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三中學)
芻議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張超
(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三中學)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推行與發展,新課改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也開始貫徹新課改的理念,并且在高中語文作文中進行素質教育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高中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階段,不僅考驗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還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能力,因此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除了讓學生在作文寫作中系統地掌握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外,還要讓教學過程具有實用性和創新性。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實用性;創新性
隨著我國對素質教育的逐步推廣,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顯著。本文就分析現在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當今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缺乏實用性。在實際的高中作文教學中許多教師過分地注重作文的文體和結構,而忽略了學生的作文寫作內容,導致學生在寫論文的過程中通常選擇引言、后記、題記、小標題等寫作方法;在文體上也選擇一些散文、戲劇、訪談等形式。這樣學生在實際的寫作中會套用模式,不注重內容是否相符,有的學生在舉例子的過程中會出現生搬硬套、離題等現象,這樣學生就不能夠在作文中表露自己的真實情感,缺乏實用性。
其次,當今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缺乏創新性。創新是新事物發展的必要步驟,因此在進行任何的社會實踐或者是教學過程中都需要進行創新,否則很難實現我國在可持續發展上的要求,但是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學生缺乏創新能力,且教學過程也不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實際的作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都是教師布置作文,然后對作文的題目、立意,作文想要表達的含義和作文的寫作技巧進行闡釋,然后學生根據教師所講的內容進行作文。有的教師為了保證學生的升學率,讓學生接觸或者是閱讀大量的范文,然后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對范文進行“依葫蘆畫瓢”的模仿,從而導致學生在寫作思維上呈定式的發展。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在作文過程中難免出現相同的模式,千篇一律,在作文中缺乏個性。
對于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可以對學生進行特定的培養,學生逐漸積累寫作經驗,在積累的過程中提升寫作水平,并讓其掌握寫作的重點和難點,從而在寫作中游刃有余。實用性要求學生在作文立意的過程中別具匠心,吸引閱卷教師的眼球,擊中作文的命題點,然后在寫作中進行完美的引入和恰到好處的結尾,這樣對整個論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從而輕易取得高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實用性為教學目的,對學生進行訓練。
比如說,在某一年的高考作文“父親的肩膀”中,可以發現該話題在內容上設計廣泛,寫作的難度也不大,并且可以衍生出多種寫作模式和寫作空間。然而在類型上屬于象征性作文,肩膀意味著是父親的一種責任和承擔,這個象征意義如果學生領悟深刻就會寫出一篇不錯的文章,還可以將作文衍生為對社會和對他人的責任等,這樣就可以擴大論文的寫作思路,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擅長點進行作文的構架。只有學生深刻地領悟題目的立意,在作文寫作中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除了實用性以外,還需要創新性,在內容上實用性與創新性仿佛是兩種相反的性質,其實在實際的應用中實用性與創新性是相輔相成的。在每一年的語文作文寫作中都不缺乏出彩的文章,滿分作文也會出現很多,這些論文能夠得到教師的一致好評,關鍵就是作文具有創新性,這種創新性給閱卷教師一種驚喜感、滿足感。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根據學生在語文作文上的實際情況分析決定。假如說學生能夠很好地運用語文中的各種修辭手法且語言文字功底深厚,文章就會讓人不忍釋卷,這些作文雖有潛力,但是在高閱讀量的高考教師眼中能否脫穎而出?不管怎樣,但是對學生進行創新性能力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
創新作文教學能夠讓學生拓寬自己的作文知識面、開拓思路、開闊視野,放飛學生在作文中的想象力。因此雖然創新有風險,還是需要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只有學生具備創新能力,對于一般的作文結構,學生就可以信手拈來,且不費吹灰之力,學生就可以完成作文的寫作。創新作文能力的培養還能夠開發學生的潛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愛上作文課,愛上寫作。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用性和創新性是語文教學必須培養的能力,它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1]周召華.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J].新課程·中旬,2013(10):155.
[2]高方.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4(2).
[3]楊芹.芻議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策略[J].科學導報,2013(7).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