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芮冰
(作者單位:海南師范大學)
從網絡語言看廣播電視節目用語規范
來芮冰
(作者單位:海南師范大學)
隨著互聯網發展,很多新奇事物應運而生,其中網絡語言就是一個具有典型性的新生語言方式。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影響巨大,而如今,網絡語言也在沖擊著廣播電視語言,如何從網絡語言看待廣播電視節目用語規范的問題,則需要我們作進一步分析。
網絡語言;廣播電視語言;規范用語
本文所講述到的網絡語言僅指網民在互聯網上使用的新型交際溝通語言。此類網絡語言形式多樣,新詞匯出現頻繁,如童鞋(同學)、醬紫(這樣子)等詞組表現形式;還有英文諧音類:伊妹兒(E-mail)、圖樣圖森破(Too young,Too simple)等;當然還有年輕人喜歡的顏文字形式:TT(哭泣)、0-0(驚訝)等。從這些網絡語言的表現形式來看,它們具有生動、獨特、有趣但卻不規范的表現特點。如今,網絡語言正充斥于各行各業,那么,怎樣來看待網絡語言對廣播電視語言的影響呢?
語言是人們溝通的重要工具,從語言的長遠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出,其變化普遍具有社會與時代變革的特征性。通俗化的語言往往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在新媒體沖擊紙質媒體的浩大聲勢中,網絡語言對廣播電視節目語言產生了一些正面或負面的影響。一方面,網絡語言的出現使廣播電視語言更加通俗易懂,貼近民生,展現豐富新鮮的一面;另一方面,濫用網絡語言,一味追求新奇,導致廣播電視語言的不規范化,引起人們用語不當,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網絡語言對廣播電視語言的影響是把雙刃劍,掌控好網絡語言的應用方式是關鍵處。
2.1規范傳媒語言
身為主持人及播音員,肩負傳媒用語規范化的職責,所以需要以身作則,使用規范傳媒語言。對于集有民眾智慧結晶的網絡用語,則可以將其作為規范化的傳媒語言使用,例如之前清明節出現的“祭不起”一詞,巧妙地指出了冥品價格上漲,市民祭祀花費較大等社會問題,聚焦此類問題,使用這樣簡練活潑的網絡語言,不僅是規范化傳媒用語,而且更能使表達生動簡練,貼合民眾真實感受。
2.2優化節目質量
電視廣播節目對于一個人和一個家庭的生活用語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提高節目質量,優化節目用語十分重要。大量使用網絡語言會使電視廣播節目風格混亂。例如在進行客觀冷靜的媒介評論節目時,主持人或播音員使用一些“給力”“有木有”等一些俏皮網絡語言,使節目活潑有余嚴肅不足。所以,優化節目質量,提高主持人及播音員素養,對于網絡語言的使用慎重選擇,將廣播電視節目用語規范化十分的重要。
2.3引導語言文字健康發展
網絡語言生動、幽默、更新快的特點與廣播電視節目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特點相符合,利用好這一點,便可在網絡語言泛濫的背景下,使廣播電視節目用語更加規范化。例如,現在網絡上大家經常會說的“打的、爛尾樓、蒜你狠、最炫民族風”等網絡語言都十分生動傳神。廣播電視節目語言的發展,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使用合適得體的網絡語言來正確地引導輿論,引領風潮。廣播電視語言可以適當地吸收一些被民眾所接受的網絡語言加以靈活應用,引導語言文字健康發展。例如,用“某某門”來形容一個事件,既可以區分事件類別,又可以使標題引人注意,這樣會使新聞內容更容易形成聚焦話題,加強廣播電視節目的影響力。
2.4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辯證地對待網絡用語
面對網絡語言被廣泛使用的現狀,廣播電視節目應該對其慎重選擇,選擇合適得體的網絡語言作為自己的新聞語言。新媒體傳播既不能守舊也不能過于濫用,所以面對網絡語言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辯證對待網絡用語?,F在的廣播電視節目種類較多,有政治新聞、民生新聞、娛樂節目等類型,在選擇網絡語言時,也要根據節目類別選擇合適節目風格的詞語,不能盲目地抵制網絡用語在廣播電視節目語言中的使用。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問題,慎重地思考網絡語言對廣播電視節目用語的規范化影響。
網絡語言隨著時代的發展應運而生,普遍為外來詞匯。網絡用語在人們日??谡Z中的使用,使情感表達更加豐富,但在需要使用規范化語言的廣播電視節目中,就不能隨意使用網絡語言。在避免廣播電視節目隨意使用網絡語言的同時,也要注意利用好網絡語言的優勢,使用一些活潑簡練,受到民眾公認的網絡語言。規范廣播電視節目中使用的網絡用語,一方面使廣播電視節目更受人們的歡迎,另一方面也讓網絡語言逐漸發展成引領社會正能量的有效工具。
[1]王海燕.淺議網絡語言對廣播電視語言的影響[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2(10).
[2]馬淑慈.網絡語言對廣播電視語言的影響探析[J].青春歲月,2013(14).
[3]徐益.從網絡語言看廣播電視節目用語規范化[J].新聞世界,2014(11).