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偉鋒 韓曉燕
(作者單位:河北工程技術學院)
新媒體在城鎮化過程中的角色和傳播策略分析
甄偉鋒 韓曉燕
(作者單位:河北工程技術學院)
傳播系統作為社會系統的組成部分,在社會轉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天,新媒體作為傳播系統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其傳播作用不可或缺。本文就新媒體在城鎮化進程中的角色和傳播策略進行分析。
新媒體;城鎮化;角色;傳播策略
新媒體是社會子系統——傳播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鎮化過程中,可以借助其傳播優勢發揮新媒體“政策宣傳者”“觀念引導者”“技能傳授者”“生活服務者”“沖突協調者”的作用,使新媒體服務于城鎮化建設的合理、健康推進。
1.1新媒體是城鎮化進程中的政策宣傳者
在城鎮化進程中,新媒體應發揮自身傳播優勢,做好城鎮化過程中的政策宣傳者。
為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宏觀政策和具體的法令法規,對城鎮化進行宏觀方向指引和具體措施規范約束。2016年8月,中國互聯網研究中心發布的《2015年農村互聯網發展狀況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農村網民規模達1.95億,年增長率為9.5%。”這表明,新媒體在農民群體中有較高的接觸率和傳播范圍。在農民向市民的轉化過程中,新媒體可以利用自己在傳播范圍上的優勢,為農民傳播政策信息、解讀政策內容、宣傳政策導向。使農民群體能夠了解國家城鎮化政策,理解政策,用政策維護自身權益。
1.2新媒體要做城鎮化進程中的觀念引導者
城鎮化在實現鄉村向城市轉化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農民向市民的轉化,是人的城鎮化。世代生活在農村的農民群體,在以土地耕作為主的生存形式中,他們形成了適應于自己生存形式的社會文化和社會觀念。在城市化轉型中,農民由鄉村來到城市,必然會產生社會文化觀念上的沖突。這種情況下,新媒體要做觀念的引導者。利用新媒體平臺的互動性和平等、自由,新城鎮居民和主流文化之間可以交流碰撞,通過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平臺,結構后的文化觀念能夠更加順暢地與新城鎮居民接觸,有助于該群體信文化觀念的形成。
1.3新媒體是新城鎮居民的技能傳授者
城鎮化意味著地域的改變和生產方式的轉變,農村居民在城鎮化過程中,面對的是由農民向工人這一職業角色的轉變。農村和城鎮生產生活方式有著極大的差別,新媒體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平臺等途徑向新城鎮居民提供就業信息,利用新媒體互動低門檻的交流方式提高新城鎮居民就業技能,幫助新城鎮居民就業。
1.4新媒體要做新城鎮居民生活的服務者
城鎮化讓農民從鄉村來到城市,新城鎮居民來到新的環境后,衣食住行、生存環境都變得陌生。智能手機通常是新晉城鎮居民常用的媒介形式,通過手機短信、微信等形式,可以向農民推送生活服務信息,在衣食住行信息上給予分類推送,借助新媒體平臺方便新晉城鎮居民生活。
1.5新媒體要做沖突的協調者
新媒體要做好沖突的協調者。自由開放的多媒體是以一個交互的大平臺,新城鎮居民的情緒可以在新媒體上找到突破口,不滿情緒的釋放和宣泄有助于矛盾沖突的解決。同時,新媒體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形式進行引導,幫助新城鎮居民理性克制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在城鎮化進程中,新媒體的沖突協調作用尤為重要。
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新媒體在城鎮化過程中的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首先,在內容上,新媒體傳播內容中和農民群體利益切身相關的信息少之又少,對于所傳達的政策也缺乏深入闡釋、解讀;其次,針對新城鎮居民提供的技能型和服務型的信息不能滿足新城鎮居民的要求;再次,在手機下載的APP中,針對農民開發的APP數量非常少;最后,農村居民的手機媒介素養整體不高,對手機媒體的使用缺乏主動性,信息理解能力不強。
針對城鎮化進程中的實際情況,新媒體在城鎮化傳播中要做到宣傳告知、教育引導、協調溝通。新媒體的宣傳告知,是針對農民群體,切近新城鎮居民的宣傳告知。主動快速地告知政策信息和政策變動,關切農民切身利益,并且對政策進行深入解讀。教育引導指的基于新媒體傳播平臺和傳播優勢的,對新城鎮居民的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引導他們形成新的社會文化認知,同時教育新城鎮居民提高媒介素養,主動參與到新媒體傳播互動中。協調溝通是新媒體在城鎮化過程中,針對出現的不協調信息,積極溝通引導,實現價值重建。
[1]徐玲英.大眾傳媒在城鎮化進程中的角色與作用[J].當代傳播,2014(3).
[2]佘世紅.論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大眾傳媒的角色及其轉型[J].中國出版,2013(10).
2016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民生調研專項課題《新媒體在城鎮化過程中的角色與傳播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1601511)。
甄偉鋒(1978-),男,河北定州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體傳播;韓曉燕(1979-),女,河北平山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體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