這些電子設備和線路。
除了直接雷擊和感應雷擊這兩種常見的雷擊方式以外,還有地電位反擊和雷電的電磁脈沖等方式,由于這些方式不常見或者破壞作用不強,在通常的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的防雷避雷措施中,主要是針對直接雷擊和感應雷擊來分別考慮的。
2.1 保證接地系統良好持久
在電子導電設備遭受雷擊產生巨大電流以后,將電線及設備上的直接雷擊造成的電流或者感應雷擊產生的感應電流及時的進行疏導引入大地導電網絡,這是一種保護電子設備免遭雷擊破壞的非常有效的措施。在架設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基礎設施時,要保證地線網絡的有效延伸。
2.2 確保地網線路之間的電位差接近零
在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遭受雷擊的瞬間,產生的電流很大(高達幾千萬伏),在地線網絡之間如果有電位差,那么將對電網和電子設備產生巨大的破壞。在構建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的地電網絡以及電子設備時,要嚴格設計布置,以使地電網絡和鐵塔以及電子設備系統之間的電位差盡量降到最低,這樣在產生大的雷擊電流時,破壞損失才會降到最低。
2.3 對供電設備進行多級防護
在對以往的雷電對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的雷擊實踐的調查研究后得出,供電系統是引起雷擊電流的主要部位。因此,在對供電系統的防護上,要采用多級防護的措施,來將巨大的電流引入地下網絡。
在供電系統的多級防護中,對于供電電線要采用專業提供的帶有絕緣外層防護的電線作為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的供電電線;在高壓線與高壓線之間產生的雷擊直接和感應電流巨大到不能實際測量以及控制的情況下,可以采用電線之間的防雷擊措施是在配電柜進線端與變壓電壓器出線端之間安裝設置防雷擊保護裝置,用來保護變壓器和配電柜之間免遭雷擊的破壞;雖然機房配電箱與變壓器之間的電線經過二級防護可以有效避免雷擊,但是配電箱出線端的各個支線路卻還沒有得到有效防雷措施。因此,有必要對這個線路做必要的三級防護;在調頻電視發射臺的設施中,有很多精密儀器以及現代電子設備,這些設備承受額外高電流時很容易損壞,所以作為三級防護的電流浪涌保護器在這些設備上都要安裝,以確保這些設備的安全,減少雷擊損失。
2.4 其他重要設備的防護
在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的雷電防護中,最主要的是對供電系統中的電線、配電箱及變壓器的防護,但同樣作為發射臺重要設備的天線、信號系統、網絡接受系統及衛星接收系統等,也要做好必要的防雷避雷措施,在構建高山電視發射臺時,要嚴格監管質量,確保纜線接地以及所用材料符合標準。
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對于衛星信號的接收和傳遞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處于高山等較高的位置,雷電的直接和感應電流會經常對發射臺的電子設備造成嚴重的破壞。通過加入多級防護措施以及在重要電子設備和精密儀器上安裝電流浪涌保護器,來防止高山調頻電視發射臺的線路和電子設備在遭受雷擊,這將為發射臺的有效工作提供強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魏曉.高山電視調頻臺的防雷措施[J].西部廣播電視,2014(15).
[2]王浩,徐培麗.電視發射臺雨季防雷[J].視聽界(廣播電視技術),2011(4).
[3]商科斌,朱麗君,徐浩.淺談我國雷電防護措施的創新與發展[J].江蘇科技信息,2015(24).
[4]李曉敏.高山電視轉播臺防雷的關鍵技術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13).
作者單位:(寧夏電視臺羅山調頻電視轉播臺)
作者簡介:倪廷滿(1968-),男,寧夏吳忠人,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廣播電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