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雅
?
中波地網敷設簡述
陳君雅
摘 要:合理地敷設中波地網對保證中波臺的播出質量有著直接關系。本文結合中波地網在廣播過程當中的重要作用,對中波地網的敷設技巧以及注意事項等做了一些介紹,結合分析,旨在突出中波地網敷設的重要性。
關鍵詞:中波地網;敷設;方法
廣播電視在傳播信息上承擔了重要任務及歷史使命。而在中波電臺的信息的覆蓋和播出質量上來說,中波地網建設的好壞與否,對其影響相當大。如果地網敷設的質量不好,輕則信號覆蓋區域減小,重則出現信號串音,導致節目無法正常播放等情況。如何科學合理地敷設好中波地網,保證中波電臺的播出質量是工作人員應該重點關注的。
就中波廣播信號的傳播方式來說,白天中波依靠地波傳輸,晚上則依靠地波與天波兩種方式傳輸。由于地波的場強遠比天波要強。所以,應將注意力主要關注在如何提高地波輻射場強上。良好的地網能為天線電流回路當中的地電流提供一個良好的通道,能夠起到減小電阻,防止大地吸收電磁波以及引發雷電對發射機設備造成損壞的后果。
如果地網在建設上不符合設計標準,那將會導致許多不良后果。其中主要表現為如下幾點。
(1)由于天線輻射能力的損失造成發射功率的不足,使信號覆蓋的范圍縮小。
(2)主電場和副電場的相位不一致,使覆蓋的區域發生變化,需要覆蓋的區域覆蓋不上,不需要覆蓋的卻可以收到信號。
(3)由于地面損耗功率很大,導致地表發熱,天調室和天線銅線的溫度上升。使各元件的性能改變,特性阻抗、容值等參數發生變化,最終導致天線與饋線不匹配,發射機失諧,功率不穩等現象。
(4)天線地網是為射頻信號提供回路的,如果安全地網建設不好,在雷雨天氣容易引起雷擊,導致設備損壞。
2.地網的敷設技巧
敷設地網是一件艱苦且容不得絲毫馬虎的工作,因為地網一旦敷設好埋入地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免維護的,從表面上是看不到工程質量的,這是一個隱蔽工程。如果地網出現問題,因為它埋在地下,敷設面廣,有些甚至在山區等復雜地形上,維護就變得相當困難。甚至在地網的檢查維修上,比重新敷設地網還要費錢費力。所以,在敷設地網的時候,必須萬分細致,做好每一個環節,不出紕漏的完成中波地網的敷設任務,為以后省去不必要的麻煩。
2.1 敷設地網的準備工作
在敷設地網之前,選取建中波廣播發射臺地址時就應該開始考慮敷設地網的工作了。除了選擇寬敞、導電性好的地面之外,為了進一步減小地電阻,使地電流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地下通路,要對天線塔進行處理。
首先,在澆灌天線塔的時候,埋1根長約5cm的接地棒,塔基用薄銅皮(規格可為80cm×80cm)進行屏蔽處理,并在銅皮上焊1~2個圈匯流條分布在開始端。因為天線基塔周圍的電磁場很強,所以可將以基塔為中心的半徑30m左右的范圍之內,地網線淺埋地面。其他的部分深埋50cm左右。
2.2 地網的敷設方案
(1)地網是由中波發射天線為圓心而發射出去的,它的有效工作頻率為0.3~0.5倍波長(大于5倍波長的范圍不屬于感應的范圍,與天線的效率無關,不做考慮。)的半徑圓內呈內射狀地向外均勻敷設120根,每隔3°放置1根。
(2)基于發射天線周圍的地理環境,以及中波臺敷設地網線的距離有限。地網的敷設半徑按照0.25倍的波長所設置。而且,拉地網線的時候應該力求筆直,但是不能繃得過于緊,以免冬天由于熱脹冷縮的原因使線路被拉斷。
(3)地網內環以中波發射天線基座為中心,直徑10m的雙線圓環,地網的外環也同樣采用雙線圓環。內環向中心方向每10根銅線將其擰成一股,一共要求12股與基塔底部的屏蔽銅皮的回流條連接好;并且,內外環周圍的每根銅線都焊接好。
(4)天調網絡與地網之間必須要用寬銅焊接,不能用普通的螺釘固定;并且,將地網線的末端用標記標好,便于后期的查找與維修。
(5)對發射天線鐵塔接地部分進行電阻測試,確保其電阻小于1Ω。
2.3 地網后期的檢測與維護
定期對地網進行巡查,觀察地網有無破壞、盜竊等幾項。嚴禁在地網場地種植深根植物,嚴禁在地網范圍實行土方作業等對地網線可能造成破壞的行為。除了對發射機等設備進行日常的維護之外,還必須對網敷設的維護提高重視度,實行定期檢測,有故障立即排查的工作態度。
地網敷設的好壞對于廣播質量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敷設好地網之后做好維護工作也是重中之重。地網的敷設工作應該得到高度重視,即便平時節目傳輸良好也不能對其掉以輕心。從長久治安的觀點出發,對地網質量高要求,做到“高質量、不間斷、常維護”三個基本點,值得每個廣電人重視。
參考文獻:
[1]賈曉雁.淺談中波地網的重要性[J].電子世界,2014(18).
[2]馬穎.中波地網敷設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1(8).
[3]張春才.中波發射天線地網的建設[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4).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節目傳輸中心633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